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序《 德州老年大学写意画二班同学画集》

墨润诗雨

<h3><font color="#ed2308"><b>我为《 德州老年大学写意画二班同学画集》写序</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万紫千红总是春</b></font></h3><h3> ——序《 德州老年大学写意画二班同学画集》</h3> <h3><br></h3><div> 一日,好友打来电话,告知德州市老年大学国画写意二班想为她们老年大学的学友们出版一本书画集,邀我为这本书画集写序,荣幸之至,诚惶诚恐。我未及思索,便应允了下来。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从小就喜爱绘画,绘画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尽管我和他们许多人不曾相识,但我在朋友们口诉中了解到这些退休老同志不甘寂寞,勤奋努力,执着追求的热情。我为他们这种为学习艺术而常常忘我的一种精神所感动。&nbsp;&nbsp;<br></div><div><br></div><h3><br></h3> <h3>  </h3><h3><br></h3><h3><br></h3><h3> 自我国实行干部制度改革以来,一大批老干部老同志从岗位退下来。为丰富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满足他们“老有所学”的需求,德州老年大学应时代的需要而诞生,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再学习的平台。</h3><div> 当这本书画集小样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竟然觉得无从下笔,有一种异常为难的感觉。</div><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我很难相信这本画集里的绘画作品都出自老年大学的老同志之手。因为喜爱绘画的关系,我过去曾接触过当今一些著名书画家,也看到过不少他们的书画作品。久而久之,这种耳熏目染的过程让我对看到的书画作品就有了一种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欣赏水准。我承认,收录这本书画集的“书画家”们的艺术作品,是无法与那些大师们的经典作品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这些初入绘画,刚刚步入艺术殿堂的老年书画家们,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在老师的热心辅导和精心指点下,凭着自己对逝去岁月的生活感悟,凭着对经典书画作品的崇尚之情,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在学画作画。简言之,他们是用励志的勇气在挥洒人生,用不服老的品性和追求在墨海中抒情,在丹青中求境。</div><div><div><br></div></div> <div><br></div><div> </div><div> 我不敢敷衍了事,随便翻看一下便动笔乱写一通,而是用了大半天时间去翻看,去品读、去感悟画集里的每幅作品,以求从中找到能拨动我心灵感应的那份激情。应该承认,这些年岁都已经超过半百,甚至年过六旬的老人们的画技水准,以及从书画作品中张扬的娴熟笔墨技法和流淌出来的那种超然脱俗的意境,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这些绘画作品,大都是写意花鸟画,无不彰显着一种高雅飘溢的大家风范。许多绘画作品文雅润泽,笔墨之处无不飘溢着一种笔意无尽的墨韵。由此可见,他们已经从绘画技艺的潜心研习,渐渐步入到一种领悟和提升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一种高远境界,不为绘画而绘画,让绘画作品开始有了少见的精神气象,告别和超越了绘画“技法”的表象层面。诸位老同志的绘画作品艺术,真真实实地烘托出他们对晚年生命质量及愉悦生活的炽热追求。这对退休丰富业余生活,开始学画、悟画、作画的这些老同志而言实属不易。</div><div><br></div><div> </div> <div><br></div><div> 同时, 这本画集中书画者们为我们所展示的这些书画作品中,还无可辩驳的告知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些老同志,忙碌一生,晚年学画,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社会应予以关注和鼓励,以便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加入这个艺术队伍中来。如果真能做到这样,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就会逐步形成一种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社会氛围。</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 <h3>  </h3><h3><br></h3><h3> 老年人学画画,学书法,在我看来,他们的想法非常简单,最大的愿望无非就是渴望晚年生活更充实,更有乐趣,更有质量。有言道,诗是有声的,书法和绘画是无声的!这种在无声中产生的艺术魅力却是无穷的。愿我们老年大学的朋友们,能从这片肥沃,温馨的土壤里,汲取更多的艺术营养,让夕阳的晚霞更加绚丽夺目。</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