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川成都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文殊院街。</p><p class="ql-block"> 文殊院街西首是座马帮群雕铜塑像,塑像中的马帮头手牵驮着货物的烈马,带领马帮队伍,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呈现当年始于南丝绸之路源点的四川成都府,马帮西行进藏商贸往来的繁荣历史景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丝路南源赋</b></p><p class="ql-block"> 巴山蜀水,风华千古;南方丝路,始于成都。</p><p class="ql-block"> 丝路锦绣,绵绵蚕丛遗泽;都江水暖,欣欣富饶天府。</p><p class="ql-block"> 道通五尺,山间铃响马帮来;友邻天下,蜀锦铺就丝绸路。</p><p class="ql-block"> 出益州经临祁,永昌下滇越;骠国连身毒,八千里路云和月;历风雨,破瘴雾,笮桥度天堑,栈道穿险峰,四时勤劳寒与暑。</p><p class="ql-block"> 蜀锦蜀布,大夏惊艳;珠宝海贝,炫彩中土。</p><p class="ql-block"> 纱丽共罗带相映,丝竹与箜篌共舞。</p><p class="ql-block"> 华夏文明,由亚诅欧;佛教西来,晨钟暮鼓。</p><p class="ql-block"> 盛哉,南方丝路,商贸孔道!</p><p class="ql-block"> 美哉,丝路,文化通途!</p><p class="ql-block"> 磋我文殊古坊,荟萃蜀都风流;比邻城市原点,经纬百代沧桑。</p><p class="ql-block"> 红墙绿树,禅林壮观,流韵历史文脉;街头巷尾,商贾云集,蔚然都会风光。</p><p class="ql-block"> 金丝街,银丝街,依稀丝路光彩;珠宝街,打铜街,仿佛四海琳琅。</p><p class="ql-block"> 丝路坐标,得其所哉;商队西行,就此起航。</p><p class="ql-block"> 伟哉,岁月流金,云蒸霞蔚;南方丝路,含弘张光。</p><p class="ql-block"> 一带一路大战略,五洲四海铸辉煌。</p><p class="ql-block"> 云帆高挂济沧海,高铁呼啸壮四方。</p><p class="ql-block"> 丝路文化,光耀古今;中华崛起,普惠万邦。</p> <p class="ql-block"> 过了文殊院街的西首的“文殊坊”石牌坊。向里走不远就是文殊院了。</p> <p class="ql-block"> 文殊坊后面,是高高耸立的佛教莲花须弥座石柱,顶端为文殊菩萨骑的坐骑“口首仙的青狮”, 文殊菩萨的青狮坐骑,以狮吼威震魔怨,象征着智慧。</p> 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称为信相院、信相寺,直至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后,才更名为文殊院至今。为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p class="ql-block"> 山门的牌匾为佛弟子题写的“古信相寺”匾额,两侧是下山狮木雕,透雕彩绘,活龙活现,也是山门的木建筑构件。</p> 文殊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余万余平方米。殿宇五重,五进院落。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钟楼、斋堂、廊房等建筑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 山门后就是天王殿,供奉大肚弥勒金身佛像。 一进院落是鼓楼与钟楼相对的楼阁。鼓楼的两侧的楹联“妙音能除三世苦”“威震远徹九霄云”。<br> 钟楼的两侧的楹联“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二进是三大士殿,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 第四进殿为说法堂,相传是古信相寺的遗址。 说法堂中有砖砌的戒坛,正中墙壁间镶嵌有康熙手书“空林”二字;堂中央宝盖下方供有药师佛一尊,左右供有药叉大将十二尊。 大殿两侧左右有祈福和安佑的一对铜麒麟,左侧雄性麒麟右爪扶金元宝,右侧雌性麒麟左爪扶财宝盒。 寺院设有心里咨询接待室,为来客释疑解惑进行心理辅导。 文殊院街曾是条繁华的商贸街,因城市的发展,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依然有些老字号商铺。 在文殊院街的东首有个中华老字号“洞子口张”甜水面。是成都的特色小吃。 小吃店铺不大,门庭如市,熙熙攘攘,吃客排队,络绎不绝。 甜水面,比筷子粗,拌有辣椒油、芝麻、白糖、麻酱、花生碎、酱油等佐料,面条有嚼劲,香、辣,口味回甜,为四川成都名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