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展风采,共筑教学新发展——琼海市小学第三学区学区长学校“送教下乡”至阳江镇中心学校

阳江镇中心学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春日沐春风,情暖意更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教研促发展,交流酿醇香。</b></p> <p class="ql-block">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名校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增加城乡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的机会,3月16日上午,在琼海市附属小学教导李小花的带领下,王英姿老师、郑彬彬老师等一行优秀教师团队来到阳江镇中心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p> <p class="ql-block">  阳江镇中心学校校长黎修明对琼海市附属小学送教下乡活动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提到,此次活动的开展为我校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领悟、提高的机会,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相信在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学区长学校名师团队的指导下,阳江镇中心学校的教学质量会更上一层楼!</p> 拉开帷幕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伊始,由本校韩金金老师担任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流程。</p> <p class="ql-block">  “ ‘仲春之月当育才,静待桃李满天下。’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们阳江镇中心学校翘首以盼, 首次迎来了第三学区‘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展示课、评课议课和总结三个环节,本次展示课是由琼海市附属小学郑彬彬老师执教,课题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现在请我们把课堂交给郑彬彬老师,第三学区‘送教下乡’教研活动正式开始!”</p> 观摩展示课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郑老师利用课文中的单元导读,引导学生齐读“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并引入新课题《草船借箭》。</p> <p class="ql-block">  郑老师就课题进行设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提问的?</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p><p class="ql-block">1,为什么要借箭?</p><p class="ql-block">2,怎样借箭?</p><p class="ql-block">3,借到箭了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郑老师随即引导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同学们正浸润在书香中,快乐阅读呢!</span></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讨论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利于学生独立思考。</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正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梳理课文中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完成思维导图。</p> <p class="ql-block">   接着,郑老师出示学习单,引导学生默读第1、2自然段,并用“_____”画出周瑜说的话,用“~~”画出诸葛亮说的话。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并在体会深的句子旁画上批注,再进行小组交流。</p> <p class="ql-block">  郑老师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读中品味人物的心理,从读中体会人物的特点,从读中感悟人物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老师也被这掷地有声的读书声深深感染,仿佛此时此刻就置身于尔虞我诈的三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正奋笔疾书地记录着课堂的精彩内容!</p> <p class="ql-block">  郑老师通过以读为主,以学生与角色相融为辅,进行分角色朗读,体会周瑜险恶、奸诈,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性格特点。</p> <p class="ql-block">  课堂接近尾声,郑老师播放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片段,再次让学生体会在当时环境下人物的神态特点。</p> <p class="ql-block">  课堂最后,郑老师以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再次品读周瑜、诸葛亮的人物对话、神态、表情和动作,并给本次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评课议课环节,由郑彬彬老师阐述此次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并希望各位听课老师提出宝贵意见。</p> <p class="ql-block">  接着,何书兴校长就本次课堂教学作了简单的提要,并鼓励各位老师能踊跃提出本次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针对此次课堂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纷纷提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郑老师在让学生品读文本,感悟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引领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悟出想法,由想法看一个人的性格”的方法研读文本。语文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的对话过程。郑老师大胆取舍,让学生根据文本特点抓住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郑晨老师、李姝洁老师和杨昌贵老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郑晨老师说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起因是事件的基座,是逻辑的源头。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起因的引导尤为重要。另外,她也从思维导图的教学和文本背景知识的补充这两方面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困惑和建议。针对郑晨老师的问题,郑彬彬老师也做了详尽的解释和细致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李姝洁老师则说到,青年教师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而郑彬彬老师刚步入教育事业两年,她作为教龄二十多年的老教师,充分感受到了年轻教师的活力与生命力,教育事业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更加强大。</p><p class="ql-block"> 杨昌贵老师提到,在长篇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中,学生们能做到初步阅读,了解故事大致发展脉络,从人物的对话中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即可,并无必要事无巨细到深入剖析文本。</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评课议课结束后,何书兴校长对此次“送教下乡”活动做了以下总结:</p><p class="ql-block"> “送教下乡”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在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没有哪条路比我们的脚更长,没有哪座山比我们的人更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提高能力素质,更要提高思想素质。因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各位教师应不断上下求索,与时俱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给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激起了我们内心关于教育本质思考的层层涟漪。同时也真正起到了引领、带动城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的作用。我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向快车道。</span></p>

老师

送教

教学

学生

彬彬

课堂

下乡

人物

教研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