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农”重点!</h2><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b>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分层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发挥中央单位和社会力量帮扶作用,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b>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完善灌溉设施,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种粮农民补贴,适度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多措并举扩大油料生产。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稳定生猪生产。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b>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深化供销社、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p><p class="ql-block">(来源:新华网、农民日报新媒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两会”时。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眼中的“三农”高频词:“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键词:“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乡村振兴的新格局下,对人才的需求从技术农民向更加多元的新农人转变,原有的乡村人才培育模式需要拓展和升级。如何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如何培养更多元、更高级的乡村振兴人才成为当务之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朱奕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乡村人才振兴计划,推动人才向农村下沉。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总结大学生村官计划成功经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激励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p> <p class="ql-block">沈阳润祥</p><p class="ql-block">130666127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