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员报考: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史

Luminous

应急救援员报名网:<a href="http://www.yjijy.com/?t=631253"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http://www.yjijy.com/?t=631253</a> 应急管理体系是指一整个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由政府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构成,包括法律法规、体制机构、机制与规则、能力与技术、环境与文化等。应急管理体系需要从一次次现实灾难中汲取经验教训,又反哺到理论体系中,不断地修订、完善、演练、实战、再调整、再演练、再实战。<br><br>我国的应急管理事业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br>第一阶段为1949年~2003年。<br><br>以单灾种应对为主,建国初期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相继组建地震、水利、气象等专业性部门。<br><br>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被动的应对某一灾种,应对机构分属不同管理部门,管理体制呈“分散化”,遇到大灾或是综合型灾害事故时,主要手段是依靠人海战术,存在科技手段较少,协调运作能力较差的缺点。<br><br>改革开放以后,从1980年开始我国正式地接受联合国救灾署的援助。1987年出台的《关于调整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方针问题的请求》要求有选择地积极争取国际救灾援助。1985年国家转批的《关于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请示》(国发〔1985〕65号)要求把扶贫与救灾结合起来,有灾救灾,无灾扶贫。1996年,民政部进一步建立起较为科学的自然灾害评估体系与社会互助机制,在之后的一系列改革中,又进一步明确了民政部的防灾减灾工作职责,承担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日常工作,开展国际减灾合作等。<br><br>第二阶段为2003年~2012年。<br><br>主要是建设“一案三制”为核心,转变成“综合应急治理”。政府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办)的综合协调职能,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逐渐形成。<br><br>2003年提出了“一案三制”(“一案”指应急管理总体预案,“三制”指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形成一整套、的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可概括为“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属地管理”;应急机制分灾前、灾中、灾后的各项救助。<br><br>颁布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六十九号)及其他配套的专项法律50部,较为全面的涵盖了我国的四大类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br><br>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br><br>2005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应急管理纳入常规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br><br>2006年3月,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明确了应急管理的定位、目标、任务和政策。<br><br>2006年8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我国按照“一案三制”的总体要求建设应急管理体系。<br><br>《决定》指出:“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至此,党的三次全会基本构建完成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框架蓝图。<br><br>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并与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8年,对中国应急管理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年份,在经历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迎来了历史的新征程。<br><br>第三阶段为2012年以来至今。<br><br>党的十八大后,进入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统筹应对我国全灾种、全领域、全过程的灾害风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建设问题,提出要从举国救灾向举国减灾转变,从减轻灾害向减轻风险转变。2014年初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随后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标志着我国开始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决策部署应急管理工作,随后的几年中推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文件,进一步地深化、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案三制”,为后续的应急体制改革从思想上、法治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九大后机构改革中成立了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开启了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新时代,我国的应急管理主体机构变为国安办+应急管理部(整合事故灾难类和自然灾害类)+公安部(社会治安类)+卫健委(公共卫生类),建立起一套涵盖四大类突发事件的管理体系,其综合性、系统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20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12项重要举措中,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两次的全会精神又将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到了举足轻重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强国家的安全能力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br><br>近些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五年一期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中国的减灾行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等重要文件,将工作重心由“灾后恢复重建”向“灾前预防预警”转变;由“单一风险”向“全风险”转变;由“单纯性应急”向“全过程管理”转变;由“政府管理”向“全社会力量参与”转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的应急管理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构建完成了“八个体系”:<br><br>组织体系<br><br> <br><br>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br><br><br><br><br>预防体系<br><br> <br><br>风险评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br><br><br><br><br>预案体系<br><br> <br><br>横向到边、纵向到底<br><br><br><br><br>处置体系<br><br> <br><br>统筹协调、多方联动<br><br><br><br><br>保障体系<br><br> <br><br>平战结合、专常兼备<br><br><br><br><br>宣传体系<br><br> <br><br>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br><br><br><br><br>引导体系<br><br> <br><br>公开透明、正确引导<br><br><br><br><br>法制体系<br><br> <br><br>综合与分类相结合<br><br>我国在应急管理能力方面的建设可谓处于不断进步的进步当中,对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史的学习让我们对应急救援的未来风向标起着积极的作用,相信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未来会更往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发展。<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