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行青甘,大美青海湖

风来过

这里质朴惊艳,这里远离凡尘,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这里是自驾爱好者和背包客的天堂。青甘环线,有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从此经过。 从川西出发,我们走班马,过久治,穿玛曲,经夏河,拜访拉朴楞寺,初识小麦加临夏,环游最美青海湖。穿行在这片蔚蓝的天空之下,绿野仙踪,山川秀美,梵音呢喃,湖水圣洁,黄花盛放。相对于很多被商业化气息染指的地方,这里,更能找到本色的藏区,感受到一份执着和信仰,寻觅到向往的自由和热爱。当所有的一切都定格成美好的回忆,九色青甘在时间的长河中不再褪色。 <p class="ql-block">从川西的色达出发,新修的色年公路给我们极大的惊喜。从色达到年龙乡的色年路,车少路好,曲曲弯弯的公路开起来爽极了。壮美的高原风光让我们一次次停下脚步。</p> <p class="ql-block">公路也可以这样美!像一枚巨大的回形针,别在了青山的腰际。</p> 这种空旷和苍凉之美是我喜欢的。 蓝天之下,群山巍峨。 <p class="ql-block">牧民的帐篷点缀着原野,牦牛在小溪边,草地上安静地觅食。</p> 路过一处野花盛开的草地。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花儿们开得热闹又热烈。 <p class="ql-block">车子刚刚停下,远远的看见有两条流浪狗慢慢向车子靠近。有些紧张,狗们却在离车不远的地方乖巧地坐蹲了,眼里写满了对食物的渴求。见狗们并无恶意,我们扔了些小食品给它们。</p> <p class="ql-block">这下完了,一瞬间远处竟然奔跑出10多条狗狗向我们而来,仍然是对食物的渴求。再后来,是我们的拍照搭档。其实之后想想我们是后怕的。藏区与城市不同,很多流浪狗被当地人称作放生狗,没人驱赶,却常见到人们去喂食。但高原的艰苦环境本身对于流浪狗就是不小的挑战,它们在人类社会和野生生态系统之间行走得游刃有余,其实是凶悍的拾荒者。</p> 进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辖区,真正开始青甘之行。之后的行程不断在青海和甘肃之间切换。 还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寺庙,绵延一片,金碧辉煌。白玉寺。 我的相册里一直保留着这张图片。在久治问路时一位当地人很热情很清晰地为我手绘了这段行程,按照指引,我们过黄河大桥,经阿万仓,过玛曲,到碌曲,抵达夏河拉朴楞寺。 经过黄河大桥。之后的行程黄河都有陪伴,跨过黄河的都是黄河大桥。前方将要经过的玛曲县城附近,有真正的天下黄河第一桥。 藏地风光无限,不同的画面,不同的色彩,多层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硬朗而又柔美。 玛曲县的阿万仓湿地。在这里,黄河的支流在大地上画出无数条曲线,也画出了一片水草丰美的牧场。云的影子从无际的绿色上流过,牦牛群和羊群散落其中。 这是被旅行者长期忽略的独特藏域,如果不是互联网的发展,甘南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都是甘南的代名词。 <p class="ql-block">也有突然而来的变化,猝不及防就来到你的面前。远处的天空突然浓云密布。</p> 玛曲。藏语即黄河的意思,是全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这个景点景色很平淡,只能看到一座桥一块石碑。但万里黄河正是从这里将开始她的巨大变化。黄河在玛曲留下了将近一万平方公里的河滩,大河小溪密布,在玛曲段的补充水量竟然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所以玛曲称为黄河的补水站。 天下黄河第一桥。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浩浩东下,在玛曲县境内形成了一个433km长的“九曲黄河第一弯”。由于流程太长,跨度太大,地面无法欣赏到首曲全貌,只有卫星图才能看明白。位于县城4km处的首曲第一桥,是黄河上游建起的第一座桥。黄河从青海流入玛曲,在这里拐了个弯又流回青海,天下黄河唯独在玛曲是从东向西流。 碌曲县尕海乡境内的吉拉观景台,甘青两省交界处,海拔3588米,是通往玛曲的必经之路。<br> 一望无际的广袤原野,满目青山绿水。 远望河川,美丽的山峦、草地、清流,绘出美丽的生态画卷。 一只瘸着腿的小狐狸竟然试探着向我们走来,估计是太饿了。 从甘南的碌曲去往桑科草原的途中经过的分水岭观景台。碌曲县的地理位置横跨长江和黄河两个流域,分水岭北测的洮河是黄河的支流,分水岭南侧的白龙江是长江的支流。 观景台的两边都是高山,中间是一大片牧场,开满了野花。 大西北的晴朗天空,就是那种干净的、纯粹的湛蓝之色。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始出现。 桑科草原。这里离拉朴楞寺只有10多公里了,也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牛羊遍野。 传说中这里也是草原英雄格萨尔王烟祭铸神、赛马称王的地方。藏语中称烟祭为桑火,进行烟祭为煨桑,因此称此地为桑科(煨桑的地域)。 远处田野中成片的紫色和绿色交织成很美的画面。 拉卜楞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和宗教文化中心,是九色甘南藏区标志性的景点,大夏河从它的门前流过。 拉卜楞寺很大,占地1000多亩,经堂和寺庙建筑也很多,是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的藏教建筑群,宫殿,佛殿,僧舍,讲经坛,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与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被誉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 但更有名的,是拉朴楞寺保留着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几乎包含了藏传佛教的所有学科,有“世界藏学府”之称。 拉卜楞寺的转经道围绕着整个拉卜楞寺,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全长约3.5公里,大概有2000多个转经筒,传说中转完每个经筒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我们只走了其中的一小段感受下。转经的文化根植于藏民的传统中,把经文刻在经筒上,每转一圈相当于诵经一遍。因此,只要在藏区就随处可以看到在转经的人,不论是手持小转经筒还是在围着寺庙的大经筒在转动,他们祈求通过转经免去轮回的苦痛。 骄阳似火,我们没有过多停留,搞定一碗老酸奶后去往临夏。 特意绕道进了临夏,这里有小麦加的称号,我们很好奇,因为在沙甸,那里的大清真寺已经足够精美宏大。 车游一圈,很多的伊斯兰风格建筑,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很多,这里是全国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另一个是新疆的昌吉。 临夏的八坊十三巷是回民的主要聚居地,很多店卖的也是伊斯兰风格的用品。 经过刘家峡大桥,桥顶也是伊斯兰风格。 黄河上游,水是清澈的。 出西宁就感受到了去青海湖的滚滚车流。正是青海的旅游黄金季,一车一车的旅游大巴都往东线涌去。我们选择反向环湖,先走北线、西线,再从南线和东线返回。 北线清静了许多。五色经幡在高原上迎风飘扬,有些山顶的地方非常漂亮也很壮观。经幡是藏区的标志, 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印有经文的布条象征着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和大地。五色经幡一般被藏族同胞挂在屋顶,湖边或者是高高的山间用来祈福,他们认为:当风吹过经幡时,就相当于将上面的经文念过一遍。 公路一侧的山上不时可以看见圆形的经幡和祈福的经文,又是一种风景。 距离刚察不远的休息区,巨大的湟鱼图案画在墙上。刚察是青海湖观赏湟鱼洄游的最佳地点。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却高寒、高盐、高碱,湖中能存活的生物寥寥无几,湟鱼(也叫青海湖裸鲤)就是最特别的。它生活在咸水中,却要到淡水河中产卵繁衍,6月中旬,偌大的青海湖里几乎没有了湟鱼的影子,而周边的大河小溪里却出现 “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观场面。我们没有去看这样的场面,却记住了它。 海滨藏城刚察。这是青海湖北线到西线是最主要的城市,也是传说中仓央嘉措悄然遁去的地方。慈悲慧眼感恩塔庄严气派,塔的四面均有13层台阶代表了成佛的道路,旁边就是仓央嘉措文化广场。 过了刚察,车窗外的风景也切换了另一种模式,山地慢慢退去,金黄色的油菜花配合着蒙古包粉墨登场。 青海湖跃入我们的视线,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青藏铁路从湖边经过,有机会一定去坐一次这趟列车,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环湖公路开着很爽,车不多,经常有牦牛在散步。 途经鸟岛。每年夏季,鸟儿们要从孟加拉湾迁往西伯利亚,青海湖正好处在它们迁徙的途中,正好青海湖湟鱼洄游的时间也在这个时候,鸟儿们算准了这个时机,来到这里乘机围追堵截、大快朵颐,产卵、繁殖,壮大家族,于是,鸟岛形成。自然界就是如此的相生相克。 <p class="ql-block">天气出奇的好,碧蓝的天空映衬得青海湖一片幽深的蓝。</p> 不时有经幡群掠过。锥形的,圆形的,方形的,在苍茫大地间点缀得恰到好处。 环湖公路有很多可以通往湖边的小道,想找到只属于自己的青海湖还是很容易实现的。湖边到处都是玛尼堆。 最美的青海湖。虽然只是湖泊,也可以看到它如海一样的大气,也比海更多一份温柔。 青海湖是在用实力诠释着什么叫最美风景在路上。环湖公路并不算很长,环湖一圈约360公里,湖水浩瀚无边又蔚蓝空灵。湖的周围被群山环抱,而贴近湖畔则是苍茫的草原,景色壮观而优美。 南线黑马河乡,帐篷连营。这是环湖路上一个重要的休息补给地,从这里也将分路去往茶卡,大柴旦,德令哈并进入西藏。 帐篷营地连绵很大一片,正是青海湖的旅游旺季,价格并不便宜。 环湖东线与西线的风光迥异,山丘不见了,草地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湿地风光,还有绵延不绝开得金灿灿的油菜花田。 天地明艳。 青海湖的美也正是如此吧,大自然在这里慷慨地把最纯净的白,最幽深的蓝和最明媚的黄协调的安放一起,变成眼中如画的风景。 有一大片花田被真真假假的花打扮的五颜六色,远观就好。 油菜花田美一波,这是幸福的时光。 美丽的画卷总是让语言匮乏,再美的语言也美不过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经过日月山,倒淌河,二郎剑等收费景区我们没有再进入,美好的一切就定格在路上的每一个相遇吧。下一站,我们相约天空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