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 海棠飘香”

刘东红

留住春天的美丽 <p class="ql-block">  郑州市第十二届海棠文化节3月9日至30日在碧沙岗公园拉开序幕。今年万余株西府海棠、垂丝海棠与北美海棠等相连相映,花海如潮。</p> <p class="ql-block">  春天,是追梦的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春天",每个人又有每个人的"美丽",花开芬芳,各有各的"芳香"。人生如同花开花落,我们虽留不住花的芳香,但在我的相机咔、咔……咔声中,我能留住花开花落美丽的容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郑州碧沙岗公园有60多个品种、万余株海棠竞相开放,人们漫步休闲赏花,人在画中走,花在人中笑,留住春天的景色,留住春天的美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本届海棠文化节以“同赏海棠花·共扬文明风”为主题,增加了文明践行活动,让文明之光与海棠花影交相辉映。柘园与海棠筱苑还展示由公园职工培育创作的海棠盆景、插花、书画等。</span></p> <p class="ql-block">  海棠花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在汉代,海棠花就已经与园林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在唐代有了明显的提高。宋代时期海棠花在唐朝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终于达到鼎盛时期,在当时就被视为“百花之尊”。元朝战火硝烟不断,很多花卉都受到了牵连,但是海棠花仍然保持着长盛不衰。</p> <p class="ql-block">  人们喜爱海棠是它丰厚文化内涵,称赞它是“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甚至有“花中神仙”之说,同时将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史料最早记载海棠花并不是它的观赏性,而是海棠花的食用价值:《诗经·卫风·木瓜》有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中的“木瓜”、“木桃”、“木李”全都是属于海棠类的植物,它们在古时候常常被作为送给亲朋好友的礼品。</p> <p class="ql-block">  汉代时期,海棠就已经进入皇宫内苑中,《西京杂记》中记载了海棠进入皇宫林苑的事情。原来汉武帝修建了一个林苑,于是群臣敬献珍贵的花卉给汉武帝,在群臣敬献的众多名贵的花卉中有四株海棠。</p> <p class="ql-block">  司马相如曾经写过《上林赋》,其中有“椁、柰、厚朴”等相关的记载,根据后世的仔细考证,发现“柰”就是指中国绵苹果及小果类苹果属植物,也就是海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杨太真外传》中记载唐明皇李隆基曾将海棠比作杨贵妃,“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正与唐明皇和杨贵妃有关。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样“海棠春色”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从此海棠也有了美女佳人的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唐德宗贞元年间贾耽担任宰相,编著了一本《百花谱》,书中赞美海棠为“花中神仙”,这本书是最早使用海棠这一称谓的作品。书中还提及四川“海棠无香,惟蜀中嘉州者有香,其木合抱”,“独靖南者有香,故昌州号海棠香国”。此后海棠作为观赏植物的地位与声望日益突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进入近现代以后,作为传统花木的海棠得到了广泛种植。在全国各地各地常把海棠种植于湖畔、溪边、近水旁。“落英缤纷,夹岸数百步”确实诗情画意,心旷神怡。春城昆明圆通公园植有千株西府海棠和百株垂丝海棠,被人们称赞有“花潮”的美誉。枝条茂密重叠、花儿竞相开放,花团似锦,莺歌蝶舞,绚丽夺目,似云霞万朵。</span></p> <p class="ql-block">  每当看到孩子们在学习绘画我都感到亲切,因为父亲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一生从事美术教育。他心中、口中和一生实践中,永远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学校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这种“唯愿落红化春泥”的品格,为父亲赢得了桃李满天下的欣慰。父亲他古今中外地遍搜苦学,最让我们钦佩的是他永不知足的创作激情。他以大自然为师,以满架屋的书刊画册为师;以电视为师,以前人为师。也以身边的不少青年画家为师。他爬山涉水,不停的画呀画,忘情于山水之间,以与年龄不相称的青春活力和创作热情,挥洒出一幅幅生机勃发的山水画新作,把自己的创作引上人生的高峰。离休后还在老年大学教二年多山水画,父亲这种生命不止、学习不止、创作不止的榜样力量,就是留给我们兄弟姐妹最宝贵的遗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70岁举办了个人山水画画展,90岁出版了山水画画册,父亲对艺术的追求和痴迷深深影响了我。父亲93岁走了,母亲离不开父亲,半年后90岁的母亲找父亲去了,父亲带着母亲到很远很远的“天边”写生画画,我已找不到他(她)们了。每当看到画画的学生,都会让我想到他(她)们,心里感到一种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  拍摄画海棠的学生们中遇到我们小区带孩子来学画画的家长,她告诉我:旁边指导学生画画的就是“金苹果文化艺术中心”的创办人刘红,她教学水平很高,还是郑州市人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区家长把我介绍给刘红老师,她说:刘老师退休前是电视新闻记者,还给我们讲过摄影课。刘老师告诉我说:她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系,1989年创建“郑州金苹果文化艺术中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 学校开设有:智绘启蒙班,少儿美术班,国画班,书法班,陶艺班,剪纸班,漫画班,素描班、高考班…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0年来“金苹果文化艺术中心”多次获艺术教学奖,学生作品在国内外绘画比赛中也多次获奖,有的作品被美术馆收藏。还有的学生分别考入都灵美术学院,罗马美术学院,列宾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我们学校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减免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学员学费;为贫困山区中小学捐助图书;为灾区捐款捐物,把爱心从课堂传递到社会。</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在拍海棠的旁边有3位女士也在拍海棠,她们边拍边聊,周口的方言让我感到亲切。她们想照一张合影,请我帮忙。正巧路过的“心连心艺术团郑州老兵新疆舞团”的张老师说:你们可真有眼光,找对人了。我问她们:你们老家是不是在周口?她们说:在周口鹿邑,你怎么知道?我说:1968年知青下乡,我和姐姐、大妹还有表姐我们一起下乡到周口淮阳临蔡林场3年。难忘的青春岁月,淮阳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也算是半个老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她们说:我们仨是高中同班同学,在学校就是非常好的朋友。高中毕业之后还经常联系。</span>小吴告诉我说:她考上了河南科技大学焊接工艺及装备专业,毕业后做了一段工艺员后转到质量管理岗位,后来又考了国家注册审核员。小李是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之后当了公务员,小朱学的是教育专业,毕业后当了语文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郑州发展很快,是年轻人来了不想走的城市。我们仨的孩子他(她)们也是好朋友。有空了我们就一起聚聚。年轻人总想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但是啊,飞了多高,走了多远&nbsp;,乡音乡情家乡的味道还是魂牵梦绕。</span></p> <p class="ql-block">  碧沙岗公园东南角有一支合唱团,他(她)们来自各行各业,大部分是“知青”,其中有些老人“文革”期间参加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退休后有的老人还在发挥着“余热”,由于对音乐🎶的喜爱,在这里学习新歌,练习演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国棉三厂退休职工徐老师是这支合唱团的发起人之一,他一直担任电子琴伴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面这2张照片是5年前我在碧沙岗公园拍摄徐老师的照片,平时隔三差五来碧沙岗公园晨练散步因与合唱团排练时间不同,见不到合唱团排练。“郑州第十二届海棠节”开幕后的几天中因为拍海棠,我们又见面了。我惊奇的发现徐老师穿的还是那件卡其色夹克,老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满面红光,今年86岁,依然显得精神。</span>上世纪50年代,郑州市棉纺路上棉纺厂陆续拔地而起。除了通过当地居委会招工,郑州的各大棉纺厂还接受了外地支援建设的青年男女职工,许多来自上海、无锡、武汉、青岛……等地的纺织技术骨干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郑州。他(她)们当中还有些是服从组织安排,全家迁到了郑州。他(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徐老师就是支援内地建设来到郑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徐老师是1953年从上海到郑州国棉三厂的第一批职工,他爱人是1956年从无锡来到郑州国棉三厂。他们告别亲人,告别繁华都市来到河南建设“第二故乡”。徐老师说:当时他在上海华东纺织学院学习,由于家里比较困难,上学两年多还没毕业,在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内地建设中义无反顾退学来到了郑州。他在郑州国棉三厂从事供应和销售工作,退休的时候是单位副总经济师。</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年轻时喜爱广泛,繁忙的工作之余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学了二胡、三弦、杨琴、琵笆。单位工会对他很重视,让他负责管理乐器。也许是机遇,也许是巧遇,56年河南豫剧团代表河南到北京参加文艺汇演,他随团参加了演出伴奏,老人说起这件事很自豪和兴奋。</p> <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徐老师检查身体发现了肿瘤,治疗了3年疗效不大,开朗活泼的他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当中,用琴声和歌声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和病魔抗争。合唱队2000年当时只有3人,后来发展到最多时100多人。他(她)们每星期二、四教歌,一、三、五唱歌,徐老师71岁又学习了手风琴。合唱队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21年,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琴声和歌声让老人们焕发了青春。</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他(她)们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在铁路系统上班,女儿在无锡工作,也许是思乡,妻子把女儿留在了家乡。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为了郑州的建设和发展有许多像徐老师和妻子一样的年轻人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和亲人,在郑州"开花结果"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郑州,郑州成了他(她)们的第二故乡。历史不会忘记他(她)们,人们不会忘记他(她)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远观潮起潮落,近闻花谢花开,轻叹月圆月缺,笑看人往人来。我喜欢拍花,是因为花千姿百态,花开花落如同人生,边走边拍,记录生活,记录百姓故事,换来一天好心情。</span></p> <p class="ql-block">  “绿满商都 花卉郑州”,郑州碧沙岗公园绿化装点的这么美丽,要感谢园林职工辛勤的工作和汗水。是他(她)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娱乐、交流、美的欣赏和享受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