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p> <p class="ql-block">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p><p class="ql-block"> 秦都区渭滨实验小学 汪庆</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已从教20年,在这20年中,语文课的改革一直未停。我也和许多语文老师一样,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怎样一个语文课堂?当看完《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后,我有了明确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我怎样教语文》没有华丽的“装饰”,所道之处全是接地气的经验指导。书中不论是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还是教学实录和案例,都是最鲜活的语文教学法。全书共分四辑,阐述了于老师对当今语文教学的深思和探讨。</p><p class="ql-block"> 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p><p class="ql-block"> 于永正老师说到: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语文的根留住。我对这句话非常赞同。现在好多学生几乎被各类习题围困住了,由于考试等种种原因,许多学生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变成了刷题的工具,真正对语文的喜爱和陶醉的人几乎寥寥无几。于老师强调了大量的读写的重要性,因为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才会更不惧怕考试。</p><p class="ql-block"> 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p><p class="ql-block"> 于老师把一生的语文教学实践概括为四点: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这四点看起来容易做到,但真正静下心指导学生全掌握的不见得多。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总结出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并将“重情趣”放在首位,因为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最离不开的就是良好的情感参与。</p><p class="ql-block"> 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于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还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于老师介绍了大量的教学实录和案例,指出了他的语文教学如何一步一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p><p class="ql-block"> 在作文教学上,于老师主张“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处处留心皆文章”,同时强调了老师自己要喜欢作文,因为老师喜欢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是直接起作用的。</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更被于永正老师“做事诚平恒”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向于老师学习,用丰富的知识,宽广的胸怀为学生架起一座语文桥梁,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