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松江颐园

韦伯

<p class="ql-block">  松江,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上海之根” 的美称,华亭、云间、茸城、鹤城、谷水……,这些古韵雅致的名称,都是松江在漫漫历史中留下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松江,不仅名称韵味十足,还有许多满载中式情怀的地方。只一眼,便能让你穿越旧时光。</p><p class="ql-block"> 松江县城秀南桥西有一座始建于明末,原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的宅园。 清代原系赵梅住宅的一部份,名“因而园”。</p><p class="ql-block"> 道光年间,转卖罗姓,易名“罗氏园”。光绪年间,罗家又把园售给浙江归安县(今吴兴县)知县许威,取名“颐园”。1937年归高君藩所有,当地人称“高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  颐园的修复是由梁思成先生的高徒、上海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梁友松亲自到颐园布置绿化。</p> <p class="ql-block">  “颐园”是上海现存最小的迷你园林,但山、池、桥、楼、阁、斋、舫、榭、廊、古树、翠竹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 池塘侧是假山,这黄石假山可是松江籍叠石名匠张南垣的作品。假山呈崖状,凌空于地,有石径盘旋而上,可直至其巅,然后折道而下,曲径通幽,抵一石室,广可一丈,旁有石床,供游人小憩。</p> <p class="ql-block">  据说雨景是“颐园”的一绝,“颐园听雨”是松江二十四景之一;即是平时,听不到雨声,但手扶曲桥把手,仰望小山上透着历史神秘的百年老树,再腑看池面几茎初出水面的新荷,顿觉绿意盎然。这集几茎为一丛的稀疏布局,恰成了池塘的特色。几条游鱼摇头摆尾,在荷叶四周巡游,更添风韵。</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提的就是池畔的“双楼”,所谓“双楼”是园中南北相对的两幢楼。 按松江民间的说法,南面的一幢是“戏楼”,北边的一幢为“看楼”。两幢楼都是砖木结构的,高约五米,五间七架,屋角起翘,檐下转角垂以花柱,有挂落连之,造型端庄、秀丽。“看楼”内摆设精致,楼下是花厅,临池塘,室内全是红木摆设。 楼上是看戏的地方,摆设更加精巧。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师陀曾经考察过颐园,他说:“明代戏楼保存得如此完整,全国恐怕仅此一处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网络转载</p> <p class="ql-block">  园以水池为中心,西隅用黄石叠成假山崖,矗立池畔,下有山洞贯通,非常精巧,是松江叠石名匠张南垣的作品;西北有书斋、画舫;北和东,有枋榭曲廊相绕。池上架有石桥,凌波三曲,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园南是描花彩绘的楼阁,俗称“观稼楼”,是歇山顶建筑。&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