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仓节”民俗,祈愿五谷丰登粮满仓——自治区级非遗名录项目

大青山人-影像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讨思浩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填仓节”(省级)非遗名录影像</p> <p class="ql-block">填仓节,民间有“小填仓”、“老填仓”之俗,“小填仓”正月二十”,“老填仓”是正月“二十五“。</p><p class="ql-block">土默川农区旧时过小老填仓日,“小填仓”主要是象征性“制作”“窑”,也就是“粮仓”,“老填仓”主要是制作“窑”盖,老、小填仓之间的日子,属填仓节,祈愿五谷丰登、填(也有添、天的称呼)满粮仓,一个圆满的“粮仓”,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愿。也有老、小填仓一起过的习俗,就是集中在“老填(添、天)仓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的讨思浩村,过的就是“老填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填仓”民俗活动三天。二十四,村里各活动点布置完毕,各文体队如秧歌队场出场,村中转各点,唱大戏也开场了,锣鼓喧天,……拉开了“填仓节”的序幕,也为第二天的“主题活动”预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五,“老填仓”,主题日。各项活动集中开展。旧时,村民家户户天亮前筹备、举行“填仓节”仪式。</p><p class="ql-block">二十六,即“填仓节”第三天,唱戏、扭秧歌……。</p>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讨思浩村,一个古老的村落,传承着一个古老的民俗,农历正月二十五——“填仓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在土默川是独特的古老的传统的民俗,明朝形成的讨思浩村,古老的村落,淳朴的民风,憨厚的村民,历经艰难,传承着这项古老的民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讨思浩村农历正月二十五的“填仓节”先被列入呼和浩特市市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又被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予以保护、抢救、传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片带你观赏这一古老的民俗,体验和观赏土默川讨思浩村这一独特的延续了好几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而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p> <p class="ql-block"> 摄影:张喜爱</p><p class="ql-block">①“填仓节”、“天仓节”、“添仓节”,相传源于史上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传,古代北方连续大旱三年,棵粒不收,民不聊生,百姓饥寒交迫,皇朝不顾百姓死活,仍横征暴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至年关,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度日如年,衣不保暖,食不裹腹,呼天喊地,哀嚎声声,凄凉至极,有的远走逃荒活命,有的饿死在家中或荒野,有的被狼狗钓吃,凄惨景象瞩目惊天,饿死冻死者不計其数!(转下页)</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方针:</p><p class="ql-block"><b> 保护为主,抢救笫一,</b></p><p class="ql-block"><b> 合理利用,传承发展。</b></p> <p class="ql-block">接上页:</p><p class="ql-block">②管粮仓的“仓官”,目睹当地百姓凄凉悲哀的残景,忍无可忍,义愤填鹰,在此危急关头,不顾皇命,毅然作出一个惊天义举,开仓放粮!拯救百姓!并于农历正月二十打开全部粮仓门,放粮于百姓,挽救挣扎于死亡线上的一方百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仓官”石破天惊的冒险义举,为一方百姓带来生的希望,也深知冒天下之大不违必死无凝的杀头后果,于是,在开仓放粮几天后的正月二十五,毅然决然地放火烧毁空粮仓,并投身大火中,于空粮仓共焚殉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仓官”大义凛然的悲壮,或许是感动了天地,青山肃穆,河水哭泣,天空细雨蒙蒙……仿佛是为“仓官”的壮举致意,为“仓官”的大义悲壮致哀……</p><p class="ql-block">(转下页)</p> <p class="ql-block">接上页:</p><p class="ql-block">③百姓怀念“仓官”,感恩“仓官”!就在“仓官”开仓放粮的曰子和与粮仓殉难的曰子举行纪念活动。并将开仓放粮曰(正月二十)称作“小填仓”,将“仓官”与粮仓殉难共焚的日子(正月二十五)俗称“老填仓”,一直世代相传,形成传统的民俗节日,传承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古老的传统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入选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自治区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法予以保护、抢救、传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一个感天动地凄美悲壮的故事,产生了一个几百年不衰的民俗——填仓节。</p> <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向保护传承填仓节民俗的人们致敬!</b></p> <p class="ql-block">“三官庙”——感恩大自然之地。</p><p class="ql-block">每逢春节、元宵节,纯朴的村民总要设置“三官庙”,也称“三官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官庙”过去村里有固定的建筑,庙里供奉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为的是感恩天空,赐予阳光,赐予新鲜的空气,感恩这片土地,生长出五谷杂粮,感恩雨水,滋润人们,滋养这片土地,生命之水。憨厚纯朴的村民,敬畏天、地、水,感恩天、地、水这大自然赐予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将天空、大地和水拟人化,当作官,建庙供奉“天官、地官与水官”,就形成了“三官庙”或“三官社”,逢年过节都要祭拜,实际就是农民敬畏自然,感恩自然,表达对大自然憨厚、朴素的情感之地。</p><p class="ql-block">文革初期,村里的“三官庙”等庙宇被拆毁。之后,逢年过节,村民总要临时设置个“三观社”,上香,奉供品,敬拜,就象祭奠祖宗一样,祭祀天、地、水,在外的游子,届时回了故乡,也总要到“三官社”敬拜,表达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感恩她们赐予村民生存必须的自然环境。有的还奉上一点现金,对筹办节日活动表达关心之意,资助之心,这种传统朴素的风俗习惯,代代相传,已延续了好几百年了,传承了好几百年了。</p><p class="ql-block">所以说,“三官庙”,或“三官社”,是朴实的村民们对大自然无偿赐予的感恩之地,是乡民们对大自然敬畏、崇拜之地。有人误认为“三官庙”是迷信,实属可笑哈。</p> <p class="ql-block">旧时,过小填仓,老填仓的乡村,,民间大都有文体活动,有添粮、添衣、添财、添寿的习俗说道。</p><p class="ql-block">塞外,则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以院落为活动场所,举行代代传承的祭祀仪式。</p> <p class="ql-block"><b>致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保护、传承非遗民俗的人们!</b></p> <p class="ql-block">  讨思浩村太极拳健身队表演</p> <p class="ql-block">讨思浩村太极拳健身队</p><p class="ql-block"> 表演太极拳健身操</p> <p class="ql-block">土默川乡村第一支太极拳健身健美队</p> <p class="ql-block">上图右一,刘明忠,讨思浩村“填仓节”非遗民俗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策划:大青山人 刘明忠 张建成</p><p class="ql-block">摄影:大青山人 ,</p><p class="ql-block">摄像:众村民 志愿者</p><p class="ql-block">监制:刘明忠</p><p class="ql-block">制作:新城文苑</p><p class="ql-block">出品:默川人</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农历正月二十六'八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