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无疆的美篇

行走无疆

<h3>深圳南头古城一隅</h3> <h3>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三国无甘露元年(265年),设置司盐都抚慰,并筑城池,即司盐都尉官署“司盐都尉垒,这是南山地域有城池之始,也是深圳城市的开端。<br><br>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设置东官郡,辖保安等六个县,县域包括今天的香港、深圳市、东莞市、番禺南部、中山市、珠海市及澳门等地区,东关郡治,宝安县治皆设于今南头。南北朝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东关郡改名为东菀郡,唐至德三年(757年),改保安为东莞县,属广州总管府,明洪武27年(1394年),筑东莞守御于户所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分东莞县,设新安县,县治设于金南头古城。民国三年(1914年〉新安县更名为宝安县。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一月,宝安县治由南头古城迁往深圳镇。<br><br>自三国无甘露元年筑城,至晋咸和六年设县,历宝安县、东莞县、新安县、宝安县到宝安县治迁出,南头古镇见证了1700多年的郡县变迁史,长期管辖香港、澳门、珠海、中山、东莞等地,是曾经的岭南重镇,亦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和政治、军事、经济中心。</h3> <h3>一九八零年建立深圳特区后,深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四十年时间,从一个边陲小镇,建成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br><br>深圳在快速发展中,对旧城改造也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对仅有的南头古城历史街区,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利用。将破旧的房屋外观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造;将邻街的房屋一楼全部改为商铺,保留和丰富了原有的建筑元素,引入创意类文化产品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店;将原有街道通过旧石条铺装,改成步行街。古城规模不大,改造的很协调自然,新的不张扬,旧的不作作。虽然是周一博物馆休息日,但来古城观光、购物、品偿特色小吃的人并不少。<br><br>身临其境,虽没有古都的雄浑壮观,也没有江南古镇的精制典雅,但能感受到这里的历史文化和乡愁;能感受到当地政府从实际岀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创新精神和良苦用心。让古城换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用手机记录下古城一些古建筑及文化元素,作为曾行走过的资料与见证。<br><br><br><br></h3> <h3>南头古城南城门</h3> <h3>保留的县衙门楼</h3> <h3>古城内南北向步行街</h3> <h3>剪纸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为客人剪肖像</h3> <h3>古城东城门</h3> <h3>二三十年代德国进口的活字印刷机</h3> <h3>新中国成立后的信筒</h3> <h3>七八十年代邮递员的装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