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澉浦!(二)

澉水

<div>  <b>凤凰山下十姑娘 </b>左起:徐瞒宝、徐夏宝、顾巧利、冯善宝、邬丽娟、顾百英、邬佩英、徐仁英、张花宝、徐三宝。</div><div> 1963年春,凤凰山下徐匠村里十位从高小、初中、高中毕业后回乡的姑娘,她们在公社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凤凰山下十姑娘”这个组织,这是一个曾经轰动全国的棉花种植科学实验小组。组员前后更新4批,共有41名姑娘参加,四任组长分别是:邬利娟、顾伯英、徐惠君、徐凤萍。她们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开展科学实验。她们从农业八字宪法的每一项都仔细认真落实,科学种植棉花,从不懂到懂到精益求精。在滴水成冰的冬天,她们一粒一粒地精心选种,在挥汗如雨的酷暑,她们在田里除草治虫,从每年三四月份棉花下籽,到10月份成熟采摘,一刻也不松懈。夏季,棉花田里一片干旱,要从河里打水灌溉,又不能打水过多,让棉花受淹。顾百英几乎天天晚上呆在棉花田里,看到水满了,用泥做一个坝,把水隔断;棉花田里水干了,把坝搬掉,让水继续流入。每年棉花下籽前,制订计划,计算出株与株、行与行之间距离,甚至计划出每株苗可以结几个桃,由此推算出当年棉花产量。春夏之交,重点关注冰雹、虫害等自然灾害。有一年遇上了冰雹,棉花苗都被打断了头,姑娘们流着泪抢救,抓紧补种,后来结的桃不够,就用学到的技术,在叶面施肥,再结桃,没有让产量下降。徐惠君感慨地说,“管理棉花要掌握好生长规律,每一环节都疏忽不得。”科学植棉夺高产,曾取得亩产皮棉102公斤的高产纪录,事迹先后登上《浙江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国青年报》还发表社论,赞扬她们走的是一条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div>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了十姑娘的三任队长:邬利娟、顾伯英、徐惠君。顾百英还记得,1966年国庆前后与毛主席的两次会面。一次是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的国庆晚宴上,一次是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微笑着向她挥手,距离不到两米。<br>  1978年9月,作为嘉兴地区的农民代表,徐惠君被选送到北京参加第四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时任澉浦镇党委书记李桂芬(前中)与“十姑娘”在田头交谈。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锄头在肩上……”看着这张老照片,耳边不由响起这首经典老歌。<div>  其实,左侧的这条河流叫“ 长河”。宋元时期,澉浦港入口的各国货物都是从这里运往甪里堰,再翻垻进入下河,直至京都临安。后面的山峦正是凤凰山凤凰的左翅膀。他们脚踏的小路正是当初货运繁忙纤夫在岸上拉纤的走道。从石灰桥一直到甪里堰。</div><div> 一千多年后,青山绿树间,一群二十多岁风华止茂的姑娘,甩着两条青葱麻花辫,头裹方格子头巾,身穿小碎花斜襟衫,脚穿军绿色解放鞋,肩上担着锄头、铁锹,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喜悦,一路走来,雄赳赳、气昂昂……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一段热火朝天的岁月里。<br> 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主角正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凤凰上下十姑娘”。岁月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如今她们已经是奶奶辈的人了,但照片背后的故事却依然让人感念如初。<br>1963年春季,在凤凰山下的澉浦公社澉北大队凤凰生产队,一支由十名回乡女知识青年组成的科学实验小组正式启动,通过科学植棉,提高单位产量,当地人亲切地称呼她们为“凤凰山下十姑娘”。从1963年至1976年,实验小组组员更换过四批,前后共有28名姑娘参加,14年来种植棉花试验田86.6亩,平均亩产皮棉148.8斤,比同期大田高出79.5%,曾种植亩产204斤的皮棉,创下全国棉花亩产纪录。<br> “那个时候确实很辛苦,除了每天要完成生产队给的劳动任务以外,我们还得利用业余时间去照顾4亩5分的试验田。”回忆那段远去的时光,当时“十姑娘”队伍里年纪最小的徐满宝又怀念又激动:“像我只有17岁,刚好从学校回来,不会劳动。我们自己试验田里的猪羊灰都要挑到田里,一亩田要挑几千斤,我们那个时候人都很小,都自己挑,自己弄,肩上都挑得肿起来了。”<br> 后来“凤凰山下十姑娘”的事迹就像是凤凰山中流传的神鸟凤凰一样,飞跃山头,飞出澉浦,飞出海盐。《人民日报》、《人民画报》、《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十姑娘”科学种田的事迹,《浙江日报》更是前所未有地用四个版面刊登长篇通讯《“凤凰山下十姑娘”种出高产棉花》、社论《大有作为》及“十姑娘”的照片<br></div> 2019年2月20日,三代十姑娘11位代表拿着当年老照片在澉浦镇澉东村十姑娘桥留影。1964年,海盐澉浦凤凰山下十姑娘,在试验田里种出高产棉引起轰动。55年再聚首,共话青春,赞新中国巨变。 凤凰山下十姑娘的优秀事迹响彻全中国,影响全世界。文艺界先后创作了歌曲、越剧等。上海、浙江广播电台连续播放,流传到民间,家喻户晓。 <b>  步鑫生</b>(1934—2015)——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div> 1983年11月5日,胡耀邦总书记在新华社的一篇内参稿上作了批示:“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对于那些对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讲,步鑫生的经验应当是一剂治病的良药,使他们从中受到教益。”<br></div><div> 胡耀邦同志的肯定不是肯定一个人、一个厂。那时海盐衬衫总厂在全国也只不过是很小的一个厂。在那个历史背景,是时代需要通过步鑫生这么一个人来推动全国的改革。<br></div> <div> 步鑫生,海盐县澉浦人。浙江省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党支部副书记,海盐县原二轻总公司副经理。<br> 为了抓生产,他在厂里推行了“联产计酬制”,根据实际产量计算工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而且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为了抓质量,步鑫生提出一句口号,叫“谁砸我的牌子,我砸谁的饭碗”,工人如果做坏一件产品,就得赔厂里两件的钱;他还改革不合理的劳保福利制度和用工制度,请病假每天只发四毛钱生活费,对平时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可以给予额外补助,对懒惰员工则毫不手软予以辞退。<br> 因为打破大锅饭、砸了人饭碗,还砍掉了三分之一的行政人员去充实生产一线,很多人骂他是“比资本家还资本家”。当时告状信满天飞,里里外外到底得罪了多少人,步鑫生自己也数不清。<br> 无论外界阻力多大,步鑫生改革的信念一直很坚定:“这是为了企业发展,企业形象不好哪有客户?没有客户哪有订单?”他表示自己很想得开,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回家做裁缝。”<br>  在改革推动下,海盐衬衫总厂面貌焕然一新,一举成为海盐县第一个产值超千万的企业,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br>  1983年4月26日,《浙江日报》为步鑫生撰写了一篇名为《企业家之歌》的报道,文章占了整整一个二版,肯定和赞美了步鑫生的改革精神。这是步鑫生第一次听说“改革”两个字。<br>  很快,新华社也对步鑫生的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并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批示。媒体称他“剪开企业改革的帷幕”。1983 年11 月16 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的文章。引起了全国轰动。<br>据统计,除了国家领导人,步鑫生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次数,至当时为止仅次于雷锋。接着,全国掀起了向步鑫生学习的热潮。全国各地前来海盐衬衫总厂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div> “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海盐衬衫总厂全景。<div>  在那个计划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步鑫生率先敢于在全国打破“铁饭碗”。打破陈旧的企业管理体制,第一个把广告做到铁路沿线,也称得上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他的创新精神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由于有关人士狂热的推波助澜,西装大楼的盲目上马,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步鑫生最终走下神台。在艰难中继续爬涉。<div>  当“南塘琴园“居民小区建设时,我们多名政协常委竭力建议保留这一海盐衬衫总厂原址原貌。因为它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征途上,具有里程碑的象征意义。它对于海盐的宣传效应和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几幢居民楼房的价值。</div></div> 2015年6月,癌症夺走了步鑫生的生命。但党和政府仍然记得这位改革先锋的历史功勋。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步鑫生“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步鑫生“改革先锋奖章”。 <b>  赵荣华</b>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进了澉浦这个小镇。1984年,从海盐衬衫厂出走的赵荣华回到家乡澉浦,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联系几户农户商定创办联户企业,每户出资5000元,很快“澉浦织造厂”(后改名为“海盐县特种纤维织造厂”)的牌子便挂在了生产队的老仓库门口。“虽然当时工厂毫不起眼,但却是全省第一家纺织行业中的联户企业。”<div> 十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或相关活动。</div><div><div> 先后荣膺中国侨商联合会第四、五届理事会理事。</div><div> 相继两次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div><div> 被中国文明办推荐为“中国好人榜”。</div></div> <div>  1988年4月,赵荣华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成为海盐县首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div> 赵荣华相继两次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赵荣华被中国文明办推荐为“中国好人榜”。<div><font _mstmutation="1" _msthash="46540" _msttexthash="171076581">  看看赵荣华兼任的各种名衔,就能知道他有多忙:</font>中國僑商联合会理事;中國安全生産協會勞動防護專業委員會理事;浙江省海鹽縣特種纖維織造廠廠長;中外合資浙江漢華装飾布有限公司董事長;嘉興市雙華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特邀代表;浙江省第八届人大代表;政協嘉興市第四届五届六届八届委員;海鹽縣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海鹽縣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委員;浙江省臺屬聯誼會理事;嘉興市臺胞臺屬聯誼會副會長;嘉興市僑商会常务副會長;嘉興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委;海鹽縣臺胞臺屬聯誼會會長;海鹽縣勞動模範協會長;海鹽縣澉浦鎮僑聯臺聯主席會長;海鹽縣澉浦鎮鄉賢聯誼會副會長兼秘书長。</div> 步鑫生与赵荣华曾经分别是海盐衬衫总厂的厂长和厂工会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工作上曾有过龃龉。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两位都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他们敞开胸怀最终尽释前嫌,并排坐到了一起,成为师徒、挚友。步鑫生去世后,赵荣华还代替步鑫生前往北京出席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并代表步鑫生领取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给步鑫生的“改革先锋奖章”和“纪念章”。上图摄于2013年6月5日。 <b>  周有珍(1922——)抗战时期的拥军典范。今年100岁。</b><div> 1944年秋,日本鬼子在甪里堰的一场战斗中,被新四军海北支队打败。为了避免澉浦城内的侵华日军反扑。二十多位新四军在甪里堰地下党支部的掩护下,来到甪里堰杜河泾荷花浜茂密森林中吴运顺家隐蔽起来。周有珍丈夫吴金林是时任惠泉乡乡长(地下党员)顾洪青的继儿子。陆新耕与顾洪青千万叮嘱吴家,这件事到死都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全家有被杀头的危险。周有珍十四岁来到吴家做童养媳,虽目不识丁,但人品端庄,心地善良。她精心为新四军烧水煮饭,打扫卫生,缝补衣衫。白天假装拎着草蓝到前面比较热闹的耶稣堂田边割草,实际上是察言观色,打听消息,为新四军放哨。</div><div> 二十多人的吃饭是最大的问题。如果公公吴运顺大模大样到甪里堰市头浪买太多的菜,很有可能露出马脚。周有珍翻箱倒柜挖尽了家中所有的蔬菜、腌菜、洋芋艿、山署、芋艿、和过年剩下的腌制肉。鸡鸭鹅羊猪全部杀尽宰绝。一天天熬着。 新四军为了提高作战能力,白天在院子里操练。夜晚分散到田间地头。两个多月后,这批新四军奉命转移。</div><div> 在这批新四军到来的某一天,新四军与国民党在黄沙坞发生遭遇战,撤到北木山下的几位伤员亟待抢救。周有珍及其丈夫吴金林、公公吴运顺,接到陆幸耕的指示,马上拿了两根棍子,一只蚕匾,担绳和被毯,急速赶到北山脚。把伤势最重的新四军放进匾里。盖上被毯。两根棍子绑在匾底下,扛到肩上,借着月光,跌跌撞撞奔走在茅草荆棘间。沿着狮子浜经狮子桥,过茶木山西,再经吴家石桥,总算在半夜前把伤员抬进屋里。</div><div> 周有珍忙着烧开水,放入盐,给伤员擦洗伤口,擦尽血迹和汗水。丈夫吴金林把自己穿的衣裤拿出来给伤员换了。周有珍则把新四军的血衣埋进了屋前的菜地里。</div><div> 在掩护和抢救新四军的同时,周有珍还帮助介绍了两位青年金松和金志观参加了新四军。1947年,金志观在山东的一次战役中光荣牺牲。年仅25岁。继爷惠泉乡乡长顾洪青最后身份暴露,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枪杀于嘉兴新篁。被追认为烈士。</div><div> 解放后,周有珍把自家的堂屋变为农会会所,三天两头开会演出庆祝解放。后来又开办了小学十余年。成为解放后新中国巩固政权的一个活动基地。</div><div> 周有珍一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冒着全家杀头的风险,英勇而机智地掩护、救护新四军的优秀事迹一直埋名隐姓至2015年,才被北木山新四军陈勇茂的侄子发现。其事迹感人至深。周有珍或成为我县唯一还健在的抗战时期的拥军典范。</div> 2020年1月18日,海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黄志华(左)前往周友珍(中)家中拜望周有珍老人及其长子(右)。 2020年7月,周有珍一家被授予“最具家国情怀家庭”称号。<div>  四年多来,我自掏腰包,购买进口录音设备,跟踪采访周有珍及其多名证人。先后写信、上访镇、县、市、省四级退伍军人事务局、分管县长、县委书记,撰写政协委员提案,要求将周友珍老人的拥军事迹进行进一步的核实、挖掘、宣传。尽快建立周有珍拥军模范纪念馆。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并希望特事特办解决周有珍老人的养老和医保问题。</div><div> 北有《沙家浜》,南有《荷花浜》。如果拍一部反映周有珍拥军事迹的“微电影”,片名就定为《荷花浜》。那周有珍的事迹就能家喻户晓。到过《沙家浜》的朋友都知道,发展红色旅游是一本万利的绿色经济。澉浦更有历代军事重镇的发展历史,有新四军北撤澉浦的壮观历史场景。烈士的献血和灵魂足以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战斗意志。</div> 甪里堰地下党支部负责人陆幸耕与少先队员在一起。 <b>  李颂章</b>(1953—— )澉浦人。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画创始艺人。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海盐县文联书法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div> 他从小受到爷爷父亲的严厉管教,从小就坚持练习书法技巧。曾用小楷抄写《古文观止》全书。1987年初开始创作铁画,深得有关部门的赞赏。作品被分享一空。1997年起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铁艺文化的创作之中 。用两个月的时间手工创作了“黄山迎客松”。气势非凡。后用三个月时间把王羲之《兰亭序》的每一个字,用富有立体感的铁字镶嵌成书法横幅,装进画框。得益于从小获得的书画艺术和持久的意志磨练,李颂章的铁艺才能渐渐得心应手。成为有别于安徽锻打铁艺的纯手工铁艺人才。 </div> “迎客松”挺立的腰杆,千枝万针。要用毛笔在铁片上画样,然后用剪刀、凿子、铁锤一丝不苟的啃下来。不论粗细、弯曲、径直、椭圆,都要利用平面凹陷的铁墩将它们锤成拱形或凹陷的立体图案。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创作。 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竟也被李颂章用铁锤书写出来了。这里需要多久的耐心和韧性。需要精气神的高度凝聚。需要一双异乎寻常的手,十个比缫丝女人更灵活的手指。 李颂章的四副铁画已经镶嵌在画框中。有人要2000元买一幅。某党委书记要其展出。李颂章似乎都不愿答应。每一片枝叶里面,都凝聚着他生命的献血和时光。他最需要的是这门艺术能传承下去,让澉浦的铁艺文化发扬光大,世世代代传下去,以光耀我们的中华文明。 李颂章的铁画艺术触类旁通,运用到竹刻艺术上同样栩栩如生,精气神并蓄。 <b>张明章</b>(1944——)澉浦东方村青山头人。海盐县书法家协会会员。<div> 在澉浦古城的东方,面向浩瀚的大海,一座突兀耸立的山峰插入蓝天。它就是世代澉浦人民为之骄傲,为之咏叹的青山。青山形似乌龟,是澉浦人民长寿不老的象征。也是世代澉浦人民生活幸福的寄托。<br> 青山的好风水哺育着世代澉浦人民勤奋好学,刻苦上进。所以,读书为上,学问立身成为世代澉浦人民的优良传统。<br> 干宝曾在这里为父守孝。《搜神记》的灵气也在吹佛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div><div> 张明章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对读书写字特有嗜好。在南昌铁路小学、中学、高中求学时,常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div><div> 其实,张民章50多岁才开始专心写毛笔字。这得益于他在读书期间经常出黑板报、钢板刻字的兴趣。</div><div> 他与李颂章是多年的好朋友。经常到李颂章那里取经。他毅力顽强。一经执笔,便迷上笔尖,笔耕不辍。五年来他专注于利用黄昏两个小时左右清净时间,在夜深人情中龙飞凤舞。终于将13万字的《古文观止》搬到了宣纸之上。只等待积蓄资金,请人校对,复制刊印,线装成册。</div>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br>  《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br>  《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 张明章用小楷书写《古文观止》,经过1000多个夜晚的凝神贯注,130000字的《古文观止》繁体小楷书页已经完成。正等待付印和线装。有多少人能从这一浩繁的卷轶中,发现每一个蝇头小字横撇竖捺的精细结构以及需要付出多大的耐心和精力?所以,澉浦人就是有这样一种持久坚韧的精神和比渔翁更大的耐心。这也是澉浦精神。是澉浦人才辈出的源泉。 这是张民章年夜饭后书写的“家和万事兴”。 <b>  王健飞</b>,1947年生,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人。曾任海盐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县政协委员。海盐县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人才,全国地方志先进工作者。先后担任《海盐县志》副主编,《海盐年鉴》(1993年至2001年),《澉浦镇志》《南北湖志》《海盐县志(1986-2005)》主编。点校宋《澉水志》,编著《海盐人物春秋》《海盐风俗春秋》《海盐胜迹春秋》等<br> 三十几年来,他编校过的字数已有一千多万。<div> 千年转瞬,前有常棠开我国镇志之先河,后有王健飞续澉浦镇志之后秀。澉浦人怎不引以为傲!</div> 这部285万字的《海盐县志》是王健飞多年辛勤劳作的成果。 作为一位澉浦人,王健飞挑起了主编《澉浦镇志》和《南北湖志》的重担。 退休以后,王健飞仍笔耕不辍,每天伏案写作。他的第四本《春秋》从书《海盐夜谭春秋》也已经脱稿,付梓在即。<div>  澉浦,创修镇志之先例,树续志之传统,称得上是方志事业的佼佼者。绍定三年(1230)澉人常棠编纂《澉水志》(今有明嘉靖刊本),为我国修镇志之嚆矢,而且出手不凡,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叙述简赅,纲目该备”的佳作。其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澉人董谷纂《续澉水志》;清咸丰元年(1851),澉人方溶修纂《澉水新志》;民国24年(1935),澉人程煦元纂《澉志补录》。物换星移,如今王健飞又修成一部统贯古今,资料翔实;门类齐全,体例完善;特色鲜明,文字朴实的《澉浦镇志》,真是可庆可贺。一个弹丸之地,八百年间,持续五修其志,在浩大的方志界足以传为佳话。<br></div> 澉浦自古以来,人才济济。两集美篇无法尽述“圣贤达人”。我们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澉浦的未来,会涌现出更加充满智慧,书写更多辉煌的杰出人才。<div><br><div>  对澉浦故乡的情怀如同对父亲母亲的爱。澉浦的每一座山峰都是历代父亲们的铮铮铁骨。澉浦的的每一条河流都是历代母亲流淌的乳液 。凝视南北湖母亲清澈的双眸,作为澉浦的子孙我们要世世代代跪拜在父母的面前,鞠躬尽瘁,誓死保卫澉浦的每一寸土地。让澉浦的绿水青山永远成为养育我们的天然氧吧。有必要再看看古澉浦的面貌,她将激起我们对澉浦永生的难忘。<br></div></div>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br>  从晋伊始到建国前,海盐历代道家传人辈出,熟精玄理,设道观,工诗画,留存不少道学名作,其中,尤以五代谭峭为代表,据明朝《续敢水志》记载:“谭家山,在永安湖西,有高岭,过此入海宁县界,乃南唐道人谭峭得道处。“ 伫立于海盐博物馆内的道教石像。 三国吴时,江南尚无佛寺。赤乌年间,康居国高僧康僧会为吴大帝孙权祈获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始创江南三寺,即海盐金粟寺、金陵(今南京)保宁寺、太平(今安徽)万寿寺三大古寺,于是江南佛法始兴。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建金粟广慧禅寺记》碑文上记载:“<b>康僧会既游方至海盐金粟山</b>。”可见,金粟寺不仅是海盐县最古的佛寺,也是江南最古的佛寺之一。<br> 千年古刹——金粟寺全景图异常壮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岫庵始建于宋(960-963)初,一千多年来五废五兴。 1991年3月,我国著名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眼见澉浦的美丽山脉被炸山取石卖钱。澉浦和南北湖风景区遭到严重的破坏,心急如焚。连夜给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写信,要求立即停止开山取石,保护澉浦、保护南北湖。<div>  中央最高首长代表中央立即批示给浙江省长葛洪升。葛洪升省长于4月11日批示:“请海盐县委县府主要领导过问此事,并采取果断措施予以保护。并望将情况与办理结果报省府”。</div><div> 飏山、葫芦山、凤凰山、青山、长山终于停止开挖。不了来了个“林龙码头”竟然把中央最高首长的指示踏在脚下。把千万年来始终佑护澉浦人民的这条巨龙被开挖得体无完肤。更直接破坏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文奇观——”日月并升“,这一南北湖风景区的著名景观。</div> 南龙之尾长墙山(长山)的最高处,有包括我母亲及其姐姐在内的数百位澉浦老百姓,在日本鬼子刺刀的威逼下,冒着雨雪交加的刺骨寒风,将水泥、沙子、石粉肩扛手抬到山顶,建造了多个碉堡。妄图永久占领中国。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实物罪证。(山尖日军碉堡上面的军事哨所依稀可见)。 解放初,为了防御,解放军在日军碉堡的顶上建造了这座军事哨所(上图顶部的截图)。 千年澉浦古城的西城门是唯一遗留下来的古城遗迹。一千多年来的风霜雨雪,世事变迁,最终没有毁灭这一古城门洞。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便于通车,增加了左侧的门洞。如果澉浦人有乌镇人西荡人的远见,有仰仗澉浦古城和南北湖两大著名景点向绿色旅游经济、军事旅游经济、宗教旅游经济发展,那澉浦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将有空前的提升。 西城门洞的原始洞顶。 这是澉浦唯一尚存的远古弄道——道观弄。弄的右侧在扬梓时代全是杨家的海盐腔戏剧胜地。200多名海盐腔弟子歌女每晚欢声笑语,字腔正圆,深得士官商贾尽情享受。卸妆的水都要染红了“胭脂河”。<div>  世事变迁。扬梓公园胭脂河南侧被朱斐章等热心乡土人士募捐建造了城南小学,为澉浦文明的延续作出了贡献。</div> 这棵500多年的梓树坚定地站在这里,迎送每一位前往道观膜拜的香客。还有城南小学的莘莘学子。 澉浦乡贤朱斐章募捐兴建城南小学。以碑为据。<div>  我的高小生活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不过此时校名已改称为“澉浦公社中心小学"。虽然家庭生活困难,衣衫褴褛,日不裹腹。但穷人自有穷人的志气。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被全校师生选举为少年先锋队大队长。每学期少先队列队,每班中队长都向我报告。吴美林校长、洪一心、卢忠辉班主任都对我关怀备至。我至今仍铭记他们对我的殷勤教诲。</div> ”朱斐章捐资兴学呈县备案文“。 奉县令之命,建立的城南小学体育场。 澉浦古城的石板路是千年古城的实物展示。原有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加上南北小街,都是石板路面。读初中时,解放军的骑兵部队牵着高大的骏马,从北大街进入澉浦中学校园。那铁蹄踏着石板路的滴答声十分的清脆悦耳。<div>  以上录像展示的是北大街石板路的原貌。四大街的中间都有很深的排水沟。只要疏浚,就远比2018年埋设的30公分直径的胶塑污水管道流畅的多。吴忠耿说,我小时候每年黄梅天发大水,石板路的缝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鲫鱼在嬉戏追逐。</div><div> 一千多年来,没有听说过澉浦古街道被淹没的记载。只有“海盐宝塔高做高,没有澉浦吊桥高”的民谚流传千古。同样石板路面上那层薄薄的沥青只要用手工风镐耐心的凿掉,不用大型机械捣碎,原本的整个石板街道就完好无损的显现出来。如果再把四面城墙修复起来,把古建筑、古著名景观如同乌镇西荡一样修复起来。那一座千年古城的风貌就基本呈现出来了。澉浦古城每年将迎来百万游客,旅游收入将超过乌镇和西荡。</div> 2004年4月11日,我怀着 对古城的留恋,眼见西大街上只留下上世纪五十年代朝南的几间老店面,虽然十分破旧。但我曾在这里卖过2分钱一斤的青菜萝卜丝瓜,5分钱一碗的螺丝。,包打的赵家埭西瓜。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的街市场面,就像每天过节一般热闹。人们友好热情的问候始终盘旋在我的脑际。为了把根留住,我用相机留下了这西大街上最后的记忆。 这是谢菊山老师傅的白铁店门面。此时已由其子经营。 这是毗邻的另两家店面。 这位名叫关洪大叔的残疾人以做鞋、补鞋为生。他为澉浦人做了成千上万双布鞋,用靴子把我母亲做的布鞋撑得毕挺,还在鞋底的周围涂上白色的胶。好在做客人时穿上光鲜一点。<div>  不了在我这张照片拍了没隔几年,他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div> 澉浦古镇靠近十字街的南大街朝东的陈氏茶馆。每天早晨,这里坐满了茶客。他们谈天说地,新闻趣事日日新鲜。没有无线网络,他们仍能知晓远近轶事。为了丰富茶客们的生活,常有评弹艺人前来说书演出。欢声笑语带给他们健康长寿。 澉浦集镇南大街51号对门,有“朱氏义井”,宋代。明代董谷《续敢水志》记载:“井在澉浦市中,阑上有义井字犹存,”今井已被填平,井栏为1915年重建,现移至对面院落内。 澉浦典型的古民宅——步宅。位于澉浦古镇南小街15号。步宅分为前院和后院两部分。前院为清代古建筑;后院为民国时期的西洋建筑。整个步宅中西合璧。故又称“红洋房”。<div>  其实,步宅前院的中式老宅,是步柏勋祖辈从清朝留传下来的祖宅,后院的红洋房则是步柏勋(1981——)自己在民国时期建造的私宅。新中国成立后,他捐赠给当地人民政府。改革开放后步宅变成了澉浦镇办企业“海盐县第二羊毛衫厂”。后与新疆“大光毛纺厂”合资经营。最后归属新疆大光毛纺厂所有。</div><div> 2003年,步东仁以保护古建筑的战略眼光出资购买了这幢已经破败不堪的中西合璧建筑。经过多年来的考察、设计、评估,下定决心为恢复保护这一特别的澉浦古宅竭尽全力。<br><div> 步宅前院为典雅的中式建筑,一字排开5间,两侧各有厢房。厅堂内,朱红梁柱粗壮,门窗均为清式原貌,地面铺有仿古地坪砖。清式榉木家具陈列其中,古色古香。</div></div> 走进步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明朝的老太湖石元宝,寓意“进门见宝”;石元宝上方的墙壁上,是栩栩如生的“五狮绣球”砖雕。 步宅天井内南墙上的砖雕画风雅别致。盘蛙绿叶垂挂,荷叶临秋。 步宅的内堂保持着澉浦人传统的摆设。北墙正中悬挂著名画家黄炳虹先生的“笑口常开”;马飞熊老先生的“百寿图”和“百福图”分列两侧。地坪砖上靠墙摆放着清代的“翘头案”。厅中央是清代榉木“拼圆桌”。 从前厅堂西侧挂着红灯笼的长廊步入后院,一座西式的红洋房又映入眼帘,实在别有洞天。<div>  红洋房5间两层,屋顶瓦片红彤彤一片,外墙及廊下建筑均保留原有奶黄色涂料,屋外有民国时期的西洋躺椅、水景墙,整体风格颇似海宁的徐志摩故居。</div><div> 建筑这座红洋房,当时花了步柏勋12000个银元,“整个房子是由外国人设计。水泥是日本的洋灰,木头是美国的花旗松,瓦片是英国的红洋瓦,地砖是德国进口的花地砖。1933年建成。<br></div><div> 步宅重焕光彩后,央视地方志栏目也已到此取景拍摄,步宅名声大振。步东仁正准备在步宅的东宅再修一座园林。</div> 2002年的苏宅还是有着百多年的记忆。是澉浦古民居的代表性建筑。 在苏宅大厅堂的西墙上,有着1958年人民公社喜庆丰收的宣传画。 在苏宅大厅堂东侧的墙面上,还保存着1958年"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红旗放卫星的水彩画。 苏宅西面颇具澉浦建筑特色的围墙呈现出沧桑岁月的痕迹。 著名的澉浦北大街100号。 北大街100号的宽阔厅堂曾驻扎过解放军、办过学堂、办过工厂。澉浦的许多大户人家其建筑不同于乌镇、西荡。澉浦的古建筑特色就是高大、宽敞、大气、雅致。 北大街100号的墙门。 这是老澉浦镇政府所在地陈家弄北侧的朱家老房子。县公安局吴忠耿的爷爷吴润华在抗战时期因自家在铁匠营的住房被烧毁后向朱家租住至今。爬山虎每年紧紧地抓住墙壁,显示出生命的顽强与积极向上的勇气。这座百年老宅也能体现澉浦古镇民居的特色。 这是澉浦西大街的两层古民居。 澉浦的老房子侧面一般都有单门。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被后人称为“赋圣”和“辞宗”。<br>  司马相如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其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代表作有《子虚赋》《长门赋》《凤求凰》等。同时他与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div>  澉浦具有传统文化意识的大户人家都喜欢司马相如的砖雕镶嵌在自家的墙壁上。以期盼自家的子子孙孙以文化立身。</div> 这是西大街拐入南小街的原澉浦医院围墙。院长姚德云因除四害业绩辉煌,曾到过天安门城楼观礼台,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这是南小街澉浦医院高墙上的壁画。那是儿童们喜欢的东西。当时女孩子踢毽子,男孩子滚铁环。童年生活虽苦尤甜。 澉浦镇有宝幼稚园坐落于澉浦镇澉长南路2号。是由镇政府主办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办于1994年,由港胞朱伯衡先生投资建造,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办园条件不断改善,园内绿荫如毯,设施一流,是海盐县一级幼儿园,嘉兴市达标中心幼儿园,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十几年来,幼稚园本着“为农村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乐园,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的宗旨,以“健康,活泼,自主,乐学”为培养目标,努力以“规程”和“纲要”为依据,努力进行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尝试教育改革,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取得了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可,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理想的幼儿园。 这是澉浦中学的老校长徐忠武正在“老三届”同学会上讲话。 这是1962年澉浦公社中心小学六二班班干部的毕业留影。陈官祥老师(中)曾带领学生到海宁袁化进行笛子等音乐表演。 这是褚雪良老师历经50多年保存下来的备课笔记本。上面还有“老三届”学生的名单。 1968年9月12日,澉浦初中革命委员会发给朱贵良同学的《开学通知书》。53年过去了,同班同学都成了古稀之人。但那个疾风暴雨的时代,“老三届”的坎坷艰辛成为共和国同龄人的宝贵财富。 古时候有很多禁忌和崇拜,“泰山石敢当”就是其中之一: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三尺三寸高),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可镇压一切不祥之邪,在民间甚为流行。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  澉浦人也有同样的信奉。</div> 这台救火用的老式“洋龙”(周乐训供图)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灭火设备。记得某一天卢家失火,红色的火焰借助风势疯狂地燃烧。救火的民众都自觉地投入到灭火中去。我小小年纪也去帮助摇动杠杆。 1952年8月,海盐县人民政府给每家人家颁发了盖有红色县府大印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房屋、田地的所有坐落都写得清清楚楚。从此,每家每户的生产生活都有了保障。这张证书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法律效率?<div><br></div> 澉浦的老百姓从纯粹的农民过渡到乡镇企业,开始从手工业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超亿元大型企业。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回想当年走过的路,步伐还是艰辛的。 澉浦传统的打年糕也许很多外地人是不太熟悉的。这种家乡特有的糯米年糕经过石臼石榔头的无数遍敲打,特别的香,特别的黏。小时候放一点红糖煎炒一下,真是馋涎欲滴。 那个烧煤饼炉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了。不过有的人家搬了新房,住到了新的居民小区,仍然保持着勤俭持家的风格。煤饼炉继续在用。 1964年,我家终于丢掉了几百年来的“洋油灯”,安装上了第一盏25W的电灯。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始买起了脚踏车。街道上凡是骑脚踏车的一般都是“兴头人家”。转瞬之间,如今竟然开起了“奔驰”“宝马”。<div>  </div> “皖铭亭”位于澉浦城西门外凤凰山麓,旧名大士庵亭,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改为今名。<div>  亭为澉浦至南北湖往来行人的歇脚躲雨之处,今南北湖大道从亭旁经过。2004年圮。亭为长方形,分三间,长10.8米,阔5米,檐高2.6米,顶为两披式,小青瓦,有石柱四根,木柱四根,石柱为大士庵茶亭旧物。上有题刻:“信商胡文英喜舍”、“信士石德嘉喜舍同室朱氏”、“信土屠文思侄大章喜舍”。亭北原有大士庵。三房,东西各有厢房。庵西北侧有骨塔,为全镇葬猫狗等家畜遗体处。</div><div> “皖铭亭”就在我家“两家村”屋后200多公尺的凤凰山左翅膀的山脚下。大士庵原是烧香拜佛信善之地。故当地人别称为“大慈善”。从南北湖来的果农挑着杨梅、李子、橘子、梨子、竹笋、硬柴,到了凉亭,总要放下担子,歇一歇,擦擦汗。盛夏酷暑,种田、割稻的城里人热得吃不消,也要拔脚到亭子里歇歇。这座“凉亭”成为澉浦东西穿梭百姓的必经之地,歇脚躲雨之地。它铭刻在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们的心中。</div> 上世纪70年代,为防止太湖水位的暴涨,威胁到太湖流域人民的生命生产安全,澉浦古镇忍痛割爱,百米宽的长山河出海排涝工程从澉浦古城穿过。澉浦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div>  长山河的开挖是太湖流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澉浦古镇历史上的一件大事。<br><div>  上图为分片包干的人海战术。整个开挖工程几乎没有机械作业,全靠手挖肩挑。真正体现了毛主席所说的“人多力量大”。</div></div> 几十万开河大军绵延几十里,用肩膀硬是把一条100米宽的大河按规范开挖出来。另一边,钢筋水泥大桥也同时建造。 红旗飘飘,战鼓擂擂,是农民,也是民兵。这是奋战在澉浦山脚下的开河大军。 人山人海,中国人民的意志战胜一切。 尽管老天下雨,开河的人们密密麻麻,接踵而至。 居住在苏宅的开河大军开凿的这口水井解决了开河者的吃水问题。也成为澉浦历史上一项巨大工程留下的历史印迹。 这棵差不多伫立了近800年的古代银杏曾枝叶茂盛,树干高数杖,荫庇周圆数百米。我上城南小学(社中心)时,一个雷劈,打断了一侧枝干,压坏了几十米远的校舍。一场大火烧了树心一天一夜,剩下了大半圈树皮带肉。仍要多人合围。如今看似风烛残年,但它的坚韧与无畏仍是我们澉浦人的性格。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不朽。 大雪中的古银杏感觉有点孤单和苍凉。但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新建的澉浦古城迎来牛年大吉,红灯高挂,灯光灿烂。 蓝天白云下新建的澉浦古城保留了正中间的老西城门洞。 2017年10月28日晚,“纪念澉浦建镇1300周年艺术故事会”在南北湖景区白鹭洲开幕。县领导陈玲芳、王碎社等共同观看演出。县委书记陈玲芳在致辞中表示,澉浦古镇集山水之灵,承历史之脉,吐人文之息,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澉浦人民,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攻坚克难中探索,在砥砺奋进中开拓,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br>  陈玲芳说,澉浦集景区、古镇、岸线、围垦资源于一体,是海盐未来发展特别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希望澉浦以建镇1300年为新的起点,立足良好的发展基础,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秉承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握机遇、创新发展,开拓进取、勇立潮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唱响新声音、谱写新篇章、实现新辉煌。 <b>  澉水:</b>有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本两集美篇仅从历史的角度,东拾西捡,祈盼用图文来简介澉浦的古今历史变迁。以让我们以及子孙能够从中了解到澉浦历史的悠久,人文的辉煌,期盼未来的更加美好。自我激励,勇敢地担当,为澉浦的建设奉献自己。由于时间有限,资料缺乏,考证艰难,挂一漏万,难以求全。图文中错漏失当之处诸多。敬祈各位不吝指正。<br> 特别感谢周陆训老师和多位专家大师以及网络图文贡献者的慷慨援助和支持!<div> 感谢蔡群慧老师亲自配音演奏《平沙落雁》!<br><div> 附上本人2018年1月19日写的(县人大议案)草稿原件。希望能为恢复澉浦古城建设,发展绿色旅游经济提供参考。<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