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7日下午我们从明代摩崖石刻来到岳飞抗金故垒。 岳飞抗金故垒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牛首山及韩府山山脊处,是岳飞大战牛首山时用赤褐色石块垒成的围墙,围墙底宽0.5米,高约1.5米,蜿蜒起伏,高低错落。 岳飞大战牛首山,距今已有近九百年,故垒遗存至今,且还保留有一段200米长的石垒遗址。 《宋史·岳飞传》有这样记载:“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首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营中抗之,金兵惊,自相攻击。”讲的是南宋建炎四年(1130)四月,金兀术率金军逼近建康(南京),岳飞在牛首山设伏,构筑石垒,大败金兀术大军,取得牛首山大捷。 如今仍残存的石垒就是当年的战争遗迹。抗金故垒起于铁心桥秦淮河边的韩府山。山脊处多裸露山石,较险峻。自然裸露山石的断隙处,有较为明显的人工堆垒与其连接的痕迹。因年代久远,两边多为倒塌散乱的石块。此段长度约为300米。 继续南去至铁心桥乡陈家洼山,故垒偏离山脊而西下20余米。中断200米以后,又出现明显故垒痕迹,仍处山脊部,故垒高低参差不齐,底宽2.5米至3米不等。北起第3个山峰前约50米处,故垒改呈“丁”字状,原沿故垒西侧之羊肠小道,越过故垒通向峰顶。 东西向故垒较为完整,高度约1术。自“丁”字形故垒交点处,向东约200米至山脚,有一泥浆塘,故垒终止于山脚塘边;向西约5000米有一山溪,再去150米左右,为两山间沟壑,故垒高约1米,宽约1.5米,垒砌整齐,苔薛遍布,逶迤蜿蜒,沿沟壑至山脚自然消失。 山脚为定坊村小南海砂场。东西向故垒约有1000米。自定坊村至高家库村山上,故垒遗迹不甚明显。至龙泉寺后山,故垒遗迹又复出现。距龙泉寺文物保护标志碑约200米处有一山口,沿山脊上行,较为明显的故垒遗迹有200米左右;然后直角向南拐弯,便散乱不全,但其人工痕迹仍非常明显,此段终点为高家库采石场,长度约400米。 龙泉寺后山仍为韩府山之一部分,当地人都习惯称其为将军山或断臂崖。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与岳飞抗金有关的故事:龙泉寺东侧有一个岩洞,高约5米,宽约12米,深约4米,夕卜广内窄,颇似一天然佛龛。据寺中老僧介绍:南宋时,岳飞大战牛首山,一员猛将深入敌阵,奋勇冲杀,杀死许多金兵,这员猛将的一只臂膀也被敌人砍断。 于是,他隐身在这个岩洞中养伤,后来被当地老百姓发现,他们送茶饭,采集中草药,帮助其疗伤。不久,将军伤好又奔赴抗金战场。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因抗金而断臂的英雄,遂命名此山为将军山,崖为断臂崖。 自龙泉寺至牛首山脚,多田地、池溏、村庄,又为宁丹公路所隔,察无抗金故垒,普觉寺公墓位于牛首山东北方向的山脚处。由公墓处上山,渐见故垒遗迹。行约千余米,沿山脊南去,尚有1000多米较为完整的故垒。距牛首山主峰所谓牛眼睛、牛鼻子约400米处)石垒逐渐消失。这一2000余米抗金故垒,有一明显特点,即故垒两侧的老虎刺、山竹、茅草和藤蔓等,自然地形成护垒“屏障”,使故垒得以较好的保存。 另外,在牛首山东南方向“凤”字崖下近水阁村处,尚有断续故垒,长约200余米。一言以蔽之,自铁心桥东500米处的秦淮河边,至牛首山主峰,抗金故垒仍断续残存约计4200余米。岳飞大战牛首山,距今已有860年,故垒遗存至今,且有若干段完好者,亦可谓难得也。 最后我们离开岳飞抗金故垒按照路标提示前往佛顶寺。<br>严隽圻2021年3月16日写于上海闵行美邻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