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习惯成就大未来,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呢?我们文慧小学自开学之初对2020届一年级新生进行了习惯养成教育和强化训练,实现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成功转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主要从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两方面入手,由赵校长带头,肖校长实时操作,各班班主任紧跟步伐。抓实处,重细节,看成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一年级所有家长及学校每位老师,齐聚文慧,我校还特别邀请了学区制教学联盟校云州区倍加造中心小学王宝民校长和他的团队前来参加本次活动,一起欣赏了一年级各班的习惯养成教育成果展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校长代表文慧小学,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中来参加学校活动表示欢迎。我校的其一宗旨就是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开掘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优化的服务。赵校长希望学校和家长彼此开诚布公,加强联系,相互沟通,携手同行,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奠基!</p> <p class="ql-block">肖校长对整个习惯养成教育过程进行详细讲解:</p><p class="ql-block">一、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p><p class="ql-block">二、明确意义,激发动机。</p><p class="ql-block">三、制定计划,明确目标。</p><p class="ql-block">四、教给方法,反复练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熊主任主持,请各位家长和老师共同见证,我们文慧一年级的孩子们将从早晨进校、晨诵-上课-课间、眼操、上厕所-放学整理路队-值日等方面分别展示我们的行为习惯养成成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自然成。”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慧一一班:清晨入校 早读-课前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文慧一一班的小朋友们背着书包走进教室。</p><p class="ql-block">“老师好!”</p><p class="ql-block">“你好!”</p> <p class="ql-block">“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文慧一五班:认真上课 书写-回答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身体坐正 脚放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慧一四班:爱护眼睛 课间-自我管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慧一二班:整理书包 路队-有序放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文慧一三班:卫生打扫 -我是值日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完美的教育莫过于家校合作,成果展示后,家长们和老师们已被深深吸引,他们认真聆听,仔细做笔记,积极参与,踊跃回应。热烈的掌声回荡在会议场地,大家深有感悟,把自己的所想与大家分享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守望孩子的生长。学生是自己的主人,学生的生长必须通过自我建构来完成。学生有自己的生长时间和节奏,其“内部自然”恰似一颗内蕴智慧、情感等自然天赋的,具有无穷成长潜能的种子,有其内在独特的“生长性时间”。有人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写得最好的两个字是“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