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h1>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多瑙河下游,东欧平原南部边缘地区,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东、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隔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毗邻,南部濒临黑海。首都是基希讷乌。</h1><br><h1> 1359年 摩尔多瓦公国成立,定都雅西。14世纪 奥斯曼帝国入侵摩尔多瓦。1487年 摩尔多瓦沦为土耳其附庸。16-18世纪 摩尔多瓦爆发反对异族侵略的解放斗争。18世纪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1918年1月 摩尔多瓦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1920年 摩尔多瓦爆发国内战争。1924年10月12日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成立。1940年8月2日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1990年5月23日 摩尔达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摩尔多瓦共和国。1991年8月27日 摩尔多瓦共和国宣布独立。1991年12月21日摩尔多瓦签署了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阿拉木图宣言》。</h1> 1993版 <h1>摩尔多瓦目前的流通货币,其辅币单位是巴尼,1列伊=100巴尼。 1992年以前使用前苏联发行的硬币,独立后发行货币,流通硬币的面值有1、5、10、25、50巴尼,1、5列伊。1997年50巴尼的材质改为黄铜。</h1> 2018版 <h1>自2018年2月28日起,摩尔多瓦国家银行开始发行面值为1,2,5和10列伊的新系列金属硬币,这些硬币将与现有面值相同的钞票并行流通(其中的2列伊硬币是为了方便使用而新增加的货币面值)。<br><br>此前摩尔多瓦流通中的硬币只有1、5、10、25、50巴尼5种辅币,本币列伊以上面值的流通货币均为纸币(虽然1992年和1993年分别发行过1列伊与5列伊两种面值的硬币,但都只发行了一年,流通中根本不见踪影)。发行新面值硬币这一举措表明了摩尔多瓦在小额货币硬币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大大的一步。<br><br>本套硬币使用的主要防伪技术为隐形文字与缩微文字,每枚硬币的背面(面值面)的正上方位置为隐形文字防伪,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可以看见R与M这两个字母交替出现,这两个字母正是摩尔多瓦共和国的国名缩写。缩微文字均设置在了面值数字上,文字内容为“NBM”,这是摩尔多瓦国家银行的缩写。<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可拼出大牛头的日月神牛币👇🏻</b></h1>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