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li>滑冰</li></ul><p><br></p><p>阔别八年,我又来到什刹海冰场。在加拿大虽说滑冰很普及,但毕竟是室内的标准场,我更喜欢什刹海这种露天开阔的敢叫海的大冰场,滑起来才过瘾。</p><p><br></p><p>“来了,您呐”,那年冬天我和女儿常去,把门儿的都认识我们了。蹬冰—给劲儿—移重心—提速, 嗖----, 耳边呼呼的风声,冰刀一掠而过,人自由得像在飞, 好像世界被踩在脚下。</p><p><br></p><p>大喇叭放着音乐, “ 别人上班,我在放假,偷一点闲; 不吃大餐,不乱花钱,只逛公园,也有幸福感觉……”, 放豫剧"朝阳沟"也应景:“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把脚步放稳劲使匀。”</p> <p><br></p><ul><li>滑雪</li></ul><p><br></p><p>学滑雪总要摔几跤。回放一下,那些年,我们摔过的跤:</p><p><br></p><p>我刚学时不会控制方向,斜冲向索道,那个人抱着牵引杆哆嗦着说:“别,别过来了,别过来了!”离他两米我还真停了。可感觉只要稍微一动,又会奔另一个人而去,就那样不知所措地定在半山坡,看看远山…… </p><p><br></p><p>有个二把刀失控了,冲我大喊:"闪开!我来了!" 初级道上偶尔能听到嗞哇乱叫,杀猪一般。</p><p><br></p><p>雪杖留在坡上,我摔到两米外的坡下。脱了雪板,去捡雪杖。有了雪仗,雪板又穿不上了……</p><p><br></p><p>有声音冲我而来,我一边躲一边侧目,瞟见她摔得像花开似的,雪板雪杖在空中散开。如果是为了躲我而摔,谢谢,否则上演花开两朵。</p><p><br></p><p>人多躲闪不及,Lina 眼看要和一个陌生男生撞上了,两人来了个熊抱,化干戈为玉帛。</p><p><br></p><p>孩子她爸爸最狠的一次摔是头扎进雪堆里,这种姿势是天意。来雪场的路上,他们三个在路边玩跳起来再扎进雪堆。还录像,先一个一个地扎,然后三个一起扎,扎完捧着雪,大嚼。那天老天要找一个滑雪的扎进雪堆,非他莫属,知道他彩排过。</p><p><br></p><p>女儿八岁,挑战障碍滑,有一个bump会让人有个小小的腾空。每次过那个bump,她都摔个屁墩儿,连续三次。从第四次开始能平稳着地。</p> <p><br></p><p>说两件滑雪往事。</p><p><br></p><p>1)Whistler,北美滑雪胜地,08年冬奥会举办地。</p><p><br></p><p>那年我们一家四口从海拔1850米的山顶滑下山,因为某人水平有限,我们计划全程走绿道,但中途还是误入蓝道了。不知道这条蓝道到底有多蓝,万一前面接的是黑道呢?所以决定走一小段回头路,抱着雪板上雪坡非常吃力,艰难前行,患难与共。</p><p><br></p><p>发现有一片山丘雪原,可以直接滑到那条绿道。这也不比蓝道简单,雪很厚,滑着滑着雪板和雪鞋就看不见了,陷进雪里拔出来再滑,这种滑法倒是真新奇。</p><p><br></p><p>终于上了绿道,没多久就和刚才放弃的那条蓝道汇合了,真是好笑。</p><p><br></p><p>这时离山下雪具店关门只有半小时了,不能退鞋就要多住一晚,还有很多别的麻烦。发现前方有缆车,滑近一看已关闭了。眼看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也不知前方还有多远。</p><p><br></p><p>我打算用最快的速度只身先下山。这时雪板不是什么体育用品,就是一种交通工具了。长这么大各种赶路,驾雪板赶路还是第一次。我卯足了劲儿,使命在身,一路速滑!</p><p><br></p><p>最后终于体力不支,摔了一跤,好心人过来问:“Are you ok?” 我坐在雪上反问:“请问下山还要多久?”“两分钟。”哇,太好了。I AM ok.</p><p><br></p><p>这就是高山滑雪,从山顶下来耗时三个多小时,充满悬念,挑战勇气。</p> <p><br></p><p>2)滑雪胜地Big White,距温哥华五个多小时车程。</p><p><br></p><p>从地图上看,下缆车后依次走三条蓝道(Paradise, Exhibition, Perfection)是滑回住所的最佳路线。趁孩子们上滑雪课的时候,我自己先去探探路。</p><p><br></p><p>顺利地上了第三条蓝道后,滑着滑着有点不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不确定哪儿是道儿,只好停下来。还好终于有个人滑下来,我便顺着他的方向滑去。</p><p><br></p><p>坡非常陡,我很专心谨慎地走大S。回头一看,吓我一跳。以前滑过比较陡的坡,往往是一段陡,短陡。这次是一直陡,长陡。妈哟…… 嗓子觉得有点干。还得继续滑,停着太消耗体力。边滑边找道,松树挺多,道看不出来,就这样艰难地滑着…… </p><p><br></p><p>看见用来划界的小旗绳子,这才知道刚才我一直滑在界外。事后查地图,我滑过的这片无人区,没有颜色没有名字,根本就不是人走的道儿。</p><p><br></p><p>找机会从小旗飘飘处钻进去,虽然滑起来也很挑战,但毕竟上道儿了。从Paradise回住处的路没有再试过,怕真的去了天堂。</p><p><br></p><p>茫茫雪山几百条道难免走错。八岁的Benny阴差阳错被大人带入了黑道,高级了一把。上了黑道的Benny跟同伴说:“如果我摔死了,你要给我做一个墓碑。” </p> <p><br></p><p>滑雪是个挺不错的运动,比滑冰好学,在雪上摔跤就是小玩闹,雪道分级,总有适合你的。在我的窜腾下,有五位家长开始买装备学滑雪,后来都能在Big White 滑起来。她们不再只管看衣服拎包,而是和孩子一起徜徉雪山,体验速度与激情。</p><p><br></p><p>国内滑雪场越来越多,明年还是冬奥会,一起滑起来! </p> <p> .</p> <p style="text-align: right;">疫情下,姐姐家的自制冰场</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