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p><p class="ql-block"> 作者:林耀平</p><p class="ql-block">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从生下来开始至长大成人,人人的智商、思维、能力都差不多的,特别是在校读书和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一个圈子里8小时以内人人都大体一样。其差异就在于8小时以外的业余时间里。</p><p class="ql-block"> 一、蓝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如是说。波兰女诗人辛波卡在一首诗里这样写到:“清晨4点没有人感觉舒畅。”是啊:这个时候满世界的人大都在酣然入睡之中。但是,蓝球巨星科比是个例外:他在成名之前,天天早晨4点起床。有一次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让记者没想到的是,科比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4点钟是什么样的吗?”记者摇摇头。科比答道:“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也不太清楚。但这没关系,你说是吗?每天早上4点,洛杉矶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我坚持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洛杉矶清晨4点的黑暗始终没有变,而我却逐渐地发生了变化,我已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很高投蓝命中率的运动员了。这就好像光阴一点一点地来到了我的人生,让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了一个万众瞩目的球星。”科比从前给自己定下投蓝目标:每天不投中800个球绝不停下来;后来他又加码:每天不投中1000个球绝不停止。功夫不负有心人:科比在一场NBA单场球赛中一人独得81分,创造了记录,甚至是创造了人间奇迹!科比之所以与众不同,这个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p><p class="ql-block"> 二、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生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由于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当今许多国人不去比人家的先进科技,为国努力奋斗,而去比人家的生活方式(如:提前消费、单身潇洒等)、人家的所谓民主、自由等等。于是乎,“生产”出了一个个“啃老族”,整日里不思进取,在家上网聊天、打游戏玩者有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甚至三十几四十岁了还不成家者有之;在家稍有不顺,对父母吹胡子、瞪眼睛、大声呵斥、甚至动粗的亦有之。这些人,是在业余时间毁了自己的典型例子。把话说白了:父母在,你有得啃,父母不在了,你啃谁去?更为担心的是:你不找工作,不成家立业,待你老来动不了的时候,谁来照顾你?如此下去,最终是绝对的毁了自己的一生。此并非危言耸听!</p><p class="ql-block"> 三、对用好业余时间的一些联想。有位好友对我说:“你退休不当领导了,华丽转身当学者、当教授了。”我虽没有这位好友讲的那么优秀,但也还算是顺风顺水。要实现人生的“顺风顺水”,就得培养自己的两种功夫:一为本分;二乃本事。“本分”者,乃自己内心之真诚、自己应尽之责任、自己所处之地位和环境的真实表现,不虚以委蛇,不胡夸瞎整。“本事”者,乃个人或集体的办事能力。就当今之社会而言,无非就是表现在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处事的能力以及自己的自食其力的程度如何等等。人要具备这两种功夫,需要大量的业余时间来助力方可实现。我为了退休后“退而不休”,能为社会继续奉献一些光和热,实际上是在这十多年来,我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来翻阅以儒道为主体的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历史和修身养性的书刊、作品。因此,我的讲课内容以及撰写的文章,基本上是以儒道为主线,以古论今,能够做到“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一位听众在微信中说:“你把控课堂的能力太强了,一直让别人的思维跟着你讲课的内容走,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七星区汇丰村一位村干部更是说:“我听了40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p><p class="ql-block"> 总之,把握好每天的业余时间(早上、中午和晚上),用好每天的业余时间,一方面是充实自己,另一方面是丰富自己,再一方面更是给晚辈做好样子。利用好每天的业余时间,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不一定能看得出来差多少,但一年两年、十年八年后,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俗话说:健康的秘诀在早上(锻炼和丰富的早餐),成功的秘诀在晚上(业余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