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的美篇 我的父亲母亲

孤帆

<p class="ql-block">段淑兰</p> <p class="ql-block">  在欢度三八妇女节的日子里 ,女人们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称作为”女神 ”。多少 歌颂女人的词语 ,多少歌颂女人的句子 ,多少个歌颂女人的文章 ,我看着看着鼻子发酸 ,眼睛模糊 ,此时眼泪夺眶而出 。</p><p class="ql-block"> 我想念我的父母 ,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成人 ,我耳闻目睹父母的艰辛,劳累,容忍和大度 。这些深深地感染了我 ,我觉得有义务,有责任回忆他们 ,书写他们,歌颂他们 。这是良知 ,这是责任。|</p> <p class="ql-block">  我小的时候 ,总是看见母亲一个人 ,整天忙忙碌碌的 ,很少见到父亲的身影。我长大了才知道,父亲当过兵,受过伤,是残废军人,在县里工作。很少回家,很少参加大田劳动,一些重体力劳动 ,都是母亲 一个人 承担。我从小就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感受到了母亲的不容易 ,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对母亲的怜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家里的一些体力劳动,背背扛扛的,都是母亲一个人干。我常记得家里那两只挑水的大铁桶,一家子的使用水全靠母亲一人,从很远的地方去挑。那两只黑皮的大铁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尽管家务劳动如此繁重 ,但是我们弟兄几个的穿戴 却整整齐齐 ,这都是母亲亲自给我们打理 ,缝制。母亲心灵手巧,无论做什么事儿她一看就会 。记得很小的时候 ,人家孩子都穿带大衿的衣服,母亲却学着给我们做制服的衣裳,她自己裁剪 ,自己做 ,可让别人羡慕了 。母亲经常对我们说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也能办到。”</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如此的艰辛和无助 ?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p> <p class="ql-block">  其实呢,我的祖父那一辈老哥儿三个 ,有一个大爷爷,家只有一个闺女 ,现在在保定落户。二爷爷,在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举办时期,也去了法国。回来后,带来了个杨柳青女人算是二奶奶吧,出色的漂亮,可惜没有留下子女。父亲在这个大家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家族的掌门人。人们都说三亩地一棵苗。这对我父亲来说是最好的写照。可我父亲,生来就敢闯敢闹,从不把立家业放在心上。十几岁就参加村里的革命活动,带领乡亲们闹革命,反对本村宗教活动,为此被村里的落后势力追赶。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他任武委会主任,带领青年们参加反日斗争,跟随地下党组织,开展地下革命工作。 </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家庭更是贫寒,只住着一间土坯房子 ,没有土地。母亲只有姐妹两个,有一个姐姐。父母亲去世早,姐妹俩无法生存,便卖了房子,安置了去世的老人,从此无家可归。母亲十三四岁被童养在当时的父亲家。姐姐投奔了她们的姑姑,帮助姑姑照看孩子,做些家务。因此我至今不知道姥姥家的详细情况,连姥姥家的遗址都模糊不清,只知道在村子的东北头,不知道确实在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 母亲就是这样来到了父亲家。那时候母亲才十三四岁。来到了父亲家里,也没有过安生的日子,父亲经常在外参加革命活动。和村里有爱国热情,有胆量的年轻人,到莘桥岗楼扰乱日本人,破坏敌人交通,掐电线,打碎灯泡。常记得妈妈对我说,为这事儿,村里的村长,保安,常常找到父亲家来。告诉奶奶不要让他在外面招事惹非,给村子里人带来麻烦。为这事,奶奶曾经把父亲锁在家中,把他的衣服藏起来,并用棍子打他,几天不让他出门儿,怕闹事惹祸。奶奶的棍棒和封锁 ,并没有打掉父亲闹革命的决心。等几天以后,他依然继续参加村里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一天,大祸降临。在里县北齐村,父亲和几个人执行任务 ,被日本人逮捕。当时父亲手里有支短枪,他发现日本人来到以后,便机警的把枪塞进了身后麦根垛里。父亲就这样进了里县大狱。当时母亲才是十几岁的孩子,她和奶奶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她们找到村长,给人家下跪,求人家保父亲出狱。母亲还跟着奶奶拿着干粮,步行一百多里到里县监狱探监,边走边乞讨,为的是能把干粮留给父亲。常听到母亲对我说,这些干粮是用麦子面和秫面掺合着烙成的饼,送到父亲手时都往往成了一块一块的碎片。有一次,半潞上赶上下雨,也没有带着雨具,一路上被雨淋着,娘俩成了落汤鸡,那些干粮都被雨浸透,变成面砣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狱里的父亲已面黄肌瘦,被日本人折磨得不像样子。由于父亲年纪小,个子又不大,没有引起敌人过多的注意。终于在村和当地政府的搭救下,才得以释放。</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狱以后,继续参加村里的革命活动。他在任村里的武委会主任期间,(他本来是独生子,本不应该列为当兵的范畴)主动带头当兵,与村里的几个年青人,集体当兵入伍。有一天,父亲忽然对奶奶说:“吃饭别等我,我们扒瓜去。”从那天以后,父亲就当了兵,临走的时候,母亲和奶奶一直蒙在鼓里。</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在清风店战役中负伤的。当时父亲在部队里是一名排长。父亲常对我们说起这事。他负伤以后,当时部队条件儿差,部队不得不把他们送到地方。从此以后,父亲在地方担任一些领导工作。49年解放初期,曾经是我村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这是我从村史中了解到的)。后来他又被调去,参加了辛桥合作供销社的开创工作。工作几年以后,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出色,有领导能力,又被调到高阳工商局,工业局,后来调入具委会工作队工作,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直不在家 ,家里 孩子又多,因为我们都是女孩儿 ,根本帮不了什么忙 。所以母亲分担了全部的体力劳动 。母亲上有年老的 公婆,他们过早的失去了劳动的能力 ,我们姐妹几个又上学 ,母亲就独立的支撑起一家人的劳动。后来三个弟弟相继出生 ,这就使得母亲担子更重了起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 母亲又当妈来又当爹 ,母亲除正常参加生产队劳动以外 ,还额外打草拾柴火 ,整天价磨黑乱晌,从来没有吃过 正时饭。 除此以外 ,到了晚上 ,她还帮助村里人辮鞭炮,插捻儿,挣点儿小钱 帮助 父亲分担经济上的负担 。常记得母亲在煤油灯下 ,(那时没有电灯) 辮鞭一直到深更半夜。母亲常常因为疲劳过度 ,辮着辮着打起盹来,把鞭炮撒手一扔 ,多危险呐 ,桌子的中间就有呼呼着着的煤油 灯呀。 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后怕呀 !可是为了挣钱 ,她早已把危险置之度外 ,那还顾得上这些 。</p><p class="ql-block"> 尽管母亲这样整天劳累不堪 ,还经常受到公婆的冷眼 ,母亲一连生了四个姑娘 ,这在当时来说简直是大逆不道 ,更何况在这“三亩地里一颗苗”的家庭当中 。公婆怎样的挖苦讽刺 ,鱼贯入耳,母亲早已习以为常 。在老百姓当中也有时受到别人的欺负 和冷讽,母亲是个不服输的女人 。对于别人无事端的挑剔和讽刺 ,母亲有时候是不放过的 。每逄和别人争吵起来 ,回到家里 父亲总是把母亲呵斥一番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母亲依然我行我素 ,照常勤俭持家 ,艰苦创业 。争强好胜的母亲 ,终于摆脱了旧时的观念 ,三个弟弟相继出生,母亲总算获得了扬眉吐气的一天。现在除了大弟弟患癌症去世 ,两个弟弟都混的还不错,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家庭的中流砥柱,为了支撑这个家 ,为了孩子们能安心学习 ,她吃苦受累 毫无怨言 。由于公婆年老 ,家里的地都是他一个人整理。我排老二 ,也懂些事了。看见母亲这样的辛苦 ,自觉得帮她一把 。有一年的三伏天,我和母亲扛着辘轳去浇园子。菜地三两天就被晒干 ,几天就要浇一水 。这活儿本来是男人干的,可是母亲没办法就承担了起来 。母亲在前面扛着辘轳,我在后面扛着铁锨和圆形的大桶。这个季节别说是干活,就是在家呆着也得出一身汗呀 。我和母亲交换着拧辘轳,举着双手艰难的向上 用力,全身简直没有一点儿力气了 ,气喘吁吁的。那也得用力呀 !每拧上一捅水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持久耐力。眼看着拧上一桶水 ,倒在垄口里,水缓慢地向前移动 。每浇一畦菜,都要好长时间 。那天天气很热,很闷,简直使人喘不过气来 。真想不干了呀 。那不行 ,活必须是要干的 。菜浇完以后 。我们的身体简直像酥了一样 ,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终于我们狼狈不堪地回到了家里 。一进门,只见母亲在地上铺那块黄色的 雨布,(小孩子们睡觉用的,能隔尿)一头倒在潮湿的地面上,好像要用地上的潮气 赶走她身上的热量一样。只见母亲一句话也没有说 ,呼呼的在地上喘着气 。我知道母亲太累了 。让她好好的喘口气吧 。′</p><p class="ql-block"> 母亲省吃俭用 ,任劳任怨 ,努力的支撑着这个家 。由于家庭的压力,母亲的辛劳,姐和三妹过早的失学了。姐姐在本村织布厂打轴 ,妹妹在生产队参加劳动 ,挣工分,这样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多少也御载了母亲身上的担子。</p><p class="ql-block"> 父亲信仰共产主义,他坚信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改善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国家困难期间 , 我国人民处于极端的困苦之中。物价膨涨 ,有许多在外面工作的人,经不起考验,再加上生活所迫,自动的放弃了工作。也有的人被国家下放回家 。那个时期也是我家最难熬的日子 ,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买不了 多少粮食 ,一家人总是挨饿 。 生产队分的粮食不够吃 ,每逢集日,总是到集市上买些私人的粮食 。</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年,我们一家辮了一`冬的鞭炮 ,挣几十块钱,过年时只能买几斤猪肉 。在这困难时期父亲总是鼓舞我们说:“坚持住吧 ,国家不会老是这个样子 ,困难只是暂时的 。”父亲就是靠着强大的信念, 一直坚持着为党 ,为国家工作。 也鼓舞着我们节衣缩食,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十分严格 ,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正直 ,坦率,坚定不移的 听党的话 ,跟共产党走 。在我上初中期间 ,我由于和班主任产生过矛盾 ,受到了班主任的打击和排挤 ,心情特别不好 。更不敢跟家里人说 。一天放学以后我正躺在我家小南屋的土炕上闷闷不乐时 ,父亲下班回家了,给我买来了毛主席的老三篇 ,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要我好好读毛主席的书 ,好好学习……当时我的心情 真是苦辣酸甜,样样俱全,真的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父亲哪里知道女儿在学校的处境啊 。这一幕 ,我一直到现在历历在目 ,时时不能忘怀 。</span></p><p class="ql-block"> 父亲廉洁奉公 ,坚持党的原则 ,从不走后门儿,从来不利用自己仅有的权利,为子女们安排工作。 在七几年,文化大革命 期间 ,国家又刮起了一阵接班儿风 。我们都劝父亲办理退休手续 ,好让弟弟接班儿 。可是父亲一直坚持 说这是错误的,不正之风,社会主义国家不会有接班政策的。并说即便是现在办了也是白办,最后还是要退回来的 ,国家是不会承认的 。 因此不少的人不等到退休年龄,都过早地办理了退休手绪,让儿女们接班儿找了工作 。事实证明父亲的预料是正确的 ,虽然说接班的人保住了工作, 没有被退回来 ,但国家也纠正了这股不正之风 。父亲始终没有这样做 ,只给两个儿子安排了临时工作 。我们是向来遵照父亲的意见 的,谁也没有抱怨过,从来也没有埋怨过父亲,因为我们了解父亲,他就是 这样的一种人 ,从来不占国家的便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父亲曾经受过巨大的冲击。什么“叛徒 ”,“特务 ”的帽子都带到了父亲的头上 ,进了旧机构学习班,实际上也是停止工作 。 那时期我们也因此成了“叛徒”的 子女 ,就因为这,我上高中 都没有上成。从小就爱学习的我 ,从此我失去了深造的机会 ,当时我悲观欲绝 。无奈我在村当上了民办教师。</p><p class="ql-block"> 在这期间 ,我们对父亲产生过不满 ,也有时埋怨他,可是他却说 :“我身子正不怕影子歪 ,我的事情早晚得有个水落石出 。”终于在邓小平主席主持中央工作以后 ,才恢复了工作 。被安置在高阳县织染厂,一直到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正直刚强 ,使得我们兄妹几个在生活中学会了独立,自力,自强 ;母亲的勤劳节俭 ,使得我们兄弟几个在生活中能经得起困难的折磨,自力更生,创造自己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父母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之财产,但是我们继承了他们的精神事业 ,永远奋斗不止,积极向上 ,不管环境如何恶劣 ,生活如何艰苦,我们都能面对现实 。努力打拼奋斗 前行。</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父母平凡 又平凡 ,但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的父母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在他们身上我们更是看到了一砖一瓦对于大楼的重要 ,他们从来没有过蒙言壮语 ,但是他们的一言一行 ,却在我们身上产生了无比强大的力量 。</p> <p class="ql-block">  我想念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不仅给予了我们生命,而且给予了我们生活的智慧和力量;我想念 我的父亲母亲 ,他们不仅把我们养育成人 ,而且从他们身上我们吸取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知识。</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母亲 是平凡的 ,但是在潜移默化中 ,在父亲母亲的 行为和语言中 ,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质朴,善良,勤劳和伟大。在他们身上 我看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形象。中国人民就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像我的父亲 母亲这样的人 ,改变着世界 ,创选着未来 。</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8日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