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杨林山中的天妃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袁南成</b></p><p class="ql-block">杨林山位于湖北省监利市最南端,高耸在长江边,看似不高不大,却是辽阔的平地上凸现出的一道奇葩。绿树成荫的山顶上掩映着一座灵光普照,闻名遐迩的寺庙,流传着一个个跌宕起伏的神奇故事,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赏。</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九是上九吉祥日,也是民间流传的庙会节,男女老少清早出发去寺庙祭拜神灵,许愿祈求上天所赐福禄寿禧,事事顺,财喜发,天天乐。</p><p class="ql-block">这天,我早早起床率家人开车前往杨林仙山天妃庙。一路上,灿烂的阳光洒在大地,拥抱着车玻璃。似乎初春早已掠过,我们穿着夹衣坐在车内还感觉闷热,揺下车窗让暖风醉人。看车外路旁的树枝上偶尔抽出一个两个嫩黄的芽苞,绿色的小草叶儿争着伸长脖子,惬意时冒出零星的花朵,可谓“早有美景初露角,心眼霎时知春到”。一家人在车内谈笑风生,不知不觉来到杨林山脚下。</p><p class="ql-block">脚下一块平地上早已人山人海,各种型号的车有序停放,找了半天才把车停好。下车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往杨林仙山天妃庙的一条宽约五米的水泥山坡路往上爬,路两旁是一个挨一个的摆有黄裱香的小摊,商贩们大声吆喝着,每隔一段有矿泉水、水果及油炸食品卖。山坡路狭在两山之间,山上的楠竹和松树旁逸斜出交叉成虬龙,上上下下川流不息的人似穿越绿色隧道,攀登天堑采摘星星。</p><p class="ql-block">几岁的两孙女跑步向上,跑一段停下来望着我们歇一歇,并喊着:“快来呀!赶上我们。”儿子儿媳追着她们,我和老伴在后不停叫喊:“乐乐,萱萱,慢点跑,不要摔了。”我马不停蹄地走着,一边欣赏山林景致,一边气喘吁吁。</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登上山顶,红色琉璃瓦的楼阁——天妃庙出现在眼前。广场上满眼都是人,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我牵着两孙女的手慢慢蠕动,来到正门,一栋三层红漆古老亭阁耸立着,走廊竖立六根圆形水泥柱,周围涂红色漆,中间两根镶嵌一副镀金对联:“杨林山山连古道道古千年追三国,天妃庙庙接长江江长万里溯五湖”。一楼的正门上方镶有金色扁幅:“天妃庙”三字。亭阁周围雕刻有精致花纹。</p><p class="ql-block">步入宽阔的厅堂,人头攒动。中间端坐一樽“天妃圣母娘娘”铜塑像,雕刻精巧,金光闪烁,慈善温柔,约二米见高,底座一米,面南背北。</p><p class="ql-block">前面摆有两排有黄色布做成的圆形蒲垫,每排八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拿香裱下跪磕头祭拜。不少人还在求神保佑,抽签许愿,什么功名签、婚姻签、家运签、求财签、求子签……</p><p class="ql-block">我也谦诚地跪拜,然后禀报地址、堂口、土地番号,再从装有竹签的木桶里随便抽出一支,站在跟前的一个和尚忙凭上一卦,打下的是一阴卦,让我将手里的签放回重新抽出一支,又凭上一卦是胜卦。我拿着竹签开心地去西边柜台兑换签卡,一和尚按竹签上的数字序号取出一张红色胶印的二十四号签卡,递给我时说:“此家运签吉祥,收费十元。”我付钱后认真读签:“家运中吉。君问家运是如何,一室之中喜气多。男女老少皆利达,四时兴旺些菩萨。”</p><p class="ql-block">读着签欣慰地笑了,看见蜂拥而至的人流,把里面挤得摩肩接踵。我带着家人慢慢随着流动的人群走出庙厅,沿台阶下广场。广场的东西方各有一个眺望台,我们先来到东边眺望台,扶住栏杆远眺,蔚蓝的天空下一条波涛汹涌的长江,阳光洒在江水上波光粼粼。其间几艘货轮在慢慢前进,仿佛几个圆点在蠕动,江中有一小岛,一棵参天大树耸立在光秃秃的岛尖。听说这岛这树还有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不管江水长多高,岛和树从来没有淹没过,据说水高山涨水落山跌。江对面东向隐约可见岳阳楼,一座荆岳长江大桥横架飞南北。</p><p class="ql-block">来到西边眺望台,清楚可见对岸的君山,想起刘禹锡写的七绝《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江中间有一沙洲,一半绿色一半灰色,绿色是芦苇和小草,灰色是一片细细的砂石,看上去是一副天然雕琢的水光潋滟的绝妙画作。眼前是一道狭窄的江水,水流湍急,直冲小岛,永不停歇地洗涮,让其光洁一新。</p><p class="ql-block">放眼远眺,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条浩瀚的大江,穿行在峡山之间,杨林仙山处却山水环绕,岛洲突显,构成一副奇特的山水画。江水与洞庭湖水回旋,天妃娘娘与八神仙会晤更显灵气,天妃庙的灵光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广场南边的中间有一条狭窄的石级台阶一直通往山下,不知有多少步,很多人数过都数据不一,只知道具有灵气,不宜数只宜轻松慢悠地上下。台阶两旁建有一间间的小屋,里面供着一樽樽形态各异的菩萨雕像,上下的人也一处处祭拜。台阶底下是一排小屋,有种类繁多的小食品店、商店、餐馆,还有无数老人(男女都有)坐在路边给游客抽签算命,择字看相,卖纪念品,拉二胡唱歌,拍鱼鼓说书……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游赏时,一路喋喋不休地给孙女们介绍,孙女们都很好奇,不是问这就是问那,还提出不少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人好笑,有时我也无法回答,简单搪塞过去。</p><p class="ql-block">沿途返回时我去山上采摘几根竹枝下来,大孙女问:“爷爷,您拿竹枝干嘛?”我说:“这是人们的一种传统,来拜神的人摘几枝回家求神仙保佑,还可以辟邪保清洁太平。”</p><p class="ql-block">“哦!为啥只摘竹枝,别的枝叶可以吗?”孙女问。</p><p class="ql-block">“不行。竹子有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傲然挺骨等品性,人们才崇拜它敬仰它把它作为君子。”我微笑地说。</p><p class="ql-block">孙女不停地问我,我也不厌其烦地解释。突然孙女说:“爷爷,如果每个人都摘几根竹枝,那山上的竹子不会摘光吗?”一家人听后都哈哈大笑。一路上说着笑着,看着赶庙会的人流,让美好的时光留在记忆里,绽放在青山绿水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