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怀着责任感和对工作的热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交出了一份份靓丽的成绩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巾帼不让须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为她们点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而是赢在转折点</b></p> <h3> 为纪念第11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充分展示新时代女性的卓越风采,3月8日,蔡家坡镇举行巾帼先进典型事迹交流报告会,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引导全镇广大妇女向巾帼先进典型学习,弘扬蔡家坡的正能量,引领全镇妇女在做强汽车产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为党的100周年生日献上一份厚礼!</h3> <h3> 巾帼建新功的5位先进典型作事迹交流发言。有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五丈原村第一书记李瑞宁;有巾帼建功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北方机械公司副书记、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赵晓俊;有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的韦录焕家庭代表董亚利、有被评为“三秦最美家庭”陕西省孝亲近老道德模范现水玲;有被评为宝鸡市“乡土工匠”“养猪能手”的鑫宝康养殖合作社的社长陈双艳做事迹交流发言。</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五丈原村第一书记李瑞宁作先进事迹交流发言</b></p><p class="ql-block"><br></p> <h3> 岐山县住建局下派到五丈原村的第一书记李瑞宁,为我们展示了全国巾帼扶贫的女性风采,在一路艰辛的奔波中,熬过无数挑灯奋战的夜晚,泪写愧疚把家庭的重任托付给了丈夫,把一片赤诚,镌刻在沉重的承诺上。走遍了18个村民小组的角角落落,帮他们打扫卫生;看到贫困户建羊舍,自己就挽起袖子搬砖、和泥,参与到建设当中来;走到街道上,看到贫困户搬东西,自己就上前搭把手。打井修路,建设文化广场,她组织妇女种植蔬菜秋葵增收,发动村民连片新栽花椒3500余亩,培育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5个,争取资金为村集体办起了纯净水生产工厂,使妇女在家门口干活也能增加收入。如今,五丈原村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人均年收入上了1万多元。她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2月25日她在北京参加了全国脱贫总结表彰大会。</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巾帼建功标兵非公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岐山县北方机械公司副书记、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赵晓俊作事迹交流发言</b></p><p class="ql-block"><br></p> <h3> 赵晓俊,现任岐山北方机械公司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15年前她从一名超市理货员来到公司,她敬业爱岗,不畏惧困难,不害怕吃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15年如一日,时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增强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带领公司办公室出色地完成承上启下、参谋助手和服务促进的管理职能,起到了北方机械公司行政管理枢纽的作用。为增强公司对外竞争的“含金量”作出了贡献。她及时捕捉信息亮点,勤于笔耕,在国企网等重要平台以及公司内部网络上,发表了公司创新发展、党建的各类动态信息百余篇,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对外形象。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增加公司订单,提高公司效益。年产值过亿元。体现了一个新时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职业女性。她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党务工作者。</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身边有榜样 学习有力量</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全国最美家庭岐星村的韦录焕家庭代表董亚利作事迹交流发言</b></p><p class="ql-block"><br></p> <h3> 在岐星十组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大院,面积比周围其他家要宽上一倍;这又是特殊的一家人,分散在两个户口本上,却从一个大门出入,两家修建一模一样的“连体房屋”,院子里没有院墙,楼梯是共享的,甚至连客厅和二楼大厅也有门互通。这就是韦录焕和韦录明兄弟俩的家。韦氏兄弟的父亲退休前是一名教师,喜好读书,爱好传统文化,于2004年去世。母亲虽是文盲,却深受曾经飘荡在岐山乡间的周风秦韵影响,一生与人为善,至今依然能背诵很多包含古人智慧的民间俗语歌谣。今年已93岁高龄的老母亲,现在是这个四世同堂、9口之家的“老祖宗”。这一大家其乐融融,不仅让老太太笑口常开,兄友弟恭的日常生活也羡煞旁人:董亚利说过,嫂子不在家,弟媳会给哥哥把饭做好;弟弟家没人,哥哥家会把两边全部打扫干净;就连两家农田也是连在一起种,谁家地多地少不在乎,谁买的种子、谁施的肥也不必在意,反正每到丰收季都是对半分粮……“一家人在一起,不要计较太多,既然没有院墙,更不能有心墙,家和才能万事兴嘛!”韦录焕这样说。2020年9月韦录焕家庭先后被评为“三秦最美家庭标兵”、“全国最美家庭”。</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陕西省孝亲敬爱老道德模范、三秦最美家庭四原村的现水玲作事迹交流发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原村的一个95后姑娘靠她柔弱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庭,她和三位老人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在她满月的时候奶奶抱养了她,养恩大如天,如今她默默的回报着他们,照顾着他们的衣食住行。使他们衣着干净,按时吃饭,病前照顾端水端药,她说“他们养育了我,我再苦再累也要管好他们”。奶奶在她十四岁的时候查出喉癌,从此一病不起,她每天给奶奶接屎端尿,擦洗身子,一干就是6年。2016夏天奶奶走了,奶奶临走前嘱咐她要照顾好三个残疾爸爸,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奶奶的话她铭记于心,到了结婚年龄,她不离不弃,招了上门女婿,依然照顾着他们的衣食住行。得到乡亲的一致好评。她还种植了5亩多花椒,她会鼓足生活的勇气,不会把家庭的负担甩给社会。 </p><p class="ql-block"> 水玲说:20多年的生活经历让我深深懂得:爱是付出,爱是给予,只有通过给予爱,传播爱,才会提升自己的信念、照亮自己的人生、坚强自己的内心。可能有人会觉得“最美家庭”应该是“最完美”的家庭,但在我来,“最美家庭”的“美”,不是完美,而是残缺中的那份真情,那份感动,那份相携,是患难与共的亲情,是相互扶持的爱情,是大爱无疆的人间情。”2019年12月现水玲家庭被评为陕西省“三秦最美家庭”、2020年5月她被评为陕西省“孝亲敬老”道德模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宝鸡市“乡土工匠”鑫宝康养殖合作社的社长陈双艳做事迹交流发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陈双艳,27岁,本科,团员,家住蔡家坡镇安乐村安南组。于2017年4月,总投资500余万元,占地面积30余亩(租用胡新村三组地),在安乐村成立了京宝康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15000余头,年产值4000余万元。使用农村劳动力15人,其中贫困和残疾人员5人。 </p><p class="ql-block"> 陈双艳2012年考入西安翻译学院后,去北京武警总队服役2年;大学毕业后在广州打工,经过几年的艰辛历练打拼,增长了见识,积累了一定经验。2017年她回乡创业,成立了京宝康鑫养殖专业合作社,3年来陈双艳靠拼打摸爬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培训指导,初步掌握了最科学、最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是当地规模最大、年出栏生猪最多、知名度最高、最有影响力的一家养猪专业合作社。陈双艳是当地养猪行业的“能工巧匠”,为乡村振兴铺垫了道路。2019年9月被评为宝鸡市“乡土工匠”。2020年被宝鸡市评为“养猪能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