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党史人物(35人)简介(之一)

彭佑明

<p class="ql-block">南县党史人物(35人)简介(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欧阳笛渔</p><p class="ql-block">欧阳笛渔,又名德舆、惕予,1894年2月生,益阳兰溪金家堤人。幼随父课读,后考入南县高等小学堂,毕业后在家教书。1919年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1921年1月出席共产国际远东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列宁接见,回国后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回益阳金家堤组建湖南最早的党支部并任支书。1924年冬以中共湘区委特派员身份到南县华容秘密发展党团组织。翌年在中湖子口组建中共南华小组。7月南县第一个党支部一一特别支部成立,他任组织、工人委员。以后一直在南县坚持革命活动。1927年7月被迫离开南县。1931年春途经湖北崇阳时不幸被敌惨杀,时年3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詹乐贫</p><p class="ql-block">詹乐贫,原名道依,化名恧憺、马复生,1902年2月生于汉寿毛家滩。后考入长沙明德中学,成为学生运动骨干。他潜心阅读马列著作,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结识李大钊等。1924年1月入党,参加党的工作。1926年5月回汉寿参加党小组领导工作,先后介绍帅孟奇、毛觉民等入党,并任汉寿县委书记。1928年他转移到南华安特委工作。翌年1月在南县沈家沟开展活动途中被捕,牺牲时年仅2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刚</p><p class="ql-block">陈刚,字俊秋,号长龄,化名刘长生,1906年10月生于汉寿小汎洲一户贫农家。幼时爱文习武,善操“左指武棍”。后考入常德省立第二师范附属高等学校。1923年8月考入长沙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成为学校骨干,翌年入党。1927年任汉寿县委委员。11月他到南华安特委任军政部长,与同学毛觉民在南县建立一批地下党支部,发展党员30余人。后任特委游击队队长和司令员。开展了烧荷花嘴、打明山头、袭中鱼口团防局的一系列活动,并在南县、沅江、汉寿、安乡、常德等地实行革命武装割据。翌年9月30日,他与黄克佐在赴洪湖骨干会议途中时一同被捕,在敌审问中拒识黄克佐,使其脱险,并保住地下党十多个组织。后惨遭敌杀害于汉寿茶叶山,时年22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铁忠</p><p class="ql-block">周铁忠,女,原名周跃华,化名李芳、王幽兰、周王氏。1901年11月生于厂窖镇周家洲。1924年赴长沙,后考入省立第一女师,翌年2月入党。“五卅”运动中,冲在队伍前面,任湖南援青沪雪耻会筹委会委员,受校长徐特立保护免遭赵恒惕逮捕和学校开除。1926年参加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翌年4月任北伐军总政治部野战医院指导员。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前线救护队长。1929年12月被捕。曾任山东省委妇女部长、组织部长等。1949年她参加南县农会等一系列活动。1952年中组部安排她20年代做过工的天津华北纺织工业局做人事工作。1980任天津第六届政协特邀委员,1982年离休。1990年7月逝世,终年89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藩</p><p class="ql-block">郭藩,原名范,1903年生于临澧岩头嘴,后随家迁居南县麻河口。1922年秋,考入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春入党,系南县驻省学友会骨干。1926年11月,又东垸大土豪、省议员夏炎潜逃长沙,他获悉后率南县驻省学友会将其拿获并押送省府要求严惩。经过催促,翌年3月1日夏炎被省府枪毙。1928年冬,他潜至湘西参加贺龙领导的红四军。1930年10月,他随红二军团南征,攻克南县县城,当选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团成员。后转入洪湖根据地。1932年秋,洪湖苏区被夏曦丢失,郭随部队突围至湘鄂边区,后参加长征至陕北,1943年在抗日战场上牺牲。时年40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习孔</p><p class="ql-block">曾习孔,别名白冰、咏浴、也鲁。1902年8月生于南洲直隶厅九都一商人家。1925年8月由周铁忠等介绍入党。任中共南县执委等。“马日事变”后他辗转九江、南京、济南等地。1932年2月,前往新加坡、印尼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校长。1937年9月归国返故里,与段乃文于翌年春创办南县私立湖西临时中学,任总务主任、教员。与李服波、曾惇等接触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后在县立简易师范等任教。1949年7月,暗中保护中共南华区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并促使县长黄涤与地下党和平谈判。解放后任县政府教育科长等。1956年任副县长,至1966年退休。1979年任县志编委会副主任,搜集县志资料。1981年4月逝世,终年79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湘云</p><p class="ql-block">沈湘云,女,又名香芸,1909年正月生于华阁镇联华村。幼读私塾,后因贫辍学。1925年春,考入南县女子职业学校,暑假投入“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组织的爱国反帝活动。不久入团。翌年8月结婚,后支持丈夫李醉仙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她在县女校建立南县第一个团支部,任书记。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组织“驱杨”活动,迫使反对女校学生革命行动的校长杨蕴晖辞职。1927年,任南县女界联合会会长,大力开展妇女运动。“马日事变”后出走湖北石首。次年回家被捕。1929年6月出狱后,去杭州寻丈夫李醉仙开展地下工作,不料丈夫已牺牲,于是被当地党组织留杭工作。1930年7月,因父病危回乡探望,期间联系南县地方党组织参加活动。不料事泄,8月13日被当地铲共义勇队拘捕。翌日英勇就义于中湖子口大堤,时年仅21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段德昌</p><p class="ql-block">段德昌,字裕后,号魂,1904年8月生于九都九屋厂。1923年在五德书屋读书,后考入长沙雅各中学读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翌年与留法归国共产党员何长工在明山头创办新华学校。1925年9月入党。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燕塘入伍生团学习,“中山舰事件”后被开除出军校,旋入毛泽东等主办的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结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在武昌战役中结识所在师一团一营营长彭德怀。1927年7月赴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往鄂中一带领导武装斗争。冬,任公安县委书记,鄂西特委委员,初创洪湖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1928年春介绍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起,与周逸群、贺龙一道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根据地,戎马湖山,呕心沥血,屡建奇功,被誉为“火龙将军”。1929年春,17天打了21仗,任鄂西游击总队参谋长、代总队长等。1930年2月任红六军副军长、军长等。1931年任新六军军长,后缩编为红九师,任师长。成为根据地主要军事指挥员。1932年,被湘鄂西军民称颂为“常胜将军”。1933年5月1日被夏曦诬以“改组派”杀害于巴东金果坪江家村,时年29岁。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为其平反昭雪。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其亲属签发中央字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1953年、1983年,湖北鹤峰县和家乡南县为其修建烈士墓和纪念碑。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他为中国革命军事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喻文彬</p><p class="ql-block">喻文彬,又名喻文兵,1902年12月生于南县县城。1924年毕业于长沙妙高峰中学。1925年在南县城区任教。7月同段德昌等组建“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任宣传股主任。不久入党。1927年被县“清乡”委员会拘捕,不久保释。1929年偕妻何玉麟赴洪湖参加段德昌的鄂西游击总队,后任红六军参谋长。1930年6月、10月,两次随红军攻克南县城。参与指挥龙王集、新沟嘴等战役。1932年秋,被夏曦诬为改组派枪杀于瞿家湾,时年30岁。其妻何玉麟(瞿家湾列宁小学校长)亦遭冤杀,幼女喻可生在洪湖失陷时惨死在敌人马蹄之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克佐</p><p class="ql-block">黄克佐,又名象乾,1898年3月生于南县西乡(今麻河口)东耳垸。1925年春在北河口小学教书,同年秋赴黃埔军校第4期,旋入共产党。翌年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连、营党代表。1927年返故里,建立游港、北河口党支部。1928年春,领导荷花嘴、安乡三岔河等地武装斗争。同年七月,在南县任中共湘西特委委员,负责汉寿地下党工作。9月30日,与陈刚赴洪湖途中被捕,旋囚于汉寿县狱。因陈刚拒识,敌人无据,他后经保释出狱。1929年春,他携妻小去湘西寻找红军,妻病故,遂将两儿寄养亲戚家,又奔桑植,参加贺龙部队。1930年,任红二军11团团长。1932年秋,在湖北潜江县渔阳镇遇敌阵亡,时年34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钟耀彩</p><p class="ql-block">钟耀彩,1905年6月生于茅草街永福村。自幼受到良好家庭教育。1921年,参加当地农民反对堤工局借修堤滥派捐款的斗争,显示才智与胆识。同年考入长沙育才中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26年春入黄埔军校学习,不久入党。同时7月参加北伐战争。年底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7月入贺龙第廿军二师六团任见习官,并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在战斗英勇杀敌,因弹尽人乏,牺牲时年仅22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靖宇</p><p class="ql-block">陈靖宇,字宗杰,号厚恩,长沙县人,生年不详。长沙师范毕业后于1924年来南县教书,翌年创办荷花嘴贫民学校。1926年入党。1927年任南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马日事变”后,南县反动当局疯狂屠杀农协干部,他隐居宝塔湖畔舅舅家中,8月16日被敌侦悉逮捕,9月2日在县城西郊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觉民</p><p class="ql-block">毛觉民,化名郭春庭、刘长寿。1908年12月生于汉寿毛家滩永安村农家。父曾参加辛亥革命,并受影响。1920年考入常德省立二师附属高小。1923年秋,考入长沙复初中学,坚持研读马列著作,注重现实斗争。1925年暑假回乡,替父代课,宣传马列主义。翌年6月入党。1927年当选为汉寿县委委员、组织部长。7月,被派往南县,参加南华安特委组建工作,担任组织部长,并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年底,与杜修经、刘国富组织指挥南县年关暴动。失败后,在东堤尾开设小店,重建特委秘密机关。1928年5月被捕,6月2日被敌杀害于九都山,时年不满20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惠林</p><p class="ql-block">吴惠林,字光耀,号敏诚,1872年10月生于长沙县西乡。1924年迁居南县仁美区(今浪拔湖),在家开设学堂。教书之余,为贫民开处方诊病不纳分文。1926年入党。在仁美区遭受水灾时,发动农民抗灾,并与地主豪绅斗争,为农民谋取利益。1927年7月22日晚,他被严姓土豪领着县团防局枪兵逮捕。县团防局长在严家重贿下,以“农协暴徒”罪名于9月7日将其枪杀于县城九澧坪,时年5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泽远</p><p class="ql-block">刘泽远,字正兆,又名荷初,1907年3月生于常德丹洲垸刘拱桥。1923年秋,考入长沙华中美术专科学校,加入共青团。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常德县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庭长。11月任湘西特委宣传委员。1928年7月任汉寿县委书记。8月,他到南县重建中共湘西特委,并任书记。还与陈刚、黄克佐等一道领导洞庭区剿匪游击司令部,以邻近南县的南嘴山为根据地,出没湖港,打击敌人。1929年1月1日夜,被叛徒欧阳钧出卖被捕于汉寿大连障,3月4日英勇就义于常德泮池坪,时年22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邦</p><p class="ql-block">安邦,又名安道本,化名刘安邦。1903年9月生于益阳双江乡(今桃江浮邱山)峡山口村。1922年考入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在益阳县立第三高小任教。1926年入党。1927年任桃江区委书记。后辗转外地。1931年6月在南县小北洲建立中共南华安沅县委并任书记。组建了光复湖区委、中鱼口区委,建立了游击队,配合洞庭特区的游击战争。1932年1月7日因叛徒告密在草尾被捕,2月8日在南县县城英勇就义,时年29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凝庶</p><p class="ql-block">何凝庶,字抚人,1897年生于益阳沧水铺娄家土段。1926年在益阳龙洲高小教书,由袁铸仁介绍入党。后任益阳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1927年7月后转移到南县从事地下党活动。1929年任南县县委书记。迅速恢复了县城、三仙湖等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党员40余人开展斗争。1931年被调红六军工作,次年任团政委。同年在洪湖失守中率部突围时牺牲,时年35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