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做了一个“我所见到的伊朗人”专集,意外受到朋友们的欢迎。以前旅行多拍人文风景,拍人物是随手而为,扫一扫竟也能整理成集,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div> 要继续整理,我想可能该说说印度了。文明古国,<span style="line-height: 1.5;">交往千年;曾同手足,惺惺相惜;忽而交恶,冲突不断。如今网络发达,旅游兴旺,然而看印度却是见仁见智,很想去看个究竟,于是幸运地赶在疫情爆发一年之前到印度走了一圈儿。</span></div><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如果说伊朗的色调是黄加黑(黄土地上的黑巾黑袍),那印度可就是五彩缤纷了。青白的泰姬陵,红色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阿格拉堡,黄色的性庙群,蓝色之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焦特普尔,白色之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乌代普尔,</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特别是满眼晃动着的无数鲜艳的“纱丽”和白色“古尔达”,真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数不过来的古老宫殿、庙宇、城堡和陵墓,都在诉说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悠久的历史文明和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佛教、印度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耆那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伊斯兰教、锡克教、基督教等宗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印度斯坦族、泰卢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等民族,加上悠久复杂的种姓制度,真难以想象是一种什么精神和文化把十几亿人的复杂意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包容同化成印度今日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国家思想和民族精神。</span></div><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十几天里走过了十几个城市和乡镇,除了那些美丽的城市和灿烂的史迹外,也看到了那简陋的贫民窟、肮脏的乡村,拥挤行驶的汽车摩托,马路上散步的黄牛。在城乡的贫富差距和复杂的宗教关系之下,同样难以想象的是他们心态平和与满足。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不打不闹,就这样过着散漫的日子,就这样不经意间却连续保持着十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开的谜。</span></div><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这里选出的人物照片,都是拍摄景物中插拍的匆匆一瞥,没有计划因而就不够系统。我觉得拍摄人物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因此抓拍就成了最佳手段,这样就再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印度人没有伊朗人那么热情主动,但也表现出友好和自信。为了介绍恒河祭祀沐浴等最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印度特色的风俗活动以及大家感兴趣的社会现象</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其中也特意选取了几幅没有突出人物形象的整体场面照片,特此说明。</span></div><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span></div><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span></div> 初看世界。 花儿朵朵。 快乐童年。 真诚的微笑,共同的手势。 吔!孩子们的可爱在天真。 花季少女。 花季少男。 那个给我点眉心的小姑娘,是否也该给你点一个。 印度青年。 宝莱坞与我们共舞的小姑娘。 这胡子让我想起了什么。 坐在拖拉机拖斗里进城的乡下姑娘。 人到中年。 思考。 猴警。 印度的现代花。 不知道这是什么服饰。 印度中年女子大都开始丰满。 冷眼向洋看世界。 警察大叔。 尊夫人 少年不知愁滋味。 印度阿訇。 乡间母子。 生动的大妈。 终生包头是锡克教徒特征。 知识女性。 斋普尔,老人带我们骑大象登琥珀堡,他不时回望我们是否舒适,脸上露出这样的微笑。 世界到处都是这样的老人,但印度多了一个红眉心 印度老爷爷。 幼儿园的小朋友, 长大都要读书上学。 转眼成了大姑娘。 结婚有了小Babe 幸福一家人。 她成了宝莱坞的电影明星。 在斋普尔城市宫殿,那个帮助我寻找“组织”的守门人。 斋普尔贵族庄园里的侍者。 瓦拉纳西鹿野苑中抱孩子的佛教徒。 乌代布尔城市宫殿的保安人员。 参观顾特卜高塔的夫人。 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成净行、居家、修行和苦行四大阶段,这就是已有数千年历史的苦行僧。他们满身灰尘,打结长发,破旧衣衫,遍体伤痕,只为坚持心中的信仰。在经历了学业工作、成家立业、子女长大后离家出走,去当神的使者或仆从。 斋普尔城市宫殿的服务员。 幼儿园的孩子。 参观斋普尔城市宫殿的小学生们,天真而热情。 孟买博物馆里的小学生。 这该是高中生了吧。 同学嬉戏,这对儿偷偷摸摸躲到了大车下,想不到一举一动都被另一辆车上的我看得清清楚楚。 生育不计划,到处是孩子,一群又一群,姐姐带弟妹。 她们也爱照相,但热情程度低于伊朗。 不大不小,游手好闲。 高高低低,相形见绌。 莲花庙前规规矩矩排队进场的人们。 鹿野苑诵经的佛教徒,专业的和业余的。 一对青年人,正在热恋中......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嫁给我吧...... 盛大婚礼,抱得美人归......(此照为同行伊大成拍摄) 有了小贝比,全家都宠爱......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有时全家也到野外走走...... 到处留下浪漫的足迹...... 人到中年,热情不减...... 就这样,日子在流逝...... 虽然老去,牵手终生...... 不知不觉,已过金婚。 在佛教圣地鹿野苑也见到来朝圣的藏族同胞。 街上的买卖。 广场的大妈们。 人人共知印度纱丽(Sari),严格讲是裹在身上3米多的大围巾。千年演化,纱丽与各地的套装也交叉结合,更加多姿多彩。 这种包括了长衫,长裤和围巾的旁遮普(也称班加比)套装更为实用多彩,受到现在女士的青睐。 身着盛装,丰腴多姿,在泰姬陵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随着现代化发展,青年女性的服装也在简化随意,不过中间那位的蓝装应该算是纱丽。 焦特布尔梅兰加尔堡里的老者,这种男性传统服装叫做古尔达(Kurta)。 孟买印度门广场台阶上休息的老人,同样鲜艳美丽。 去印度,最有名的是恒河祭祀。印度教徒感恩于恒河赐予的一切,每晚上在瓦拉纳西Dasawamadh Ghat码头举行拜祭河神的仪式。不参加这一延续了几千年让人目眩神迷的仪式,那就不算来过印度。 祭祀仪式结束,人们涌入恒河洗浴,印度教徒的愿望就是在恒河洗浴。当清晨我们观赏恒河日出时,恒河中还是沐浴的人群。 印度依然保留着恒河边殡葬的传统习俗,那里使用木材露天火化,将骨灰撒入河中,让恒河水把死者的灵魂带上天堂。 瓦拉纳西也是苦行僧的聚集地。印度苦行僧分为天衣派与青衣派。青衣派身穿黄衣举止庄严,而蓬头垢,全身裸体的则属于天衣派,他们追求原始的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生活,在恒河之滨可以看到这些长时间修行的苦行憎。 德里最大的锡克教神庙是班戈 拉·撒西比谒师所,长发长须包头巾是锡克教徒的特征,但我记忆最深的是他们的免费餐饮。来到他们宽大的后厨,一片片围坐的义工在和面擀饼,在他们的忙碌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满足。 厨房里一轮又一轮烙饼烧汤,食堂里一遍又一遍清理更新。人们周而复始,每天供应着上万人的免费餐饮;川流不息,在这里看到了人间不散的筳席。 与其他国家一样,城市街道上都有表演的民间艺人。 最有名的是古老的耍蛇人,他们席地而坐,吹动笛管,眼镜蛇从竹篓中竖立身形,随着音乐摇摆起舞,他们被称为“蛇人”部落。 在历史景点也常见助兴的乐人。 不知道这是印度何种民族乐器。 自娱自乐,老少咸宜。 乡下民间,小摊小贩,辛苦谋生。 剃头理发,唤起我小时候的记忆。 从恒河边回来,街上碰到了乞讨者(那个男人是在维护交通秩序)。 乡下百姓最原始的负重方式。 大象与汽车在路上并行。 一辆小车数不清塞进了多少人。 这个看清楚了,摩托车功能已接近我们的小轿车。 当然,还有灵活的三轮车。 从牛车到汽车相向而行。 印度教徒盛行牛的崇拜,因此牛有至高的地位,所以牛在大街上畅通无阻。然而我看到的并没有网传那么邪乎,特别在城市,没有拍到什么马路牛的照片。 在城市,拍到孟买街头的拥堵,远处是黄顶出租车。 孟买最大的贫民窟和洗衣场,镜头拉近后可看到那些工人简陋的住房。 还特别注意印度的火车客运,因为那种挤满车头旅客的照片在国内流传甚广。实际上如今并非如此,这是孟买火车站列车进站时的照片,不知是车门打开早了,还是一直没有关上。 旅程中从占西到阿格拉要乘坐四个多小时火车,直接进站上车,列车员还定时推车分送报纸和餐饮,没想到这里还有点坐飞机的感觉。 最后,必须有一张导游阿文的照片。这位尼赫鲁大学的毕业生中文流利,讲解到位,诚恳热情,对华友好,还念念不忘曾经与一位中国女孩的的恋爱经历。国外旅行也许会遇上陌生人,尽管国家不同民族各异,但人性的善良友爱却是相通的,短时相处也会留下难忘的印象。<div><br><div> 看完本文不知印度会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相信如开头所说见仁见智。按照网上的说法,一起到印度旅行,印象却可能大相径庭。果然在我们同行朋友中,就有人以后还想来,也有人再也不想来。你看,印度真是个奇妙的国家。</div><div> 本文结束之时祝愿中印友好,祝愿两国人民安定幸福。</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