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逢 是 首 歌

潇洒

<h3> 序 言<br>  1964~~1970年,我们在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同窗共读、朝夕相处六个春秋。回首同学生涯,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尽管不平凡的年代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伤痛和遗憾,但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和胜过手足的同窗情谊刻骨铭心。匆匆一别,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俊男靓女早已青春不再,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老妪,甚至有少数同学已经离世步入天堂。分别后的几十年中,我们各自奋斗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虽然有几个同学曾经小聚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彼此几乎很少联络。2004年夏天,蔡锦秀和倪文英倡导和组织了首次较大规模的同学聚会,使分别三十多年的十五个同学欢聚南京,畅叙友情。大家商定,不定期的组织聚会,这才有了盐城、扬州、丹阳等地一个个的重逢时刻……“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是生命的火……”多么悦耳的歌声,它勾起了我深情的回忆。我试着用美篇,记录下那一次次的重逢,供大家欣赏、回忆和珍藏。相聚是短暂而愉快的,在充满激情和兴奋之后,我们互道珍重,各奔东西。但友情的芬芳会给我们平淡的晚年生活增添一缕和煦的阳光,更会给你我留下美好的回忆!</h3> <h3> 那次南京聚会,是南大一别后,多数人的首次重逢,大家激动不已,亲切交谈,互诉衷肠,热烈拥抱,频频举杯……</h3> <h3> 王志航陈烽同学精心组织了2005年的盐城聚会。参加这次活动的又有了新成员:金禄顺,朱林中,陆惠平,蒋国元,蔡祖欣,左学凤,沈金,查全禄,韦彭元,杨仲章,总人数达21人。大丰麋鹿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让大家耳目一新,留连忘返……</h3> <h3> “烟花三月下扬州”。2006年,金禄顺同学邀请 我们来扬州古城作客,同学们坐上“龙船”,泛舟瘦西湖,耳听悠扬的古筝,眼观如画的风光,一个个都陶醉了……</h3> <h3> 2007年,我们应韦彭元同学的邀请来到丹阳聚会。合肥的周广文、徐州的黄兴元周怀宇同学加入了&quot;重逢大军″,让我们惊喜万分。(广文同学为大家拍下了丹阳留影,我只好搞一张拼图弥补遗憾)。在丹阳,我们驱车抵达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碑,见证了纪念碑军歌回响的奇迹……</h3> <h3> 2008年的金秋十月,我们在&quot;银杏之乡″泰兴相聚。银杏森林公园里留下了我们的合影。王忆春同学首次与会,竟然有好几个老同学“相见不相识”……感谢朱伯雄同学让我们品尝了名驰遐迩的“蟹黄包”、“刀鱼宴”……</h3> <h3>  我们2016年的镇江大聚会称得上“空前绝后”。曹松筠同学抱病热心组织了这次为期两天的活动,让我们感动不已,感激终身!这次与会的达25人,为史上之最。徐连生、吴洪华、冯志英都是首次参加,令大家倍感激动。同学们尽情游览了古城的景点:西津渡历史文化遗址留下了我们的足迹,金山、焦山等著名景区处处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一张张“精彩的瞬间”便是最好的见证!<br> 谢谢曹松筠同学,谢谢唐秀英同学!</h3> <h3>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2019年“5.20”校庆之日暨毕业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十多名同学聚集母校,在群主徐连生带领下踏进巍巍南大校门,再睹教学楼、北大楼、小礼堂的容颜……漫步在林荫大道,穿梭于亭台楼阁,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勾起了遥远的美好回忆,大家有聊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趣闻……<br> 远在福建的张永康早早赶来,首次参加了这次同学聚会。<br> </h3> <h3> 在分别的五十多年里,同学们创造各种机会还举办了一些小型聚会:张家港,姜堰,无锡,南京,扬州……处处留下了我们的倩影,处处见证了我们的情谊!<br> 我也选录了部分聚会的留影供同学们欣赏。</h3> <h3> 结 束 语<br> 同学们,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坚信:友情的延续来自心灵,不论联系有多少,只要相互留有彼此的一片天空,就是“天涯若比邻”。偶尔一声问候,都会带来一片温馨;间或一次相聚,都会令人回味无穷!愿老同学们都平安健康,愿我们的友情地久天长!<br> 再见! <br> 2021年3月姜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