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诗帖》与北宋“乌台诗案”的因果关系

郑州张世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苏轼无疑是最负盛名的一代文豪、艺林泰斗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文学家和画家,而且是一位冠盖千载的书法艺术大师。著名的《黄州寒食诗帖》即是苏书艺术中的灿灿精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寒食诗帖》可谓苏轼于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出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通篇书法起伏跌宕,气势奔放,光彩照人。苏轼选在“寒食节”这天写下这样一纸诗帖,想来是有其深刻寓意的。当其时,他的心情肯定不佳,甚至是非常酸涩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苏轼撰诗并书丹的《寒食诗帖》,墨迹素笺本,横3.42米,纵1.89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寒食诗帖》虽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三年,时年苏轼四十八岁。而苏轼的被贬黄州,又是和北宋历史上一件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分不开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公元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一职),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变法运动。但变法开始,就遭到了韩琦、欧阳修等元老重臣的反对。朝廷里很快形成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亦即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变法反对派,是为旧党。就这样,面对着改革问题,朝廷出现了两党相争的局面。由于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势不两立,开始时苏轼反对变法,受到了新党的排斥;后来旧党上台,他又不同意全盘否定新法,遭到了旧党的戒备;而后新党把旧党打下去时,而他由于态度不明确,始终被两面所排挤。新党、旧党都视苏轼为眼中钉、肉中刺,自然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乌台诗案”因一份“谢恩表”引发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元丰三年( 1080 ),苏轼被调任为湖州太守。照例写了一份“谢恩表”,刊行在“邸报”上。他表上写的是:“您知道我很愚昧,又不能适应形势,难以追随那些新进的权贵;但又看到虽年老,却不爱生事,就派我去管管小民……”这“新进”、“生事”就让人听出了弦外之音。谁是“新进”?谁“生事”?惹起了人们对新党的嘲笑,也引起一些“对号入座”者的不满。御史大夫舒直趁机向皇上奏了一本,说“苏轼的谢恩表讥讽时事,搞得朝野轰动,争相传诵。苏轼包藏祸心,怨望皇上,应口讥谤,讪渎谩骂而没有人臣之节,万死也不足以谢圣上。”他还从苏轼写的诗文中找出60多条词句作为材料,证实苏轼不满朝廷,“讪上骂下”。比如说:“陛下发青苗钱,本来是接济贫民,苏轼却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教群吏学法令,苏轼却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推行盐法,苏轼却说‘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御史中丞李定也上表,列举了4点苏轼该杀的理由。一时间,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案子由御史台审理。当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就被人从湖州抓回京城,关进了御史台监狱。因为御史台常植柏树,柏树又常常是乌鸦的栖息地,所以,人们常称御史台为“乌台”。苏轼因诗获罪是由御史台一手操办的,所以此案就被称为“乌台诗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起初,苏轼只承认一些诗句反映了民间疾苦,并无怨谤之心。但经不住轮番的审讯、折磨,只得违心地承认有罪,并写了“供词”。例如《山村绝句》:“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本和“盐法”无半点瓜葛,可“供词”上却说:“此诗意言山中之人饥贫无食,虽老犹自采蕨充饥,时盐法峻急,僻远之人无盐食用,动经数月……以饥盐法太急也。”如此这般,简直生拉硬扯,给自己无线上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苏轼在文字罗网中作无奈地挣扎,只等着御史台把罪状和供词编织就绪,待皇帝批准后杀头了。但值得庆幸的是,苏轼最终躲过了这场大难!据说有这样几方面的因素:一个原因是神宗本来不打算杀他,待看到苏轼在狱中写的诗时,更动了慈悲之心。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昧自忘身。百年未了须还债,十口无家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另一个原因是,太皇太后曹氏的一条遗嘱,救了苏轼的命。据说,曹氏病危,神宗皇帝去看她,她说:“当年仁宗皇帝策试举人回来,见到苏轼两兄弟的文章,很高兴地对我说:我为子孙得到了两个相才。如今不但没有重用他,反而要把他下狱论死。苏轼无非是作了几首小诗,发了一点牢骚罢了,这是文人的习性,若是抓到了一点小小的不慎之言,就罗织成罪,何以对得起仁宗皇帝?何以对得起太祖皇帝非叛逆不杀大臣的祖训?”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朝臣的救援。据说,从苏轼被捕之日起,救援的奏章、信函便如雪片般飞来。张安道在南京上疏,府官不敢接,他就派儿子持至东京开封登闻鼓院投进;王安石的女婿上书,扬言要在皇帝实录上记下神宗不能“容才”;苏轼的弟弟苏辙则愿用自己的官职和薪水为哥哥抵罪。这些都促使神宗决心不杀苏轼。其结果是,苏轼被调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据说,苏轼迈出监狱门槛时,感慨万千,挥笔写道:“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公元1084年,宋神宗决定起用苏轼,将他调入汝州。途经南京时,他特意去看望了罢相在家的王安石,并安慰王安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王安石被苏轼宽广的情怀深深感染了。宋神宗死后,宋哲宗继位,大权掌握在守旧派司马光等人手里。他们想拉拢苏轼,便升他为翰林学士。然苏轼又不同意将新法全部废掉,与司马光当面争吵起来。不久,苏轼遭到了“自己人”的排挤,被贬到杭州任地方官。苏轼到杭州后,筑堤植柳修湖,为当地百姓排忧解难。如今,苏堤已是垂柳成荫,烟雾朦胧。凡游西湖者,无不对这位伟大的诗人充满敬意!1094年,变法派占了上风,又将苏轼贬到偏僻的广东惠州,最后将苏轼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儋州。1100年,新皇帝宋徽宗登基,苏轼被赦免。第二年,在北归的路上,苏轼在江苏常州病逝,终年65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