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仲古镇的“韵味”

难看吴头

<h3>  我最早听说路仲古镇是在94~95年左右,那时我下派挂职锻炼在海宁。人保公司黄利平经理数度与我聊起,他夫人的老家在路仲,是个有悠久历史的小镇,建议我有空过去看看。由于工作与交通不便等原因,我一直未能如愿,直到去年年底,我与新疆朋友萧明先生夫妇去游览,才领略了路仲之韵味。</h3> <h3>  路仲也叫路仲里,旧称渟溪。形成于三国时期,相传东吴名将陆逊屯兵于此,逐渐形成集市。至民国初年,已成海宁四大镇之一,具有千年历史,在海宁有“先有路仲,再有庆云”一说。解放后,由于交通不便,路仲慢慢没落,庆云镇却人丁兴旺,超越了路仲,后路仲归属庆云镇,现乡镇大合并,组建斜桥镇,成为斜桥镇庆云社区管辖地。也得益于此,小镇躲过了几轮城市改造的发展契机,得到沉淀,原汁原味地延续保留于世人面前。</h3> <h3>  与所有的江南水乡古镇一样,路仲四面环水,河港纵横,古石桥遍布。渟溪河贯穿小镇,沿街商铺林立,百姓枕河而居。主要街道为东西向的直大街与沿渟溪的镇西街,镇西街南北朝向,两条街坊形成丅字形交汇。大部分商家店铺集中于此。据了解,繁荣时期的老街,油坊、米行、豆腐店、药铺、盐号紧挨毗邻。一位世居的老人说,当年老街来回穿梭,喧闹的人流,至少个把小时才能到头。</h3> <h3>  连接直大街与镇西街交界处,是座明清时期的古桥,叫“徳义桥”,又名大枫桥,为三孔梁式有栏石板桥,栩栩如生的两对石狮子与莲花相映衬,默默守护着600余年的时光,仿佛在向路人诉说着路仲里的前生今世,要知道当初这一带可是小镇的闹市中心。而地处西大街尽头的德风桥,亦称小枫桥,是小镇至今保留最为完整的古石桥。饱经沧桑的大小枫桥现都已成了海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路仲原来还有座古挢为“徳明桥”,不知因年久失修还是行走不便,现已被拆除改为水泥平桥。这三座占据显要位置,带有“德”字命名的古桥,彰显小镇以“德”为美之古风,据传是为了纪念与颂扬三位乡贤义行功徳而设置。话说唐时,路仲闹饥荒,民众断了炊烟,无粮可食。当地有路、仲、毛三姓大户,开仓赈济,把家中的余粮全部都拿出来,无偿地贡献给了当地百姓,使平民百姓度过饥荒。喝水不忘挖井人,后人为怀念三氏恩德,造庙祭祀,贡奉神像,敬为“三王庙”。同时改地名为路仲毛,慢慢演变为路仲里。三“徳”桥、三王庙与路仲里成了路仲百姓心目中不可缺少元素,世世代代被人敬仰留念。</h3> <h3>  古镇历代名人辈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过多年的沉淀,形成路仲特有的张、管、钱、朱“四大家族”。据说,这个排名有先后讲究,黄利平经理引以为傲的就是他夫人来自于排名第二的管家。而钱氏与嘉兴“清芬堂”是一支,属于临安钱镠王的后裔。这些家族里人多为官、经商、做学问,有所作为功成名就后,一般都遵循叶落归根思想,回归乡梓,大肆购置田地,建造房屋,算是衣锦还乡,当然也光宗耀祖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积累形成了如今的路仲集镇明清时期的建筑群。</h3> <h3>  古老的路仲面积不大,从古至今,名人辈出。南宋有女词人朱淑真,明代有刑部侍郎陆子孟、礼部侍郎吴太冲,清代有湖北学使管式龙、什邡县令钱保塘、地方文史学者管庭芬,现代有植物学家钱崇澍、医学家钱崇润、动物学家钱燕文、装帧篆刻书画家钱君陶、中国第一代水彩画家张眉孙、收藏家钱镜塘、数学家李善兰、外交家朱黎青、新闻学者朱汝谐…真是一方宝地,蕴藏着众多的名人雅士。</h3> <h3>  伴随名人出现的就是大量的古镇建筑群了。明清时期的民居厅堂大院、名宅故里居多。如张家明厅、管氏大宅院、钱君陶祖居、朱淑真故居处等。可惜的是,由于经历风雨、自然与人为因素,除了部分因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新修缮之外,大部分已破败不堪,有些甚至岌岌可危。幸好现在有关部门重视起来,对古镇加以规划与保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千年路仲古镇会像西塘、乌镇一样涅磐重生。</h3> <h3>  当然小镇的美食也是相当诱人可餐的,路仲千张闻名远扬,以前我在海宁工作的时候,经常变着花样的吃,千张结红烧肉、大蒜炒千张、蒸霉千张等,这味道上口糯柔,略带香甜,有种尝了还想吃的感觉。此番古镇已难觅踪影,据说做千张高手已年逾古稀,传统工艺面临失传。所幸尚有部分传人已移至海盐百步,重起炉灶,不知真假,有点想念。另外路仲红烧羊肉、松糕、糯米团子和酱菜等传统美食小吃在桐乡、海宁一带还是小有盛誉。</h3> <h3>  目前路仲的老街、古桥、旧宅依然保持原始的古朴风貌。虽然冷清,也显得破败,但韵味犹在。你若有兴致,距离海宁硖石市区仅七公里,不妨自驾一游,去穿越时空隧道,领略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