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太白山: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

老陈头儿

<p class="ql-block">  太白山,也许大家未必耳熟能详。以往,我也没加注意。直到在甘肃创业的妹夫说,他们很想去邻近的太白山游玩,问我们是否感兴趣,要不要一道去玩一玩。我们一听,便开始找“度娘”咨询,这一咨询,兴趣就上来:原来太白山有这么多特殊——它不仅是秦岭山脉的主峰,还是我国南北的分界线,长江黄河的分水岭,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海拔高度3771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太诱人了!于是,我们很快订了机票,确定此行目的地:太白山和华山。</p><p class="ql-block"> 为尽可能保证游好太白山,华山我们只安排了一天,而太白山则安排了两天。上午到达眉县,再从眉县坐公交到达山脚下的“太白山游客中心”,然后立马坐上景区的交通车,奔向最高索道“天下索道”起始点——红桦坪(景区还有一个较低的拂云阁索道)。一路向上、向上,交通车经停三个景点,让游客下车观景拍照,这样弯弯绕绕,到达索道站时,海拔高度已是2280米。山头正是云雾缭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不是周末,索道不需排队等候,我们立马坐上先进的全透明玻璃吊厢,大约10来分钟就到了山顶——“天圆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地高度已是3511米!还好,我们四个人几乎都没高原反应。</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景色真美啊!云雾在群山上翻滚涌动,眼底下一个个山头时隐时现。静静的云,静静的山,静静的环境胜似仙境!</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山脊之右方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山脊之左侧全景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赶时间,我们不敢留恋美景,只能一步一回头地在山脊的游览道上继续前行,往目标驻地“大文公庙”挺进。一路风景,图片记录:</p> <p class="ql-block"> 太白山以其高、寒、险、奇、秀和神秘著称,地理条件十分独特。因海拔高,我们走路都不能像平时那么急,加之景色太美,大家都不停地边走边拍照,到达第一个景点“小文公庙”时已近下午四点。按规定,四点过后,就不允许游人越过“小文公庙”了。因为从这里到大文公还需2-3个小时。考虑体力等多种因素,我们决定不走了,就在小文公庙住下,好在这里还有床位。</p><p class="ql-block"> 稍作安顿,我们便走出房间观景,此时云天已大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太阳就要下山,我们有幸在山顶上看到了落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太阳一落,天气明显开始变冷,到了晚上不穿厚棉衣或羽绒服都挺不住。</p><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员说,明天你们有望看到日出。次日六点不到,大家便陆续开门,倾巢出动,就在房门前的小阳台上等待日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据介绍说,太白山顶大多终年积雪(可今年夏天好像没有),又因山头积雪而银光四射,故称此山为“太白山”。太白积雪还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太白山的主体由花岗岩组成,至今还留有完整的、千姿百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所以,四周的石河、石海举目皆是,其奔腾浩瀚之气势,令人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nbsp; 早餐后从小文公庙出发,我们继续向大文公庙开拔。走走停停,拍拍照片,看看美景,大约花了3个来小时,终于走到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终于看到了大文公庙。</p> <p class="ql-block">  大公庙后面的两个山头分别是:大爷海和拔仙台。</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问题:若要再往上攀登大爷海(3590米)和拔仙台(3771米),还得再走2-3个小时。关键是现在往前走多少时间,回头就得花同样时间再加上昨天的路程,才能回到索道下山。我和夫人及我妹已然不能了,只有妹夫还勇敢地非要“不到长城非好汉”,于是他独自一人带着我们的愿望继续攀爬终点。我们三人则稍事休息后就慢慢地折返回走。</p><p class="ql-block"> 妹夫后来带回的美照与大家共享——</p> <p class="ql-block"> 太白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山顶那一个个湖泊,碧波荡漾,令人陶醉,当地人一直称其为“神湖”,其实是“冰蚀湖”。</p><p class="ql-block"> 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太白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苏轼等都留有著名诗篇。这里抄录李白的《登太白山》共享:“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p><p class="ql-block"> 回头的路一样地艰辛,虽然大多是平路,台阶不多,但在乱石中开拓的路,基本用的是石砌,总有些坑坑洼洼,只有上索道到小文公庙这一段是修整好的栈道。</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上山途中的三个景点照:</p> <p class="ql-block">  一步一回头,慢慢告别太白山,我们按原定时间五点回到了山下的“太白山旅游区”,并在众多的旅店中选了一家住下。太白山游程完满结束。</p><p class="ql-block"> 记于2019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