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自主 创造 愉悦——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游戏的转型” 记实验幼儿园全员素养提升线上学习培训

美友25804921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2日下午三点至3月3日24点,实验幼儿园组织全园教师观看了幼儿园教育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你了解幼儿的游戏吗?伴随着幼儿生命成长的游戏是幼儿自发的行为、快乐的活动,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体验,能满足幼儿独特的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其发展。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强调,幼儿园需要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此背景下,幼儿园游戏该如何转型呢?本期讲座,我们的特邀嘉宾周茜老师会给大家带来:自由 自主 创造 愉悦——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游戏的转型。</p> 专家介绍 <p class="ql-block">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业务园长,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国培计划专家,南京市先进民办学校校长,被评为江苏省巾帼教育之星。执教30年来,扎根在一线,具有丰富的课程研究经验,带领团队建构的园本课程荣获南京市课程建设一等奖。2020年,她组织开展的《生态园的“活教育”——活用自然、生活资源激活课程实践》被参评南京市第二届课程成果科技创新奖。</p> 教师感悟 王菁菁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瓶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这些成人眼中平平无奇的玩意却是孩子爱不释手的玩具,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孩子,形状、大小、颜色、质地以及用途不一的瓶瓶罐罐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敲一敲、碰一、摇一摇、滚一滚瓶罐,而孩子正是在摆弄中开始对瓶罐世界的探索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主题前审阶段中,老师们表现出对于这个主题活动满怀期待的心情,想要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究瓶罐世界,纷纷猜测孩子们与瓶瓶罐罐之间将发生哪些奇妙的故事。</p> 沈景萍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讲座中提到,我们要贯彻“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将游戏真正融入到孩子的一日活动中,使得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强调课程游戏化的实质不是将游戏代替其他课程实施,不是讲所有的活动变成游戏,而是确保幼儿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将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不断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活动中收获成功和愉悦。</p> 王倩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每个孩子从出生 都具备着这一种天性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游戏情景比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更真切。游戏中解决的问题都是幼儿的真问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幼儿的真问题出发进行指导,使幼儿获得有用的知识和经验,游戏对幼儿充满了诱惑力,他们喜欢游戏,同样他们也会在游戏当中得到很多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方式去规定自己想玩儿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玩伴 ,幼儿也会喜欢模仿,这个时候,我们的材料就要涉及到各个幼儿,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游戏当中,所以游戏不仅仅是一场开发幼儿思维的动力,更是一段长时间的突破,在不同的游戏中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自己的判断能力,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p> 闫小菊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在讲座中周园长以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为切入点,结合了实际案例进行剖析,提倡在游戏中重新认识儿童:从“儿童是一个无知无能等待教育的容器”转变为“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p><p class="ql-block">通过聆听讲座,我会更加自如地将理论运用到幼儿自主游戏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主游戏研究以及专业能力,实现和幼儿一起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成长的双赢目标。</p> 乔慧玲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幼儿期是一个人生命的起步,在这个阶段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幼儿期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学前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情绪、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相关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p> 白丹丹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用游戏精神重塑教育观:从“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要把真理教给孩子”转变为“教师是童年的守护者,要向儿童学习,陪伴和支持儿童成长。从游戏改造幼儿园课程:从“依赖教材、注重集体教学、强调规范统- ”转变为“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发展规划和生成保育教育活动。</p> 马艳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游戏意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能够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的得到潜移默化的锻炼。幼儿园教师树立游戏意识能够在班级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和游戏的相互结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使得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够得到更加深入的开展。游戏是幼儿最愿意进行的活动,幼儿的许多知识和能力都是通过和同学之间的游戏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园教师树立游戏意识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有益的指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p> 李莹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必须反思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课程是否体现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有没有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没有给幼儿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有没有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动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有没有让幼儿不断获得新经验。是呀,回想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掌控太多了,我们的指令太多了,我们的说教太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幼儿园全面开展课程游戏化是势在必行,提倡原生态室内、室外游戏,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游戏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在“真游戏’的环境下,变我的游戏我做主,将户外松散的游戏性活动转化为有组织的系列化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营造一个体验式游戏乐园,这将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基地,将成为我园一大特色和亮点。</p> 赵娣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游戏能激发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儿童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言语的反应。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可以说,交往语言是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构建的。</p> 冯慧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对于幼儿园中生活和学习的幼儿来说。游戏是最能够帮助幼儿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提升大脑学习思维能力的方式。传统观念中,幼儿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一般是带领幼儿参与游戏,作为一个组织者和保护者。而在新式教育理念迅猛发展,游戏活动推进的今天,教师的工作已经不仅仅是让幼儿有所乐,有所学,更需要大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不能够站在一旁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要让孩子们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深入了解幼儿内心,解读幼儿的行为,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行动力。教师在与幼儿之间互动之后,了解到了幼儿的行为习惯,可通过分析对不同幼儿进行引导,最大程度上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注意幼儿的行为动向,观察幼儿的喜好,根据幼儿的喜好发展他们的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成长。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教师要转变角色,确立儿童为首,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真正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去付出。</p> 刘云云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  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满足孩子自主体验、建构、发展需要的探索活动。作为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区域游戏在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个性化教育、主动式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改变孩子被动式的学习,较好地促进孩子自主性的发展</p> 张莹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周茜老师《自由自主创造愉悦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游戏的转型》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自主和自发的游戏意味着幼儿能够在自己的水平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活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创造的意义,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重复性行为和尝试性行为是幼儿游戏的常见,表现他们在重复和尝试中创造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小步递进地自我发展。</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以愉悦的情感体验为主,在体验、感受、探究、交往中丰富经验,满足需要。游戏中某个情节引发的相关经验,某个情节引发的相关玩法都能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游戏中幼儿相互了解、认同、支持,幼儿自主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能够带给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愉悦的情绪。</p> 王文卓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生动有趣的游戏是孩子接触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最顺其自然的方式。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会将课程游戏化,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能够主动地去吸收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游戏课程化的进程,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懈的探索与开拓。值得确定的是,课程游戏化是现代幼儿教育中最为正确的方向,教师朋友们也应该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教学更贴近生活、更为生动、更为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注重游戏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使孩子能够认识到游戏与生活、学习间的密切联系,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欢乐的环境中茁壮的成长。</p> 冯红敏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们很多时候是在忙忙碌碌地做、像模像样地看,他们也能看到问题,但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能力和应对解决能力。其实,每一个活动在组织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能够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去琢磨、去找寻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挖掘出问题的不足点,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观察--发现问题--反思--解决问题,只要你想做,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川网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p> 涂艳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nbsp;&nbsp;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性。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眠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时间就是在游戏,甚至生活也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由于传统幼儿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过分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小学化、成人化的教学使很多天真活泼的孩子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快乐,许多孩子未进校门就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就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将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不断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活动中收获成功和愉悦。</p> 周红霞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今天听了周茜老师的讲座,了解到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创造的、愉悦的。</p><p class="ql-block">我觉得游戏化的精神除了要自由、自主、创造、愉悦,还要有体验。体验,是幼儿感知、连接世界的基本方式,他们是那么天真、好奇,对周围人、事、物的任何独特体验,都会是最好的成长土壤。课程游戏化要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也就是说,专门的游戏活动时间要确保,使幼儿每天有自选活动的机会,并且自由游戏时间有保证。在幼儿园,这一类的游戏时间主要是区角活动时间、户外体锻时间等。在自由游戏地探索过程中,幼儿是最充盈的、热情的、丰沛的、灵动的,他们尽情、忘我、不知疲倦,在享受中获得了提升和成长。</p> 李冰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观看了周茜老师的讲座后,结合平时自己组织的游戏活动过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老师在游戏活动中与幼儿的交往。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由交流。我们老师应发挥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作用,而老师指导的关键则是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积极有效地与幼儿交往。平时要多观察、细思考,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孩子在先,教师在后,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幼儿创设自主游戏的空间与时间,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愿望,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快乐过好每一天,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p> 尹辉艳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是课程实施的背景,也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关注课程的游戏性,体现幼儿的游戏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获得经验提升,在潜移默化中成长。</p><p class="ql-block">“课程游戏化”建设应当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拓展可利用的空间,创设丰富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幼儿园应结合游戏空间拓展展开“课程游戏化”环境的创设探究。因此。把游戏融汇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充分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为幼儿提供平机会,使幼儿的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发展。</p> 刘小芬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一种实践,我们应该从生活中选取更容易接近幼儿,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的课程内容,并且给幼儿一定的独立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在游戏过程中活动更多的体验。</p> 姚永利老师感悟 <p class="ql-block">通过游戏是让幼儿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在组织游戏教育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根据幼儿这一特点,课程游戏化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理念,课程的游戏化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结合游戏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启发和更好的发展。在进行游戏化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设计合理。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欲望,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应确保游戏的实用性,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也可以设计混龄游戏,对促进各个年龄层次幼儿的成长起到了更好效果,在混龄游戏中大班儿可以带小班儿共同游戏,一方面可以树立大班儿幼儿自信心,培养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小班幼儿的好强心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p>

游戏

幼儿

课程

幼儿园

感悟

活动

教师

老师

孩子

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