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意境新解(中)《枫桥夜泊》诗魂是什么

弓之木

<p class="ql-block"> 作 者: 张 林</p><p class="ql-block"> 图 片: 部分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诗中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如何解析?从诗文梳理层面去分析,“月落”为所见,“乌啼”为所闻,“霜满天”为所感,正是这样简洁的速描,诗的通感性悄然传递,入人心扉。然而细心的读者也会探究,这“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感官认知究竟发生在什么时间段,与后文的“夜半”是否关联,有无相关言外之意?</p> <p class="ql-block">  先说说“月落”。若从字面的具体含义去分析,“月落”不是“月黑”,也不是“月明”(这一点很重要),而是借自然现象对某一时间流逝过程末段的情绪化表述,即古人一般认为:夜晚开始即为月升,子夜过后逐渐月落,这一时空过程的末段当为寅时至卯时,用现在通俗地表述当是“凌晨”或“黎明之前"。当然,由于地球与月亮均有自转公转的天体运行规律,因此张继不眠之夜中的表述的“月落”,其最终落入地平线之时自然有其不确定性,而相对于这种不确定因素而言,缓慢的“月落”现象及月(时)光渐下过程则存在必然性。所以张继诗中所述之“月落”,显然不可能是特指最后落下的一刹那(比如有“月落于乌啼山”之说)。而且张继此时的愁烦的心境,也决无可能使他能象天文学家一样,一定要看到残月最终何时落没,又落于哪里。于是就自然现象的逻辑分析而言,结论就只有一个,即:这里所述“月落”,只能是对相对宽泛的月落现象或月落过程的意象之描述。</p><p class="ql-block"> 再看“乌啼“一词,一般而言,凌晨先飞之鸟鸣叫同伴是自然现象,但夜半鸟鸣乌啼则与鸟类自然生物钟不符,若无人为干预或其他意外,“半夜鸡叫”之事绝无可能。为解此惑,有人曾提出此句实指月亮落于乌啼山,姑且不论唐时这附近有无乌啼山实难考,只在古运河泊船处考察即可发现,因江南丘陵低矮,水面船中四处望去,根本看不到任何山丘,可知此说明显牵强。因此“乌啼”若以鸟鸣解,可从鸟之习性分析推理,说明此时辰已接近凌晨。</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霜满天”一词,根据气象物理学常识,张继夜泊之日当在霜降节气之后,天上之霜虽难以看见,但水气落地后与接物(如植被草木、屋檐砖瓦等)因温差而发生凝化反应遂成霜,且凝化过程通常在深秋后一日当中最冷的时段即凌晨发生。满地之霜皆从天而降,不眠之人更感寒气逼人,故曰“霜满天”。</p> <p class="ql-block">  上述三词构成一句,形成典型的“诗中有画”,即:月落之时,乌雅呜叫,霜凝大地。而将此诗画转为诗话,对应表达诗人内在的感受,即为:心情失落,烦燥不安,寒气逼人。这种状况当然很难入眠。顺此思路再深层次窥探,究竟是什么能让诗人心情失落、烦躁难眠,以至写出这样的诗句呢?笔者认为这句诗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时间、季节的素描,而更是侧重于触景生情,将感官认知转换为理性联想,从而抒发内心的忧愤感慨。对此我们或许可以从了解古代文人贤达对月亮的态度入手寻找答案,因为他们不外乎都是希望能够通过明月得到某种精神寄托。例如: </p><p class="ql-block">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p><p class="ql-block">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p><p class="ql-block"> 月是故乡明。(杜甫) </p><p class="ql-block">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p><p class="ql-block">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p><p class="ql-block">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高明) </p><p class="ql-block"> 从以上诗句可以看出:仰望“明月”与启盼“月明”,大抵是古来文人志士的共同政论诉求,特别是在世道昏暗和前途困惑之际,其希冀“月明”之感尤为强烈。在“枫桥夜泊”这首诗里,诗人开始就用“月落”来表明他所希望的“月明”并没有出现,以至对“月落”的哀叹感受脱口而出。同时“乌啼”、“霜满天”这样的自然景像,也不可能让人产生为之讴歌的好心情,因而只能是讥讽当时朝野各种嘈杂之音充斥于耳如同乌鸦乱叫一般。而这里的“天”,表象意谓天空,实乃天朝天下之泛指,寒气逼人的“霜满天”,意喻社会生态正遭遇风霜打压,官场政治生态亦遭扭曲,正直贤达时运不济,怀才不遇、排挤谪贬成仕途普象,这一点不仅张继深有感触,而且他的两个铁杆诗友,才华横溢的皇甫冉和刘长卿当时的境遇亦可谓感同身受。通过上述逻辑分析,可以判明该诗首句不太像只是季节时辰的风情点缀,也不仅仅是个人情绪的一时宣泄,而更像是盛唐以后朝廷衰败的形象概述。正是在这种境遇之中,诗人四处飘泊,来到了姑苏城外,栖息于毗邻枫桥的客船之中,伴着渔火,忍着秋霜,长夜瞑思。</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过去人们常以秋江之水、岸边枫叶、远处渔火这样极具画面感的解读来烘托张继此时睹物忧思之情境,然而据妙意云,寺院一带自古以来从未见有枫树,此言可有吴中县志为凭。另寺院附近除有古运河及几条港汊之外,并无大江经流,而长江之水距此当有百里之遥,江上的渔火在枫桥边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既然既无“江”也无“枫”,那么诗中的“江”与“枫”必有他解。</p> <p class="ql-block">  自古江南多桥舟,隋大运河贯通后,苏杭水乡交通对舟桥的依赖更甚,仅寒山寺附近至少有这样两座名桥,一曰“江村桥”,笔者四十年前初临诗源之地时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古桥;而另一坐就是著名的“枫桥”。枫桥的位置按照清代孙洙所编注的《唐诗三百首》中“枫桥夜泊”之注,约距寒山寺三里,大致为现代的1500米距离,这与现在旅游景区所见之枫桥及标注的“距寒山寺100米”显然出入很大。而笔者更相信古时的“三里”之说(原由将在下文的“钟声”里一并解释)。因此,“江枫渔火”实际上可以泛指江村桥至枫桥一带水面夜间捕鱼而点燃的灯火。唐时江浙一带水乡夜间挑灯捕鱼之景,常会令一些名家诗兴大发,比如李白的《夜下征虏亭》中就有“江火似流萤”之名句。显然张继此时的心境与李白当时乘船去广陵的兴奋之情截然不同。因此,笔者虽然上面提到可以泛指江枫二桥一带的水面,但这种解释似仍是拘泥于实景解释,颇为牵强。但如果用心境研探推理,则更显自然。诗人此时的心境之所以用“江”“枫”来表达,其实是说明“人在江湖,泊船江上,心止于水,心境如秋”!秋愁古来文人常有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宋才女李清照的“秋愁”是:“满地黄花堆积”,“怎一个愁字了得!”清</span>末忧国女侠秋瑾,更是有这样经典的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那么,除了“落地黄花、 秋风秋雨”外,诗人的秋愁还可以怎样表述?不外乎以“枫”为意象。因为通常夜间在船上观岸边之树,大体是不容易分清到底什么树的,而作诗也没必要确指为何树,诗人在秋愁中将其意象为枫树则是十分自然的,怎样想就怎样写,最易想到也最宜入诗的,就是“枫”字,因为“秋之枫”对文人而言,其意韵之悠长遐想之含蓄是最耐人寻味的。诗人从渔火中在思忖:捕鱼之人的夜间劳作与辛勤付出,未必能得到“鱼满仓”的理想回报,而江边之树叶遭遇秋霜,虽一时呈艳色亦距叶落之衰期于不远,自己的漂泊处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管“博览有识”“知治体”(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登科天宝末年进士,且时时鞭策自己“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洛阳作》),但“调与时人背”,更“不识五侯门”,铨选遭弃用,漂泊数年余,直至当下困惑伴忧愁,人生虽正值壮年却似乎已步入秋旅,今番又触此景况自然彻夜难眠。通过这样的情境推理和意象联想,再结合后面的“对愁眠”相关分析,我们终于找到了这首诗的诗魂所在,那就是——“愁”!什么样的“愁”?愤时怨世悲秋的人生旅途之“秋愁”!</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难以入眠的张继,此时到底在想些什么又愁虑什么呢?我觉得按现在的说法,是在思考人生,古往今来但凡有识之士,大抵都是会在困境中经常思考人生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唐开元进士崔颢有名句“烟波江上使人愁”,那是在黄鹤楼上的面江思考。三十年后的天宝进士张继,漂泊江南,心随月落,怨洒江天,忧愁难眠,当然也是在思考。</span>尽管他思考的很多,但世人确实很难得知他当时究竟想了些什么。然而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情启示,隐约中给了读者搜寻他所思所悟的线索,即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为什么会震撼了张继的心灵?这钟声里究竟给张继传递了什么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