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辛弃疾故居及纪念馆

金秋

<p class="ql-block">2018年清明节访遥墙稼轩广场、辛弃疾故居留影</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古代豪放词的代表、南宋豪放词第一人,南宋著名的爱国大词人、文学家、军事战略家,其人在词作上成就最高,为豪放派代表之一,与另一豪放派代表苏轼并称“苏辛”。辛弃疾所作之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无愧为词中之龙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1140~1207)宋代著名词人,济南历城遥墙镇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南侵。辛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后,于建康受宋高宗召见,力主抗金。历任右承务郎、广德军通判、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仓部郎官、江西提点刑狱、京西转运判官、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大理少卿、湖北转运副使、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等职。淳熙八年(1181)冬因受排挤而落职,卜居上饶城北之带湖十年。绍熙三年(1192),朝廷重新起用为提点福建刑狱,历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等职。开禧三年辛弃疾纪念馆(1207)卒。为豪放派词人,著有《稼轩集》,《稼轩奏议》,均佚。今人辑有《稼轩诗文钞存》。词有四卷本《稼轩词》及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两种。</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虽然军事谋略极高,并且具有极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在他任职为国之时,时常会受到他人弹劾,以至于后来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是闲置在家的。他中年之时闲置在上饶带湖稼轩庄园内,这才有了他稼轩的号。</p><p class="ql-block">在闲居的这一段时间内,是辛弃疾词作创作的巅峰时期,这一期间出现了许多优品佳作,大多都在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之感。</p> <p class="ql-block">公元1230年,已经步入年老之列的辛弃疾再次被朝廷起复,先后任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再次遭遇罢官,最终徒留满腔忧愤之情。</p><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的又两年,已经六十八岁的辛弃疾,最终因病去世。据说当时已经身患重病,年老体衰的辛弃疾再次接到了朝廷旨意,任命他为枢密都承旨。然而身体的病弱,使得辛弃疾满腔壮志不能实现,最终只能遗憾上奏请辞。</p><p class="ql-block">辛弃疾去世之后,葬铅山南十五里阳原山中,赠少师,谥号忠敏。小编认为死后的英名绝不是辛弃疾想要的,他想要而渴望的大概是在战场上杀敌报国,哪怕马革裹尸也绝不后悔。然而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闲居在家,最终壮志未酬便已身先死。</p> <p class="ql-block">遥墙位于济南东北郊黄河东岸,小清河畔。面积91.3平方千米。人口9万。相传唐朝后期曹兵进攻到此,大风骤起,遥望形似一堵墙,后称为遥墙。1949年前为遥墙乡,1957年为遥墙公社,1984年置镇。产小麦、稻、玉米、大豆等。有塑料、电炉、石化、造纸、罐头、铸造等厂。境内建有济南遥墙机场。遥墙镇政府所在地(王家庄)建有稼轩广场,四风闸村建有辛弃疾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济南东郊重镇还乡店,应荷花路封闭施工,绕道还乡店前往遥墙辛弃疾故居。</p> <p class="ql-block">途经大孙家村,此地位于小清河与黄河大堤之间的滩地,出产黄河大米、莲藕。</p> <p class="ql-block">济南市历城区遥墙中学位于遥墙镇街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遥墙街头打听辛弃疾故居所在地,当地人却说镇上只有辛弃疾立像和纪念广场,故居並不在遥墙镇街上,而是在四凤闸村,距镇上约十里,此地无公交车直达,路上也未见出租车来往,只得先去参观辛弃疾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遥墙镇(王家庄)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王家庄民宅</p> <p class="ql-block">遥墙镇王家庄街上的日用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王家庄农贸市场</p> <p class="ql-block">遥墙镇街的东端是稼轩广场</p> <p class="ql-block">遥墙镇街上的小吃店,中午品尝当地特色小吃甏肉米饭。午饭后徒步前往四凤闸村,参观辛弃疾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济南东郊遥墙镇段小清河现状,笔者摄于2018年春</p><p class="ql-block">四凤闸村位于小清河畔,1998年辛弃疾纪念馆在这里落成,2008年免费对外开放,并成为济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辛弃疾故居位于</span>遥墙镇东南有个百多户人家的村庄相传辛弃疾出身于此,因该地河上建有四个闸口而称四凤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纪念馆位于遥墙镇四凤闸村南,占地总面积31亩,由纪念馆和辛家坟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有石坊、六角碑亭、辛弃疾塑像、辛弃疾祠、稼轩词书法艺术刻石碑廊等景观以及文物、书画、民俗、图片、“一代词宗”、“义胆忠魂”6个展室。</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纪念馆辛弃疾塑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房舍</p> <p class="ql-block">长廊</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展示了辛弃疾光辉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长大之后为了抗击金兵入侵,于绍兴三十一年参加了中原起义军。初时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奉表南归。后因率领五十多人成功将叛将擒拿回京交由南宋朝廷处置,从而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宋高宗感于其功绩,任命其为右承务郎,任满后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乾道八年知滁州,淳熙元年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迁仓部郎官,出为江西提点刑狱,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后又召为大理少卿,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转运副使。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生活规迹</p> <p class="ql-block">碑廊</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陈列的宋代兵器</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陈列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纪念祠位于大明湖畔,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我先后多次瞻仰了辛弃疾纪念祠。</p> <p class="ql-block">踏雪参观辛弃疾纪念祠</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很喜欢辛弃疾词,辛词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毛主席的诗词也有豪放大气特点,图为济南大明湖畔的辛弃疾纪念馆附近的毛泽东诗词石刻。笔者摄于2015年冬。</p> <p class="ql-block">纪念祠旁的山东省图书馆老馆</p> <p class="ql-block">2018年重游辛弃疾纪念祠</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纪念祠位于大明湖南岸的绿树丛中,大门外的石榴树花开正艳,一片火红。纪念祠是一个四合院,主题建筑蕴涵丰富的文化底蕴。'稼轩悠韵'是大明湖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辛稼轩纪念祠匾牌是陈毅元帅题字</p> <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二进大门的牌匾是启功先生题字。两侧门柱楹联: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园望中西北是长安。是马公愚先生所题。</p> <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前出版的辛弃疾年谱</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的词作不仅是刻在墙上,更是铭记在后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水来源于城内珍珠泉、濯缨泉、芙蓉泉、王府池子等诸泉,有“众泉汇流”之说,水质清冽,天光云影,游鱼可见。大明湖水源充足,排水便利,故有“恒雨不涨,久旱不涸”的长处,经年水位恒定。水深平均两米左右,最深处约四米,沿湖岸边一米左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风景的最好写照。</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荷花</p> <p class="ql-block">荷花是济南市的市花,辛弃疾的家乡遍地可见荷花,我参观时刚过清明,满池青翠,荷叶田田,如到盛夏,长势最旺,花繁叶茂,最宜观赏,是赏荷纳凉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辛弃疾故居、纪念广场、纪念祠后,深感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谓熔铸百家,自由挥洒,他多姿多彩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是世人值得敬仰、需要学习的楷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