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 战地硝烟

印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63年12月,我从浙江省上虞沥海阮家村参军入伍,在南京军区后勤部汽车31团新兵连接受训练,后进司训队学习汽车驾驶十个月,毕业后分配在三营九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65年7月,九连整建制调往云南大屯,加入昆明军区后勤部新建汽车24团,序列为二营四连,即刻参加援越抗美运输任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准备出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早在六十年代前期,美国不断增兵侵略越南北方,并在1964年8月5日派轰炸机轰炸了北部湾的越南船只,制造了北部湾事件,直接实施武装干涉。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南大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应越南胡志明主席请求,我国政府决定援助越南社会主义国家打赢这场反侵略战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越南北方与我国云南.广西接壤,边境地区都是崇山峻岭,原有几条公路都是法国殖民统治时期修建的,路窄坡陡湾又急,路宽不足三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样的路要调运大部队和大量物资装备入境就非常困难。因此,军委决定先派出工程兵部队,帮助越南修建与我国接壤的数条公路和安沛机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从云南出境的工程兵部队,东线是从麻栗坡,中线从河口,西线从金坪这三条公路上出去的。这些部队出去后帮助越南修公路,需要大量的施工机械油料器材和部队给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汽车24团团部驻开远大屯,一营驻金坪、二营驻河口、三营驻麻粟坡,承担这三条补给线上的运输任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云南省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相连,中间仅一条红河相隔,河面宽百余米。河口镇与老街市区规模差不多,两地仅一桥相通,这是一座公路与铁路两用桥,桥面不宽,只可单向交替通行,即火车不经过时可单向放汽车通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桥的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宽一米左右,都靠右走,两国边民从人行道上往返通行。从云南河口补给的大量援越抗美物资,主要由汽车运往越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美机对越南北方实施狂轰烂炸,汽车运输目标小,而且机动灵活,听到飞机来了,可立即选择地形,躲到路边大树下或草丛中,飞机过去了,又可开着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处于亚热带的越南北方,山上有很多原始森林,公路边到处有大树,毛草长得密而高,为车辆隐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二营进驻河口后,每天都要把物资从河口火车站运到越南我施工部队驻地。运给越南地方政府的物资较少,几年我只遇到一次。那批运给越南政府的大米,麻袋上写着“中国大米”四个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货物从火车上搬装上汽车的任务,由河口兵站装卸分队负责。到各后勤仓库装物资的,由仓库负责装卸。河口兵站其主要任务是保障过往部队的吃住和物资供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越南执行运输任务,一般都是组织小车队在夜间行驶,白天睡觉休息。小车队通常是一个班数台车,因为车队小目标小,也灵活机动,大车队目标大,易遭敌机轰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一般不单车行驶,因为部队中有新兵老兵,新兵需要有老兵带。组织小车队行驶,让新兵跑在中间行驶,由经验丰富的老兵或正副班长、干部在前开路或收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跨过红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65年9月中旬,我第一次开车进入越南,连长马全栋带了十多台车,过河口大桥穿老街市区,一个晚上才开了十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刚进入越南时,越南的公路既小又烂,根本不是公路,比便道还差,汽车在路上行驶,只能用二、三档,四档用得很少,五档用不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进入越南的第一天晚上,由于刚下过雨,大部队过后的路面一片泥泞,常有车陷进去,所以,十多台车开了一个晚上才行驶了十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与我国相邻的越北地区山高林茂,人烟稀少,林业资源相当丰富,有原始森林和毛竹林。这里夏天气候炎热,冬天温暖如春,不用穿冬衣,穿点春秋装就可过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里雨季多雨,雨量充沛,给部队带来诸多不便。山沟边草丛中生长着许多蚂蝗,人在那里站会儿,蚂蝗就爬到脚上吸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家乡的蚂蝗长在小河里.水稻田里,不但个体小,而且数量少;这越北地区的蚂蝗,不但长在水里,还爬在沟边路边草丛中,不但个体大,而且数量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进入越南前,连队进行援外教育,要求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要尊重爱护越南人民,一般不要主动接触越南人,越南人来接触我们则要热情大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由于战争原因越南生产力很落后,生活水平低,也很穷。在平坝地区,我们的车开在路上,路的两边多是水田,水田中的水稻长的稀稀拉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地硝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第一次见到美机投弹在1966年初。一班五个人五台车,住在越北保河火车站附近,配合转运站转运物资。一天下午四点多钟,我睡觉起来正在洗脸,突然听到四边响起了炮声,又听到了飞机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抬头一看,只见两架美机,一前一后冲下去,在离地面二、三千米时,从飞机前翼下飞出两枚炸弹后拉起机身飞走了,接着就听到两声巨大的爆炸声。后听说保河车站被炸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二天上午没任务,我到保河车站看了一下,看到车站四周散落的全是泥土和石块,车站房屋的墙壁上有很多子弹穿过的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到山坡上看见两个大弹坑:一个在车站对面铁轨后面的山坡上,由于山坡是黄土坡,土质较松软,弹坑显得特大,直径有百米,深度二三十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另一个弹坑落在车站右侧一座铁路小桥边,由于落弹点是岩石,又紧靠水泥混凝土铁路桥,弹坑显得小一些,约二三十米直径,四五米深度。已把桥梁炸垮,桥上的铁轨炸翻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班在保河车站附近的山沟里住了三个多月,1966年2月回到国内河口连队驻地。不久,一排长方长友当了副政指,一班长赵根堂当了一排长,副班长张怀珠当班长,我当了副班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66年5月7日,我被四连党支部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我的入党介绍人是方长友和三班长顾贤臣。一年后,我任一班长。我第二次遇到敌机轰炸过的场面是1966年12月16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那天上午我带着刘荣德和袁企录,三人开着两台车,在河口车站装了两车猪,让袁企录开车跑在前面,我自己开车带着刘荣德走在后面,经老街上了黄连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到山顶后下坡不远处,就见到数十辆车一辆辆排着,停在新开挖的路基上暴露着目标,这种情况我还从来没见过。我下车一问,才知道因为塌方,一个车队从山下上不来,一个车队从山上下不去,两个车队二十多辆车被堵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上午九点多钟,两架美机经过时发现了目标,转一圈飞回来就实施轰炸,人员被炸死伤二十余人,车被炸毁若干辆。二个车队中的一个是二营六连的车。车开到这里,已到中午,受伤人员已被送走,被堵车辆正在疏通,塌方正在处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一个多小时后,通过此地,把两车猪送到目的地。初到越南时,防空需要都是白天睡觉,夜间行驶。即傍晚起床,检查车辆做准备,吃了晚饭就出发,到第二天天亮后就停车、吃饭、休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后来发现,敌机侦察轰炸有规律,即每天清晨四五点、上午九十点、下午四五点、晚上九点前后来的次数多,可能性大,其他时间来的较少,一般都不来。一天之中,又以下午四点前后为最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掌握了这个规律以后,有时出任务的车辆少,白天也照跑,遇到有情况,就停车隐蔽休息一会儿。执行运输任务的车队,解决吃饭和住宿一般有三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途中有兵站的,就到兵站。那时的兵站主要负责过往人员的吃饭、住宿、过往车辆的加油,一般由数十人组成的小分队,设在山沟里住草房搭帐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途中有部队的,就到部队就餐,餐后交一张援越抗美部队统一印发的就餐证。不具备以上条件就把车停在隐蔽处,自己生火做饭,然后打开自己的背包,在车厢上睡觉休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如果车上拉的是水泥,就把背包摊在水泥袋上睡;如果车上装满东西不能摊背包,就在地上摊着睡或坐、躺在驾驶室休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为了解决在途中临时能吃上饭,每个班都备有二只锅,一只抄菜,一</span>只做饭,每台车的驾驶室座垫下都放着大米、面条、干菜和各种罐头及少量油盐酱醋,车厢下大梁上捆着干柴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做饭时,先用铁锹在地上挖个坑或用石头把锅支起来点着柴火烧,有时柴火湿生不着火时就往上泼点汽油。火柴用完了就用分缸高压线跳火引燃。饮用的是当地小溪或河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援越抗美的前两年,道路情况极其差行路难,虽为汽车驾驶员,却又常担负装卸工作。说驾驶员,是驾汽车行驶在刚开辟的便道上;说装卸工,是因为汽车常在便道上陷进去,这时候只好当装卸工,把车上的东西卸下通过后再装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0px;"> 艰难涉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66年5月的一天,越南北部正处雨季,黄连山雾茫茫一片,排长赵根堂带了张怀珠、周振贤、张水根、邬烈昌、朱宝水、潘文锦和我共七个驾驶员,还有一个修理工、一个炊事员,共十个人,开了七台车,在河口火车站装了28吨水泥,要送到黄连山那边的施工部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车队翻过黄连山,来到山脚下一条河边,因河水较大,涉水过河有困难。排长见天色已晚,便决定在河边停车,休息做饭,第二天再过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次日清晨六点,我便主动下水探了一下路,水深到大腿,可湿短裤,脚下感到路面石块有的地方有点不平,过河时必须把准方向盘,一辆跟着一辆。走对路线,还能过去,若稍有偏差,就过不了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把探河的情况向排长赵根堂汇报后,排长决定过河,并交待一辆辆地过,后车必须跟着前车的路线走。因为我下水探过路,排长叫我先过河,他自己则涉水过河到对岸,站在河边,指挥后车过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起动了发动机,把变速杆推入一档,把准方向,慢慢行进过了河,又开了数十米,估计后面有了停七台车的位置后把车停下,下了驾驶室,看后车过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时,第二台车已过河,第三台车正在过河,第四台车正准备过河。在第四台车过了三分之二时,突然前进不了,后倒也倒不出,反复试了好几次都无结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又下水探路摸石,发现汽车跑偏三五十公分,右边后轮掉入坑里,前后被大石块卡住,所以进不得退不出。排长决定拖车,将已过河的前车倒回一辆,停在河边,拉上钢丝绳,拖不出,再倒过一辆,用力拖,还是拖不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怎么办?只得将车上四吨水泥卸下来放到河边,用二台重车拖一台空车。十个人投入到这台车的卸水泥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将自带的蓬布摊在河边的湿地上,岸上留二人负责堆水泥,河中车上放二人负责把水泥一袋一袋放在其余六个人肩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六个人,每人肩上一次扛一袋水泥,在大腿深的水中来回搬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搬运,水泥卸得差不多了,我用两台重车硬拖一台空车的办法,把陷在河中的车拖到岸边,再把卸在地上的水泥一袋袋装回车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后面的三台车终于平安地过了河,大家洗了把脸,继续开车往前行。在便道上只行了几百米,就遇到一段软路面便道。这段便道,原是一片包谷地,路面没有垫过石块石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晴天汽车可以通行,雨天路面一片泥浆,汽车很难通过。停车后察看了路面,估计有六七十米距离。经过商量,决定都用二档起步换上三档加油猛冲过去的办法通过这一地段。结果前面三台车冲过去了,获得成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由于软路面车轮越压越深,当第四台车冲过去时陷住了,既前进不动,又后倒不出,而且越陷越深,前车又没法拖,于是决定再卸车上水泥,然后用空车开出这段软路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时已到中午十二点,大家连早餐都没吃过,又饿又渴,只好先动手做饭,吃饱了再弄车。架起了锅,烧起了开水,打开了猪肉罐头,煮起了面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吃饱后,大家又把蓬布摊在地上,将车上水泥一袋袋卸在蓬布上,再捡一些石块填在车轮下和轮胎要滚过的位置,把空车开出软路面,再装上水泥。当后面三台车经过时,又有两台车陷进去,我们就采用同样的办法来应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当七台车都通过时天已傍晚,离卸车点还有一公里多,眼见天又要下雨,抓紧时间把车开到施工连队,他们立即卸了水泥,并要留我们吃了晚饭再走,排长赵根堂见天开始下雨,怕下大了河水上涨过不了河,决定不吃晚饭立即返回过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冒雨来到河边,河水已上涨,天又黑了下来,不敢冒险过河,只好把车停在河边,大家坐在驾驶室里,饿着肚子避雨。雨一直下到晚上十一点多。雨停后再架锅烧水煮面条吃。吃了面条,各自将背包打开,铺在车厢上睡觉,此时已是晚上十二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一天十个人,从早上六点前起来到晚上十二点休息,前后干了十八小时,吃了二餐面条,只开了二公里左右的路,装卸了四台车的水泥。这是工作时间长而行驶里程最少的一天,也是最艰难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三天天亮后,发现河水水位很高,水势又急,根本过不了河,就决定车不动,暂住河边休息。谁知这一住就是10多天,出发时带的面条、罐头、脱水菜吃完了,油与酱油用得差不多了,一袋大米和盐剩了一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后来吃饭只有米饭拌点盐。周振贤急起来了,吵着要过河。我天天下水探路,觉得河水太高太急,人也站不住,水下路面铺的石块高低不平,有的已被冲动冲走,这样过河,把握不大危险太大,主张不能过河,只能待河水小了再过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赵根堂开始几天听取我的意见,决定不过河,可周振贤是个老兵,他天天喊可以过河了,吵得赵排长不耐烦起来。大约六月中旬的一天,见河水小了点就松口说过河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一台车下水过河,刚到河中心汽车就侧斜了,我又下水探路面,发现左后轮已掉进坑里,汽车无法开动,前后离岸都很远,钢丝绳拉不到岸边,岸上的汽车没法拖,只好眼睁睁看着它停在河中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时的水位刚超过驾驶室踏板,对车辆没危险。过了一天,又下起雨来,河水越涨越高,水位已碰到车大厢,汽车随时都有被冲翻的危险。大家十分着急,幸好天没再下雨,但还是阴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河水终于慢慢地退了下去,退到人能下水并可站在河中作业时,我们实施从岸上搬石块,填水下路面,把河中车辆拖救出来,再设法将六台车一辆辆开过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七台车全部过河的当天,返回境内河口驻地。完成这次任务,往返行驶仅100多公里,却历时二十五六天,是我参加援越抗美运输中行程最短,时间最长、难度最大的一次任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0px;"> 荣立战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完成这次任务中,从下河探路,提出能否过河的见解,到装卸水泥,抢救陷在河中的车辆,我积极主动冲在前,是排长赵根堂最得力的助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连队总结评比时,由于我在执行任务中的突出表现,赵排长提出给我立三等功,连队报请上级批准:阮志鑫荣立三等功—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援越抗美的后两年,由于越北靠近我国边境的公路逐渐修好了,施工部队往前移动后,运输车辆才有了一段好路可以行驶,既拉长了运输距离,也提高了行驶速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执行运输任务的行车范围,主要在越南西北地区。汽车跑一天的里程从起先几公里、几十公里到后来一百多公里、二三百公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跑过的主要公路有3号公路4号公路7号等公路。这8条公路在老街、河汇、宣光、安沛、义路、莱州六省范围内。越南一个省的地域,只相当我国一个大一点县的地域范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与1950年的“抗美援朝”不同,这次入越部队,主要是工程兵和铁道兵,另一部分是高炮部队,其他则是后勤保障部队,入越部队在越南北方从事军需后勤保障支持,所以称为“援越抗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五年援越抗美的战斗生活,在那战火迷漫的硝烟里,在那泥宁的山间道路上,还是在那在川急的河流中,都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军人的荣誉:保家为国,让祖国和平安宁,让人民幸福祥和!我为能参加援越抗美战斗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 撰文:阮志鑫 印象</p><p class="ql-block"> 图片:阮志鑫 </p><p class="ql-block"> 编辑:英桃</p> 英雄赞歌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g391ib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援越抗美 英雄赞歌</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ph64l1j?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援越抗美 艰险运输线</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7.cn/48uq1q3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5.31”安沛大轰炸见闻录</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