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终极版)

Lucy zhao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59, 56, 56);">一、红烧肉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本科论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章:各种红烧肉区别和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三章: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四章:烹制东坡红烧肉的主要问题和对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结论:东坡红烧肉可以更好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硕士论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一章:关于猪肉做法的文献综述;&nbsp;</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章:红烧肉做法的历史演变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三章:传统红烧肉制作和研究方式介绍和比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四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红烧肉做法的启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五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具体做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六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结论:红烧肉很好吃,但是吃的过程中注意区分,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的红烧肉做得会更符合社会主义实践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博士论文</b></p><p class="ql-block">序言:历史中猪肉食谱的文献综述、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足和问题;</p><p class="ql-block">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猪是怎样养成的;</p><p class="ql-block">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猪的各个部分肉质的区分和作用;</p><p class="ql-block">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马克思理论不同发展阶段对红烧肉发展的影响和启示;</p><p class="ql-block">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红烧肉制作的实证研究(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p><p class="ql-block"><b>结论:红烧肉是不是可以吃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总体来看,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红烧肉是不错的营养、美容食品,但操作过程的障碍还需要通过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支持,使红烧肉更好地实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二、兔子版</b></p><p class="ql-block">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p><p class="ql-block">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就是做完论文)。</p><p class="ql-block">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b></p><p class="ql-block">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b></p><p class="ql-block">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博士生: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b></p><p class="ql-block">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p><p class="ql-block">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p> <p class="ql-block"><b>三、专业分析版</b></p><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较为全面的从学习、分析、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本、硕、博学习的区别,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本科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p><p class="ql-block">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b></p><p class="ql-block">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你们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这对你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与本科生有了不同。</p><p class="ql-block">本科生毕业后终生从事其所学专业的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会超过10%。这里我说的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本科毕业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后的本科毕业生。</p><p class="ql-block">硕士毕业生终生从事其硕士专业的比例会高一点,约15%。</p><p class="ql-block">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专业为终身职业的人数应不低于三分之二,低于这个标准则说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也可以说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性质是专业教育。</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区别是专业水平差别,不是素质差别。两类毕业生在为人的素质上没有差别,其区别是研究技能。</b></p><p class="ql-block">研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技能。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的很少。</p><p class="ql-block">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习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级交待下来的任何一项事务性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问题的性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实施的方案和路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备注:部分转载自公众号“人力资源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