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校园•做最美读书人

小玉

<p class="ql-block"> 绘人生几何,解生活方程——查志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万科城实验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手记之十五</span></p> <p class="ql-block">【个人简介】:</p><p class="ql-block"> 万科城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大学本科毕业。爱好广泛,读书、写作、弹吉他、唱歌。</p> <p class="ql-block"><b>【书香小语】</b></p><p class="ql-block">随手轻挥,点线面横纵演绎万象;</p><p class="ql-block">妙语微点,甲乙丙指代细说百因。</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自幼爱好广泛,曾在柔和的夜风里弹奏吉他,细细的琴弦飘出唯美的旋律,在时间的河流上静静流淌。曾在温馨的教室里纵情高歌,悠扬的歌声传进孩子们的心里,美好的画面定格在记忆里。然而,最能让自己执着追求还是引领孩子们,在充满抽象的彩虹里,在闪烁着智慧的数学字里行间,感受数学的快乐,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善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古人也强调“善诱者,善导”。如何能够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呢?通过假期的学习,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舟绿水前——备好课</span></p> <p class="ql-block">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预先设计,而教学在课堂中所开展的过程则是中心环节,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备课作为课堂的基本环节,是教学的基础,是决定可以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初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时,不仅要转变教学方式,同时也为打造生动、高效的课堂积累了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开拓学生数学思维奠定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数学思维开发的黄金期,因此在科研的研究中我们也着重研究课计算领域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在最关键的时期为孩子打下最扎实的基础,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从学会算到学会学。所以对于每节常态课,还有教研课我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为了备好课在每周的集体备课中,从参透教学目标,再到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一字一句斟酌,环环相扣的设计。在每节上新课之前,都先听师傅的课,主要观察学生状态以及教学过程的具体落实。这些付出,为的就是能提高自己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的一首,感受到数学课堂更多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万物生光辉——上好课</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在课程与教学论中明确指出其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半数有序、态度从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透过这八个方面,以及在假期阅读吴正宪的《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让我知道在备好课,把握好教学目标后,我也力图在我的课堂上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学会预学尤为重要。其次,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让课堂更生动、更有活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清欢犹反思——勤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戴曙光老师的《数学究竟怎么教》这本书中,让我找到了数学课“为什么而教”、“到底教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只有教学目标准确,才能让学生学会真正的数学。我常常在课后二次修改自己的教案,让教学语言更贴近生活,让教学方法更接地气;我常常捧起数学教学书籍,让自己的教学理论得以提升,让自己的教学底蕴更加深厚;我常常走进师傅的课堂,在师傅精炼语言的背后,闪现着学生头脑与知识碰撞的火花,我也备受感染;我更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常常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困惑,及时更改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更有魅力。 我时常在想:站在教室里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成长。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为数学教师,希望自己能够敏而好学,并与学生一起在穿越数学课堂的过程中,书写点线面体的快乐叙事。</p> <p class="ql-block"> 审核:王秋</p><p class="ql-block"> 文字:查志恒</p>

教学

学生

课堂

数学

备课

学会

教学方法

自己

点线面

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