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课堂反思:一下1—3《认识物体的形状》

邓邓

<div>一、教材分析</div>这节课将借助对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橡皮四种物体“摆放”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同时通过将物体放进盒子,让学生体会物体本身会“占地方”;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进盒子,让学生体会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地方”的方式。本课有以下活动:<div>1.观察物体的特征</div><div>2.把物体平铺在盒子里</div><div>3.用不同的方法平铺物体</div> 二、活动材料<div>爱牛材料: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橡皮、纸盒</div> <p class="ql-block">三、活动过程</p><p class="ql-block">活动一、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p><p class="ql-block">材料: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橡皮</p><p class="ql-block">方法:教师拿着物体,找不同方位的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物体的形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活动反思:活动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物体的形状,为“摆放”这一活动做好铺垫,学生大都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活动二、把物体平铺在盒子里</p><p class="ql-block">材料: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橡皮、纸盒</p><p class="ql-block">方法:</p><p class="ql-block">1.折叠纸盒</p><p class="ql-block">2.全班讨论把物体装进盒子的方法——平铺。</p><p class="ql-block">3.教师示范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记录数据。</p><p class="ql-block">4.学生动手把4种物体平铺在盒子里,并记录数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活动反思:</p><p class="ql-block">1.这一活动比较简单,都能按要求把盒子折叠好。教学中,第一个班级动手折叠纸盒了,后面的班级都用了折叠好的盒子。</p><p class="ql-block">2.教师示范时,可以选择学生有难度的物体进行。示范时,可以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我示范了橡皮的平铺方法,因为每个小组的橡皮不足够把盒子放满,需要教给他们方法,便于后续活动的开展。一年级学生还没学会乘法,计算有点困难,主要是能明白方法。</p><p class="ql-block">3.巡视时发现盒子里有2种摆放方法,建议活动前强调一下。</p><p class="ql-block">4.木块、螺母模型、橡皮偏少,建议可以适当多点,学生更好操作。</p> 活动三、用不同的方法把物体摆放在盒子里<div>材料: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橡皮、纸盒</div><div>方法:</div><div>1.小组用不同于活动一的方法把物体平铺在盒子里。</div><div>2.做好记录</div><div>3.全班分享</div><div><br></div><div>活动反思:</div><div>1.巡视时发现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错误,没有达到活动效果。于是换成:你们还有别的办法让盒子装的更多吗?这样学生很快能找到另外的平铺方式。</div><div>2.前面的班级在强调活动方法后,先让学生动手把四种物体摆放完后,接着再交流,最后用不同的方式去“摆放”四种物体;后面又尝试先讲活动方法,学生明白后要求他们完成第一次“摆放”活动后,就进行第二次用不同的方法“摆放”,这样发现课堂效果没有第一种好;后面就要求学生先完成乒乓球和小木块的摆放,找到小木块摆放多的原因;再完成橡皮、螺母模型的活动,这样学生接受快,活动比较轻松。</div><div>3.螺母模型和橡皮用不同的方式摆放,需要的数据也不一样,没有足够的物体,需要学生计算,无形中增加了课堂难度。</div>

物体

盒子

摆放

学生

活动

橡皮

木块

螺母

平铺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