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红三师余部与挺进师在黄弄坑会师

历史记忆

<p class="ql-block">内容来自《浙南红十三军传》</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p><p class="ql-block">作者:刘定卿</p> <p class="ql-block">  红十三军与红军挺进师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2年10月,中共永康中心县委成立后,又联络了王振康、陈龙虎等人,组成游击小组。不久,把两个游击小组合并编为永康游击队,共有3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2年冬,缙云的红十三军余部在壶镇下潜村重建红军队伍,取番号为“浙西红军独立团”,活动于缙云、永康、东阳、仙居交界山区。1933年4月,中共东阳中心县委成立,下辖永康、缙云、汤溪、东阳四县工委,确定程义仁、王振康负责武装工作。武装力量发展到100余人,其中有王振康十余人,程义仁、钱双全、程银生、施老七等约30人,吕岩心15人,陈龙虎20余人,金水土25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心县委指派中共缙云工委书记杨兆星去上海参加上海中央局举办的党训班学习;程义仁、程银生、钱双全去苏区学习。1934年秋,程义仁、程银生、钱双全从苏区返回永康,受中共东阳中心县委之命组建了浙西游击队,共60余人,总负责人程义仁。下设3个中队:第一中队,中队长钱双全,副中队长程银生;第二中队,中队长陈龙虎,副中队长王凤祥;第三中队,中队长吕岩新。缙云红军分别编入第一、二两个中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浙西游击队成立后,比较注重队伍自身建设。部队实行统一着装,战士们头戴佩有五角星的帽子,身穿灰色军装,脚穿力士鞋,军容整齐,纪律严明,专杀士豪劣绅,爱护贫苦百姓,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浙西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接连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是,国民党的镇压也在疯狂加剧,革命形势日益恶化。国民党军警加上乡村保卫团,如一张巨大的黑网,笼罩着每一个乡村。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这支游击队开展了积极灵活的武装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4年10月,国民党中统直属行动队专程开到永康金城坑,搜寻游击队的下落,结果反被游击队击毙了2人,缴了2支枪,行动队只好仓皇逃离永康。同月底,游击队袭击了柿后保卫团,击毙了保卫团头目2人,并放火烧了保卫团的营巢,为游击队的活动扫除了一大障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5年8月,中共东阳中心县委副书记兼中共永康工委书记徐阿宝在金华岭下朱被捕,同年9月30日在永康县城牺牲。他一生曾三次被捕,两次越狱,这一次敌人严加看管,使他没有越狱的机会。10月,中共东阳中心县委书记黄文玉被捕牺牲。12月,中央特派员胡岩岁被捕。至此,永康党的组织活动基本上被迫停止,只有浙西游击队仍在永缙边界山区孤军奋战,继续坚持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在浙西游击队在永缙边界孤军奋战的时候,红军挺进师一支部队来到了这里,使这一带的革命斗争形势又出现了新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5年11月21日,挺进师第一纵队在天台县尚偏遭到国民党浙保一团袭击,政委杨金山牺牲。部队转移到东阳县大盘山区,又遇浙保唐营的袭击,红军牺牲21人。29日,纵队长王屏率领部队转移到磐安县苦竹坑村附近时,遭到浙保蒋营包围,在战斗中,王屏受伤被捕,宁死不屈而光荣牺牲,红军战士牺牲9人。第一纵队仅剩14战士由刘达云、张文碧率领转移到八宝山区和仙居县的央田一带隐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挺进师第二纵队政委洪家云在龙泉、浦城边境的青龙源、毛洋一带将第二、五纵队的失散红军30多人陆续集中,在饥寒交迫中坚持顽强的斗争。同月下旬乘敌兵换防之机,将部队转移到江山、遂昌边境山区,当时红军仅剩十几个人。同时,第二纵队长李重才也集合了失散战士50多人,隐蔽在江山、衢州边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月,刘达云、张文碧率一纵队余部转移到永康的金竹绛、缙云的黄弄坑等地活动。浙西红军游击队得知挺进师的部队来到永康、缙云一带活动,程义仁、程银生、钱双全等人马上带队前去,与挺进师一纵队余部在黄弄坑会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会师后,刘达云、张文碧将这两支队伍整编为浙西工农红军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第一队大队长陈龙虎,副大队长王凤祥;第二大队大队长钱双全,副大队长程银生。此后,红十三军余部浙西红军游击队踏上新的战斗征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5年12月至1936年6月,二大队在钱双全的指挥下,打了十几次胜仗,缴获枪支60余支,毙敌20余人,击退省、县保安团和乡镇保卫团20余次进攻。但在这期间,中共浙东特委书记、挺进师一纵队政委刘达云生活作风有问题,常与当地女青年不三不四。二大队的官兵平日对刘达云有些议论,二大队大队长钱双全曾几次给刘达云提过意见,这使刘达云十分不滿意当地加入的红军,同时又怕他们向挺进师首长粟裕、刘英告状,因此,刘达云一直在找机会先下手为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6年7月12日,挺进师一纵队和二大队在永康唐先一仗失利,刘达云抓住唐先战斗时,敌人越来越多,怀疑二大队是一支通匪的部队。刘达云趁机要将二大队的主要干部和骨干处决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12日夜,挺进师一纵队与二大队一起宿营在永康后渠坑。他下令十几个受蒙蔽的战士,在后渠坑村后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又布置了一个房间,挑选了4个身材高大的红军士兵,交代了杀害二大队指战员的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天夜里,刘达云坐在房间的床沿上,以首长找战士谈话的方式,一个接一个地叫二大队指战员来谈话。谈不上几句,刘达云就拍桌大骂,然后由刘达云事先布置的人上来捆绑,用碎布塞住嘴巴。一个接一个押到土坑边,用刺刀刺心脏致死,19个人统统埋在一个土坑里。这些坚持在浙南斗争的红十三军余部,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竟然会死在自己人的手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月后,那个在后渠坑制造惨案的刘达云,最后也成了可耻的叛徒。1936年10月10日,政委杨金山在玉怀岭突围时牺牲,部队伤亡惨重,被迫星散。1937年2月,刘达云、张友昆、刘亨云率一部到永、缙边活动。刘达云借口队伍目标大,带领长枪班分开活动,后刘达云思想动摇,丧失斗志,于下半年叛变投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促使刘达云叛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制造的后渠坑惨案,事后他发现是一起冤案,杀错了19位同志。很快就让粟裕知道了,粟裕大发雷霆,要向省委书记刘英汇报。在这种情况下,刘达云自知罪责难逃,走上叛变投敌的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5年,中共浙江省委经过调查,证实这是一起冤假错案,1985年(36)号《关于原浙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平反问题的批复》,专门发文为在后渠坑事件中被错杀的红军指战员钱双全、程银生、程振康、程义仁、杨金保等十九位同志,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按因公牺牲的革命军人对待。并恢复钱双全、程银生、程义仁等6人的党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下集《157、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