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楚天(谢绝送花)的美篇

极目楚天(谢绝送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苦难中铸就坚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怀念我的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作者:极目楚天</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张先芳,是一个苦了一辈子的庄稼人。她一生勤劳、为人憨厚、生活俭朴、心地善良。母亲身体瘦弱,七十高龄时,仍坚持自立。她不善言辞,再苦再累,从不张扬,平生没有嗜好,生活特别简单,每天早起,一天两顿饭,早饭九至十点,晚饭下午五点,除了自家菜地,就是去野外拾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不会使用煤气,炒菜和冬天取暖都是柴火,拾柴几乎成了她老年生活中的一部分。母亲健在时,我们兄妹回家的次数自然少不了,每年的生日,逢年过节也不例外,大家相约在一起回家,母亲总是提前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两个妹妹一进家门就和弟媳妇一起给母亲帮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怀畅饮,母亲总是习惯地坐在一旁,分享着儿女们给她带来的每一份快乐。</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童年,是一个苦难的童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1938年,母亲生于随县南部大约30公里的一个小山村,张家桃园,两岁时,她的父亲突然英年早逝,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从此陷入困境。时隔3年,相依为命的姐姐也因贫病交加,离开了人世,年幼的母亲过早地承受了本不该由她来承受的一切,可谓受尽了磨难。</p> <p class="ql-block">  16岁那年,母亲经族人介绍和父亲结婚,生活总算有了着落,日子依然过得十分艰难。母亲一共育有九个子女(二弟为双胞胎),幸存的只有三男两女,长子生于1958年,两岁时,体重不足10斤,严重营养不良,不幸夭折。</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父母作为生产队主要劳动力,经常被生产队轮流外派务工,她修过公路,铁路和水库,干的都是重体力活。那时还没有乡镇这个称呼,基层政权是人民公社,农民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社员,大队设立党支部,以各生产队为基础核算单元,按工计酬,年底决算。</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一共七口人,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属人多劳动力少,按工分粮缺口较大,经常食不果腹。早上是稀饭,中午是野菜拌饭,要不就是(南瓜、红薯,胡萝卜、白萝卜)闷饭,晚上的一顿饭,母亲总是让父亲和我们兄妹几个先吃,只能吃半饱,轮到她时,往往所剩无几。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饭,晚上就给我们每人发一把豆子,既便如此,每个月至少还会有一天揭不开锅,饿肚子。我放学回家除干些简单的农活,大多数时间就是去挖野菜,某日能吃上一顿纯白米饭,绝对是村里上等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温饱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住房面临问题也日渐凸显,一家老小,居住在一间约二十多平米的老宅内,诸多不便,父亲决定搬迁。于是,在本组张家岭的坡岗地上盖起了三间土砖房,接近完工时,生产队干部到公社告发占用耕地,被强行拆除,父亲无奈,只好找自己的幺妈和哥哥寻求帮助,在他们的自留地上,盖了三间土砖房。</p> <p class="ql-block">母亲生前居此,弟弟学着母亲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屋漏偏下连阴雨。安稳日子不到两年,墙体开始裂缝,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危房拆了,雨又下个不停,父母只好用木杠搭起临时窝棚,我等兄妹五人窝居在草垛下,相拥而泣,高大的父亲更是一夜未眠,仰天长叹,泪如涌泉。那一夜,似乎特别漫长,母亲一直面无表情,只是默默地豁出,她深知,任何的抱怨和退让都是徒劳的,惟有坚强。</p> <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以至后来,无力重建。直到1979年北京卫戍区某部首长家访,墙体上还抵着两根大大的木杆。</p> <p class="ql-block">  1985年,父亲因病去世,我们兄妹都没有成家,最小的弟弟只有12岁,母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忙着为她的儿女组建家庭,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我可怜的母亲已经老去。</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弟弟大山家留影</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节俭,心地善良。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家里来了客人,没吃完的肉,总是舍不得吃,客人走后,再去用针线窜起来晒干,下次再用,时间久了,难免长霉变质,最后只有扔掉。村里常有外来人员乞讨,尽管自己家境不好,母亲总是给予施舍,小到一口饭,一把米。母亲不识字,没有上过学堂,她竭力把每个孩子都送进学校,让儿女接受教育,既便是自己再苦再累,亦从无怨言。</p> <p class="ql-block">小弟弟置业的“幸福之家”洋溢着喜庆</p> <p class="ql-block">  母亲到了晚年,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可她还是闲不下来,只要天气好,就会带上镰刀,把荒坡上的灌枝一根一根砍下来,等太阳晒干后打捆背回,时间久了,门前一侧的柴垛堆满了几堆。母亲思维敏捷,性格刚毅,能做到的事,从来不去麻烦别人,哪怕自己的儿孙。她操劳一生,苦了一辈子,穷怕了,生活非常节俭,从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始终坚持,勤俭自立,硬是把她的晚年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转眼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天中午,弟弟大山打来电话,语音特别沉重,原来母亲在自家院子里不慎跌倒,经CT影像显示,髋骨粉碎性骨折,正在转院途中。我立马赶往医院,突如其来的横祸,让母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再加基础疾病的困扰,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高危病人每天需要护理,翻身清洗会剧烈疼痛,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上滚落下来,实在受不了,就用指甲使劲地掐套,没有呻吟,没有沮丧,神态安详而坚强。2018年4月21日下午4时30分,我的母亲,一个倍受乡邻尊崇的老人,走完了她的生命历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疼爱她的每一个孩子。她付出的确太多,却从来不图回报,作为儿女,我深深地感到内疚。而今,我巳花甲,方知“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深刻内涵。</p><p class="ql-block"> 从弱女子到耄耋老人,母亲经历过太多的磨难。岁月抹煞了她的青春,却见证了一段历史,岂只是家国情怀?而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她是沧海一粟,不曾被世人知晓,却甘愿以柔弱之躯,为儿女托起太阳;她更像一棵树,总有一种力量,一种向上的力量!这就是深深隽刻在骨子里的坚强!</p><p class="ql-block"> 母亲很苦,从不言苦,一生勤劳善良。尤其可贵的是,逆境中,她从不抱怨生活,总是默默付出,给儿女以希望。这就是生我养我的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