<p class="ql-block">如何将计算课上好、上出深度?</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计算课都被认为是最难上的课,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没有兴趣。为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增强教师的计算教学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突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span>。 3月18日上午,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开展了二年级数学“返璞归真的深度计算教学”同课异构主题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通知</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徐庆娟老师做的精彩课堂展示。徐老师首先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本节课新知识的掌握作好铺垫。</p><p class="ql-block"> 其次,以学生感兴趣的蜜蜂王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找信息、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徐老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比较发现竖式计算既简便又正确,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后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二个问题,说说解题思路,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p><p class="ql-block"> 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借助计数器,学生通过计算类推,观察比较总结出计算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p><p class="ql-block"> 第三,练习题设计了“智力大闯关”活动,有趣味性、层次性,让学生熟悉了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p><p class="ql-block"> 最后,通过认识“勤劳的小蜜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相互合作的良好品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徐涛老师的精彩课堂展示。徐老师首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讲数学故事。</p><p class="ql-block"> 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在学生说出320+210的做题方法后,学生说出用竖式的优点,算法优化,导入要学习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而后,学生仿照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用竖式计算。小结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板书课题。解决第三个问题,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的作品。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明白“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p><p class="ql-block"> 最后,练习题有层次性、有梯度,拓展了学生思维。回头看,及时梳理了本节课的授课思路。</p> <p class="ql-block"> 参会老师们边听课边思考,认真记录下了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张伟、蔡茂乾、时彬、李兴玲、宋磊5位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并提出自己的建议:1.竖式的书写格式和书写顺序,教师要示范书写;2.选择竖式方式计算时,渗透算法的优化;3.针对低年级学生,评价语要及时,以鼓励性语言为主;4.课件制作的背景图色彩要淡一些,突出数学知识。老师们在交流沟通中互补经验、共享经验,在互相学习、相互交流中发现亮点,带动教研发展,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计算教学的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1.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2.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感兴趣,计算的要形式多样化。3.口算训练必须持之以恒。4.在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算法、算理教学,提高计算思维能力。5.必须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才能提高笔算能力。(1).要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技巧。(2).技能训练和加强学习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 众人拾柴火焰高👍👍高质量课堂教学展示背后凝结的是集体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研无止境", 数学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励教师们不断地探索,让我们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但使老师们明确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深知: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方法和算理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其次,要在“让学引思”理念下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化计算教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