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显竞技 百舸争流展风采—滨城区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课堂展示一

白娟娟

<p class="ql-block">“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一个学校拥有好的筑梦人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的筑梦人则是民族的希望。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激励广大一线教师钻研教学业务,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3月9日-12日,滨城区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课堂展示活动在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举行。</p> <p class="ql-block">参加本次展示活动的25名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精心的教学设计,自如的课堂调控,清晰而新颖的授课思路,创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亮点迭出。</p> <p class="ql-block">贾强强老师执教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借助生活中找到的千以内的数开启学习,体现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的活动,体会数的组成,感受位值制;千字文的引入不仅渗透了数法,还顺势引出了10个一百是一千,学生体验深刻。从不同的数数到1000的活动,借助计数器和课件演示满十进一化抽象为形象。最后又回归生活,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时,每个数都是鲜活的,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王福燕老师执教的《千之内数的认识》,在难点攻破上,设计了两个活动,先是边拨边数,学生依托计数器能直观感知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形象直观地明晰了数背后的理是“满十进一”,第二个活动是摒弃计数器再数,逐步完成数数的抽象过程。千以内数的进率关系教学,充分结合计数器数数的过程,体会满十进一的位值制思想。通过习题的递进练习使学生明白建立标准再数几个标准的估法。</p> <p class="ql-block">张海猛老师执教《千以内数的认识》课堂教具、学具准备充分,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学习热情高涨。从《三字经》引入,渗透了数学文化的思想。通过数小棒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在估、数、理的过程中充分学会数数,特别是过渡数的数法:比如900到901的过渡,999到1000的过渡等,把三个不同颜色盒子与计数器结合,从直观到抽象,掌握并理解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通过多种感知,了解生活中成千的数,通过估一估、摸一摸的过程体验了生活中数量的多少。</p> <p class="ql-block">崔立红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选取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导入新知,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充分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唤醒思考;小组合作、认知交流;动手操作、充分探究;不同表征、异中求同;对比联系、认识特征。以找3幅图画的共同点和表示0.1元,为什么要分成十份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3个一位小数对比,找到一位小数的特征;对比0.3元和0.3米找到小数和后边的单位没有关系,引出小数本质。</p> <p class="ql-block">李雪梅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运用数形结合,把实物1元平均分成10角和数轴上1元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相对比,找到一、两位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利用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发展,较好的渗透了数学文化。</p> <p class="ql-block">刘敬敬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课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学习的起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过渡到数学表达,使其自然链接。在熟悉的商品价格背景中借助直观的图示,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和小数的内在的联系,激活分数和小数的连接点,再过渡到长度单位继续体会其联系,这时才总结小数的意义,整个过程环环紧扣,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之间的经验互助,着力促进生与生之间地引领示范和相互学习,从而淡化教师教、学生学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高雪梅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课堂上聚焦十进制计数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元、角、分进行引入,唤起学生以前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从不断细分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线段正方形正方体迁移推理创造新的计数单位,感受小数是分出来的,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和理性精神。借助小数产生的历史,引导孩子感受原来小数的再认识可以深入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国文化中,深刻了解到小数的本质起源。</p> <p class="ql-block">李明明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从学生感兴趣的微信抢红包入手,在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以及1角和1分的小数表示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意义的学习,再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推想出三位小数甚至更多位小数的意义,整个过程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小数具体化、形象化,其中还渗透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最后分享给学生的二维码,有助于学生学习本单元小数的其他知识。</p> <p class="ql-block">刘娟娟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时,通过出示一位小数不能精确表示出的阴影部分,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两位小数产生的必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通过类比迁移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在认识小数意义的过程中随机渗透计数单位的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利用数形结合把十进制思想印在学生头脑中。</p> <p class="ql-block">王海防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在带领学生探究一、二位小数意义时,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看作单位“1”的正方形纸中动手分一分、画一画经历小数的形成过程,感悟小数的本质。在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时,变静态画图为动态展示。对计数单位0.1、0.01、0.001的产生有了过程性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建立数学模型,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从而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王小红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在课的开始设计了铺垫练习环节,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探究学习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小数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独立尝试、合作探究理解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同时为小数性质的学习打好伏笔。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利用情境进行爱护鸟类资源的德育教育。体现了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推理学习新知识,在新知识学习中渗透后续学习内容的教学思路。</p> <p class="ql-block">张俊珍老师执教了《小数的意义》,张老师借助正方形纸片,利用几何直观,赋予了小数生长的力量。课堂上通过数数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整数1个1个地数到不够1该怎么数?”再“从0.1、0.1地数到不够0.1该怎么数?”,引发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小数的价值就是细化单位和精确表达。张老师在教学时突出“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给核心概念以核心地位,这是深度学习的重要体现。</p> <p class="ql-block">丛子伟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课堂立足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给学生提供“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的机会,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在不同中找相同,体会整体“1”变了,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变,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经历分数意义的形成过程。“根据部分,画出整体”这一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感悟,同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整课以图形、符号等数学语言为桥梁,学生经历观察、推理、验证等活动,把基础认知与思维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学习真正发生。</p> <p class="ql-block">李艳艳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课前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分数,不但能唤起学生的记忆,而且能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促使学生重构、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课堂评价与练习设计相结合。激励性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的最后又能生成与本节课相关的分数练习,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进行了评价,设计较巧妙。</p>

小数

学生

执教

意义

课堂

学习

老师

过程

探究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