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2021-3-4)

小刘

<p class="ql-block">昨天天气就好,今天更好。这么好的天,心就慌得在家呆不住,想刘集的父亲和姨,还有后门口的一切一切。计划着骑车子走小路回家的,四叔打电话说曹村的杏花开了,问去不?这一问我就改了注意,回刘集带上父亲和姨他们去看啊。</p><p class="ql-block">客厅静悄悄的,姨在灶房打扫卫生,父亲去了寺坡锄地。看门口停着一辆电动三轮,姨说父亲的一个老战友来了,也是刚刚到的,一看父亲没在家这就去寺坡地里寻去了。</p><p class="ql-block">茶几上的书呈展开状,紫荆孕育着花蕾,小狗汪汪地打着招呼,滑冰场对面停着三轮,邻村女人在地里忙碌着。虽然知道父亲马上就会回来,我还是要去找他,想着一到寺坡就能看到父亲的身影,岂是一个欢喜所能代替?我想瞬间我会回到小时候的。</p><p class="ql-block">高中西墙下的小路拓宽了许多,垫着的新土还没有被碾平。一上缓坡就瞅见了父亲的自行车,朝北望去,田埂上有两个人影。春风春日里到哪里去找风景,这儿便是。</p><p class="ql-block">父亲还没有看到我,专注地和老战友杨叔谝着,不想打扰他们却又忍不住想要走近。看到面前的女儿,父亲的脸上抑制不住高兴:“这是我娃,在县里住着,你咋也寻来了?骑车子还是坐车?”还没等我回答,杨叔就说这么远的娃咋能骑车子回来?父亲说我娃老骑车子回来,锻炼哩么。</p><p class="ql-block">前两天下了些雨,父亲说趁着地是湿的锄上一点是一点。这推着车子上坡有些吃力,地里坐下来缓缓老战友就来了,这和老战友坐下刚说上两句话我就来了,还没锄上一锄头呢。 “走,走,那这下咱回,坐屋里喝茶。”父亲说着把锄放在邻家的麦地里,明天还要来就不用拿来拿去的。</p><p class="ql-block">父亲曾跟我说过他有一个老战友在西安当兵三年没回来过一次,就是杨叔。杨叔虽然是和父亲一年当的兵,但确切地说并没有参加西藏平叛,而是在一千多名富平籍士兵中被选为空军去了临潼,父亲则做为陆军和大部队去了西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个老人见了面有多少话要说呢?就是从地里走出来这么几步路,都是说着说着就停了下来。这个问还见过哪谁不?那个说都不在了。啥时候不在的……那个又问你邻村的谁谁知道不?这个说知道知道……他们沉浸在久不相见的喜悦里,想知道对方和熟悉人的情况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杨叔说屋里的门咋换成了卷闸门,还有些不确信是不是老战友的家。父亲指着前门口的沙发跟杨叔说这就是我的阵地,我一天里就坐这儿。</p> <p class="ql-block">杨叔能来找父亲,不光父亲高兴,我都高兴地很哩。坐后门口眼宽暖和,看他俩跟孩子一样说这说那,思绪一会到了六七十年代,一会儿又到了现在,忆苦思甜感叹感慨,归到最后就是现在的日子好了,和那些牺牲的和已故的老战友来比,他们已是很知足很幸福了。</p><p class="ql-block">这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陵园,父亲要带杨叔去。我知道是富平烈士陵园,那里有父亲牺牲战友的墓碑。忽然间有点小感动,感觉父亲就像个小孩子,拉上玩伴要去一个他知道的地方。跟弟弟发了图片过去,弟弟说好啊,带上杨叔,父亲路上还有个伴,可以说一路的话。</p><p class="ql-block">坐在车里父亲和杨叔聊他们的,我和姨聊我们的。过流曲丈八村时有个大坡,姨说年轻时骑车子走过,下坡时用脚磨着车子轱辘来刹闸,那时也不知道害怕只是胆大,路上也没有车辆,自行车就是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我的记忆里仍存有父亲把我放在车子大梁上,然后就去毛钱铺子买东西的场景。好像那个时候都这样,大人把车子撑好,只说一句“不敢动啊”就走了。调皮的娃娃还试图动一下看会不会摔下来,胆小的娃娃真的就一动不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富平烈士陵园位于富平薛镇东南,园内建设有革命烈士纪念塔、记事碑,华表,烈士雕广场以及英烈纪念馆等纪念设施,共长眠着373位不同历史时期的烈士。</p><p class="ql-block">前年清明节陪父亲来过,那次父亲带了香烟。当看到熟悉的名字被篆刻在墓碑上时,于父亲来说真是一种难言的疼痛。父亲一一给他们点燃香烟,念叨着他们的名字,缓缓鞠躬。这次父亲的心情能稍稍平复些,给杨叔念着战友的名字,说着战友的长相、性格、家庭情况、在哪场战役中牺牲的,有几个牺牲时是父亲给穿的衣服。</p><p class="ql-block">这已是我第三次来陵园,一次比一次有感悟,也更加体会到了父亲说的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是什么,父亲所说的知足是什么,父亲为什么要久久抚摸战友的墓碑,为什么要给我们仨每人一本《雪城壮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曹村马家坡的杏花我是看过几次的,今年的杏花开得比往年早,山下沟道的杏树可有些年头了,枝枝丫丫延伸出去几米,将沟道从上空覆盖。姨说还没见过这么大的杏树,要不怎么要他们来看呢。</p><p class="ql-block">山里是这儿一株白那儿一株白,有的在住户门前,有的就兀自开着。杨叔不住地拍照,这回去了是要给屋里老伴看的。</p><p class="ql-block">带了满满一壶煮好的茶,让父亲和杨叔在山下一户门前坐下来休息。两个老人可能都没有想到今天会坐在这里,眼前是杏花,手里有热茶,晒着太阳抚今追昔。他们可是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父亲说自从2014年老战友聚了一次后就再也没有聚过,一是没有人接力操办,二是健在的老人也都上了八十岁,这出行都是让人操心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着山路往上走有一处开阔地带,杏花开得热热闹闹挤挤搡搡,几棵杏树枝节遒劲,感叹语言的贫乏,不能完全描述我看到的风景。有一批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在拍摄,看样子是请了专业的模特,有老师在指导,还有烟雾师在放烟雾。也有小团队三两个人,穿着汉服打着花伞陶醉于这个春天。我拿着一枚普通的手机,装模作样地混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看时间还早又去了附近的唐中宗定陵,这出来了就想多带父亲他们转转,杨叔的体力比父亲的还要好,一点也像八十多岁的老人。五点半回到刘集,对面饭店吃了碗面后,杨叔还要开着三轮回家。</p><p class="ql-block">对门的婶婶嫂嫂们在门口坐着,姨很快加入其中。婶婶们说瞅着门关了大半天,不知道姨是有事还转去了。不用说,姨是要汇报给她们听的。乐乐在写作业,隔壁的童童等在一旁。这个画面像极了当年的欢欢,看手底下写着作业,脑子里想着的是赶紧去玩。</p><p class="ql-block">坐在后门口喝了一杯茶后,父亲才缓了过来,说你看我今天的体力可以不?还以为走不下来呢。嗯,可以可以,我微信都显示1万步呢,平路上走着不觉得,去定陵那儿要上坡还要踩着坑坑洼洼的硷畔,父亲都不用我扶就上来下去的,腿脚利索着哩。上次回去父亲说风吹得他浑身都不得劲,话也说得少,这今天就完全是另一个状态,老战友来了高兴,出去转能跑动更是高兴。不约而同地说到了爷爷,爷爷在世的时候就爱出去走走,啥都想知道,啥都想看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父亲说他只要去富平我咋样都能找到,像那年县里搞社火,刘集出了几台芯子,满大街的人我就能在一个路口找到他,还有那次战友聚会,我也能找到他……</p><p class="ql-block">我说只要我知道一点点消息,只要知道你在富平,我就一定要找到,一定要见到你。</p><p class="ql-block">父亲说就是就是,你就是要见到我。不由得父亲又提起了那年和母亲去厂子里找我,那天也是各种的不巧,我没有在厂里吃午饭,而是回了我的小家,上班时偏巧走了另一条不常走的路。</p><p class="ql-block">那次是父亲带母亲来看病的,而我竟然和他们错过了相见,至今都难以释怀。想着父亲和母亲坐在路口,看着一个人过去了,又看着一个人过去了,希望下一个过来的就是她的女儿,结果等了两三个钟头都没有出现。他们是怎样的失落,又是怎么回的家?那年是我结婚的第二年,而在第三年母亲就去世离我们而去。</p><p class="ql-block">如果那时有电话多好,我们就不会错过相见。记录到这儿我的泪水又流了下来,想母亲又不能提及母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是在和母亲结婚不长时间后当兵去西藏的,很想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听父亲讲讲他和母亲的故事,却又怕我听着听着就哭了。现在只能把仅知道的一点记录在父亲的流水账里,给我以后留点念想。</p><p class="ql-block">给父亲的流水账还在继续,啰嗦和真实是它的风格。正如早晨父亲让杨叔看我给他的记录时说的,娃给我坚持记了这么些年,农村的景象在这里都能看到,吃了啥喝了啥去了哪,有时代的印迹,还有周边的人和事,只要是和父亲有关联的都在上面,而老战友杨叔就会出现在今天的流水账里。叫它看图说话也罢,娃娃书也罢,父亲视它为珍宝,来人就翻上几页让看看。</p><p class="ql-block">陪父亲和姨看完新闻回富平,姨装了满满一瓶韭花,拌面夹馍吃着可香。格子田里的菠菜和香菜让再长长,跟父亲说过两天我骑车子就回来了,后门口的紫荆开花了还等着我看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