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1年3月10日——开学第二周,缙云实验中学社会法治组紧锣密鼓开展大组教研活动!实验中学陈兰芳老师和郑君俊老师在七3、七4班进行磨课活动暨实验中学社会法治组新学期首次大组教研活动,教研组老师集中前往听课、评课,帮忙指导,发挥集体智慧。</h3> <h3> 《稻作文化的印记》是两位老师上课的共同课题。<br></h3> <h3> 陈老师以我校美术组在缙云县博物馆参展的“遇·稻”稻草艺术展视频导入新课,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h3> <h3> 郑老师则另辟蹊径,以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关注。</h3> <h3> 两位老师都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为中心”理念!</h3> <h3> 陈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h3> <h3>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孩子们眼神里透露出满满的求知欲,目光所及皆是美好!</h3> <h3> 郑老师提纲挈领,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h3> <h3> 眼到手到心到,为认真学习的孩子们点赞!</h3> <h3> 教研组的老师们在认真的聆听记录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亮点与不足!</h3> <h3> 课后,社会法治组在党员活动室开展评课活动。丽水市社会法治学科带头人、实验中学社会法治教研组长李秀英老师主持本次教研活动。</h3> <h3> 李组长首先介绍了今年新加入我们团队的四位老师:方含喜老师、陈朵朵老师、陈思园老师和洪豆老师。四位老师来自五湖四海,为我们社会法治组注入新鲜血液。</h3> <h3> 在简短介绍并欢迎新同事加入我们团队后,马上就开始了今天的评课活动。干工作,我们就是这么雷厉风行!</h3> <h3> 响应德清和缙云山海协作号召,从德清支援我们缙云教育的正高级老师——方含喜老师首先进行评课。方老师是一名专家型老师,他的评课很有深度和广度:从课堂教学出发点到落脚点、内容板块、板书设计、师生互动等角度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对两堂课进行精准点评。<br></h3> <h3> 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总务处张丽舟主任结合七年级教学和学生实际,提出如何更好的进行课本内外资源整合,并举例如何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设计课堂活动,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h3> <h3> 九年级备课组长、家学渊源深厚的吴永东老师从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角度对两堂课提出教学建议,让课堂教学实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h3> <h3> 实验中学高级老师、教研组老组长马双阳老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专业术语如何体现专业性、板书设计如何更有层次性等角度提出宝贵意见。</h3> <h3> “当今世界最好的大米在哪里?”针对这个问题,丽水市社会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分管学校食堂工作的总务主任舒琛杰老师有话说。舒老师以该问题为切入点,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h3> <h3> 课堂实效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这也是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教务主任陈德军老师的情怀与追求。陈老师从教育教学实效性角度对今天两堂课提出希望和要求,并再次重申教研室姚岳飞主任提出的课堂提问对角线原则。</h3> <h3> 两位上课老师虚心聆听认真记录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准备根据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打磨课堂教学!</h3> <h3> 风好正是扬帆时,锐意进取再出发。本学期社会法治组首次大组教研活动的不仅上课老师获益匪浅,其他老师也是收获颇多。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新学期,缙云实验中学社会法治组将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在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学校社会法治教育教学续写华章!<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