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都会提出学雷锋学雷锋,那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就狭义而言,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就广义而言,已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p> <p class="ql-block">雷锋生活的年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极端困顿、集体主义价值观被强烈推崇、人们的思想观念非常单纯、利益需求非常趋同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孕育出了以“心里永远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为核心理念支撑的雷锋精神。</p> <p class="ql-block"> 那么,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的今天,有人就会问雷锋精神到了现代是不是就过时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雷锋精神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应该保持其实质与内核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内容和形式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具有实效性。也就是说,要实现雷锋精神的时代化,使雷锋精神的内涵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p> <p class="ql-block">当然雷锋精神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雷锋的名字响彻祖国是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走进了千家万户,他的名字也传遍共和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2年,却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不同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不同的含义。 </p><p class="ql-block"> 60年代=真善美。20世纪60年代,掀起一股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行动热潮。在“60后”眼里,“雷锋”两个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雷锋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征。 </p><p class="ql-block"> 80年代=钉子精神。学习雷锋的“一切行动听指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这些概念成为20世纪80年代学习雷锋精神的主旋律。 </p><p class="ql-block"> 90年代=爱岗敬业。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改革进入高潮。时代变了,雷锋精神在这一个时期的诠释也发生了变化。学雷锋活动重点转移到了“在岗位上体现出奉献精神”,先后涌现出不少像李素丽这样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成绩、作出贡献的“岗位模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到了今天这个时代21世纪,那雷锋精神又意味着什么呢?在今天我想雷锋精神用两个字形容就是:“上”与“善”。雷锋精神体现了一种“向上”的人生姿态。纵观雷锋短暂的一生,他始终具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学习之中去。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发扬雷锋精神,需要学习雷锋这种乐观向上,积极作为的人生姿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雷锋精神体现了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人之初,性本善。归根结底,雷锋精神是一种善的境界。雷锋心中有爱,爱党,爱国,爱人民,心里永远装着别人,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在其短暂的生命中,他始终用快乐与感恩诠释着对“善”的追求与执着</span></p> <p class="ql-block">在工作上“向上”,发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雷锋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精神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在学习上“向上”,发扬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雷锋说:“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都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用“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练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这是雷锋“向上”的人生姿态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在生活上“向上”,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雷锋说:“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雷锋精神在生活作风上的本质体现。雷锋一生中非常节俭,他的每件衣服、每双袜子,都就补了又补。他曾说“我们的国家还穷。穿破了的衣服补好了再穿,省下衣服交给国家,这样既减少国家开支,又发扬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雷锋的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虽是在当时经济不发达、国力贫穷、物质匮乏的大环境下形成的,但对今天来说仍有深刻的教育和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在理想信念上“向善”,发扬“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从解放前一无所有的孤儿到解放后新社会的主人,雷锋始终对给予他一切的党和毛主席心存感激,对党、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成为雷锋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他由此形成了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坚定政治信念,这是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灵魂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在价值取向上“向善”,发扬“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雷锋说: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实质,也是雷锋精神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源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在人际关系上“向善”,发扬助人为乐的合作精神。雷锋有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雷锋的一生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他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雷锋这种“做好人好事不留名,舍己为人不求回报,互助合作不计报酬”的“傻子”精神,正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亲和剂”,对全社会形成合作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这是雷锋的日记</span></p> <p class="ql-block">而现在大部分人理解的雷锋精神大概只是一个层面,就是乐于助人的那个层面,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我理解的雷锋精神是不只是局限于这一个层面。</p> <p class="ql-block">这个学期虽然开学不久但是我在许多人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p> <p class="ql-block">3月14日</p> <p class="ql-block">有的人穿梭在各个老师的办公室,经常守到上课,只为弄懂一个题目,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下课老师身边会围一圈人。比如她虽然上课没有听明白,但是她有那种向上钻的精神,她会第一时间就会去请教别人,直到弄懂。</p> <p class="ql-block">有的人虽然没有当过这个职位,但是她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她也是如此,时不时就去请教之前当过这个职位的人,当有时候不清楚的时候她也会问问同学,总是先考虑我们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有的人你虽然没有注意到,但你不难发现她们十分节俭,她虽然吃得不多但是她会尽量把饭都吃完,不浪费,在别人买零食的时候,她也只是偶尔解解馋</p> <p class="ql-block">有的人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最早到达。她们或许总是被别人忽略,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其实她们比谁都热心,无论谁有事都会去帮。这周也是如此,在安排卫生的时候,别人说宿舍少了人,必须有一天只有两个人一起倒垃圾,她们就毫不犹豫的说她们两个倒一天。</p> <p class="ql-block">她,因为我们班不同,在放学后搞卫生,别人都要吃饭去,但因为检查卫生的会来,她就主动守着,让别人先去吃饭</p> <p class="ql-block">3月21日第三周</p><p class="ql-block"> 新的一周雷锋精神又在我们身上体现,有的人总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好不犹豫就出手,也总有人会不计回报的付出。</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周二轮到我搞寝室卫生的时候,我们桌上有垃圾没有被带走,我以为会被黑板提名的时候,但是我回寝室的时候发现并没有,后来到了寝室我才发现那些垃圾已经被清理掉了。</p> <p class="ql-block">雷锋的精神正是新一代的我们应该学习了,我不知道雷锋日记会写到什么时候,但我想结局未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