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亚:元宵节(散文)

静水

<p class="ql-block">  题记: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形式是白话文运动前后认定下来的,而散文之笔法则是中国自古有之。它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p><p class="ql-block"> 至少,我认为:此篇散文短小精悍,情感浓郁,意境俊美,体验深刻。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散文……</p><p class="ql-block"> 一一鹏 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宵节 (散文)</p><p class="ql-block">田小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爸妈、姐弟,还有我。一家五口人围坐在爸爸亲手制作的木桌前,吃汤圆,聊天……”这是儿时的幸福记忆,如今已物是人非,一切都像博物馆里尘封已久的老物件。虽然历历在目,但却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本是团团圆圆的日子,我一个人蜷缩在医院的病床上。至亲至爱的家人们有的天各一方,有的已经阴阳两隔。满满的回忆,除了为我送来两行温热的泪水,还有什么呢?没有月圆的元宵节,我依然要独自坚强去面对。</p><p class="ql-block">几天前,腹部莫名其妙地的隐痛,心想没什么大不了的,应该没问题,忍两天就好了。人不能太矫情了!可是,症状非但没有减轻还不断加重。</p><p class="ql-block"> 直到第三天,我走路都直不起腰了,才勉为其难地来到医院。大夫诊断过后情不自禁地感慨道:“你,还真能忍!”这种急性炎症,越早就诊越好,怎么拖到现在才来医院啊……</p><p class="ql-block"> 核酸检测(疫情期间特殊要求)、抽血、胸片、心电图……拖着铅般的身子在医院新旧院区多个科室跑了几个来回,终于做完一系列入院的例行检查,已是精疲力尽。幸运的是,我属于急症,下午刚好没有其他手术,主治大夫当天下午就为我安排手术。</p><p class="ql-block"> 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仿佛抓住救命稻草般,静静地躺在冷冰冰的手术床上……那一刻,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半个多小时后,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人是老公。他松了口气,宽慰道:“放心吧,很顺利,很成功。”整个过程中,我都处于麻醉状态,完全失去了知觉,但腹部绞痛却神奇般消失了。我一边感慨医学的神奇力量,一边感慨生命的脆弱。</p><p class="ql-block"> “嘀嗒嘀嗒……”抬头看着液体一点一滴流入我的血管,心底很多平日无法释怀的结,一一化解。其实,人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想不开,放不下。想着想着我又昏睡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夜色阑珊时,走廊里元宵晚会主持人欢欢喜喜的说话声,与住院的病友们打电话和聊天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吵醒了我。那一刻,脑海中浮现春节期间新闻联播经常播放的一组画面。在某个拥挤的列车里,回家过年的春运场景。或许,因为这两个场景都以中华传统佳节为背景,都有期盼团圆的浓浓氛围。思维真是一个值得用一生去探索和学习的永恒课题。否则,很多事情都无法理解,所以才久久不能释怀。</p><p class="ql-block"> 我怔怔地躺在床上,好奇这个陌生环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我他妈终于知道坐老虎凳是什么感觉了,你以后千万要少吃辛辣食物……”楼道一位操着东北口音的男子在电话里面感慨着。“这批货要抓紧制作,再推迟本月任务就完不了了……”一个温哝软语的女子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正在说话……医院这个地方,什么人都有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我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点滴一瓶接一瓶,一直滴到夜深人静。可能是麻药的劲头没过去,我瞌睡虫似的沉沉地一直睡到了大天亮。</p><p class="ql-block"> 错过了十五的圆月,也错过了不再重演的团圆,但我欣慰自己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活着就有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02.26.03:55.西安。</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田小亚,延长石油集团新闻中心编辑记者,高级政工师,****会员,曾荣获中国石化联合会“十佳”节目主持制作人、陕西省总工会“金话筒”奖,延安团市委青年岗位能手等。作品散见《化工作家》《油脉》《新西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