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太原——莜面栲栳栳

灿烂星河

<p class="ql-block">  一掌轻抚指绕成,</p><p class="ql-block"> 千卷情思任蒸腾。</p><p class="ql-block"> 兄弟手足紧相拥,</p><p class="ql-block"> 几回旧梦与君同。</p> <p class="ql-block">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筒状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此是民间传说,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团结”、“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p><p class="ql-block"> 美食习俗多来源于地方物产与历史传承。大同等地就广为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说的是人们吃了莜面,可以走四十里的路程,而吃了荞麦面只能走二十里路程。故这里的人们对莜面特别钟爱,奉为至宝。莜面窝窝、莜面鱼鱼成为天镇独特的风味食品。山西北部高寒地区,盛产莜麦(也称玉麦),从民谣“雁北三件宝,莜麦、山药、大皮袄”就可见一二。过去艰苦的自然条件锻炼了山区人们对莜面杂粮细做的本领,莜面栲栳栳,就是莜面杂粮细做的典型,因形状与“蜂窝”十分相似,所以当地老百姓也称其为“莜面窝窝”。</p> <p class="ql-block">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是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石板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圆筒状,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然后像蒸馒头一样蒸熟,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臊子或蘑菇菌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而莜面吃法中,“栲栳栳”最具代表性,这门手艺非常讲究,该制法关键有三:一是沸水和面,二是快速搭卷,三是掌握火候。和面必须是沸滚开水,边倒水边搅拌,莜面成絮状时,稍晾揉成光滑面团,用湿布盖住稍许时间,揪成小块放入蒸笼里蒸熟;趁热搓条,揪块,放在光净的石板上,摸上麻油,用手掌推出形如人舌又薄又匀的长片儿。接着用手指往起一挑搭即成圆筒形,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立在蒸笼上,象蜂窝巢一样,再蒸10分钟即熟。北路人做这个很拿手,每片莜面大小相等,蒙上眼睛也能操作,厚薄均匀,没多久蒸笼就满满当当,整整齐齐,漂漂亮亮,俨然一个硕大的蜂窝,又好似一个集结的部队,神型统一,蔚为壮观 。</p><p class="ql-block"> 过去艰苦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山区人民杂粮细做的本领,新媳妇在婆家第一次上锅,要先在莜面上露一手,新女婿春节登门也要吃上十种花样的莜面饭。冬日里,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劲道完美结合的“莜面栲栳栳”,加上同样刚出锅的羊肉哨子,面香,肉香,佐料香气,浓香扑鼻。一家人吃得热气腾腾,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莜面含糖量低,微量元素含量高,既可健脑醒目,还可降低“三高”,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保健食品。因此,在追求健康饮食的今天,莜面已倍受青睐,莜面栲栳栳以独特的地方风味佳肴正在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吸引着各方来客、美食佳人。</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莜面栲栳栳,喜欢他的美味,更喜欢他紧紧依偎,靠在一起的那种兄弟般亲切无间的感觉,看到他就会联想到信任,依靠和支持。就会联想到同乘一锅饭,共拥一张桌,温暖而舒心的家。</p> <p class="ql-block">  仔细品尝莜面栲栳栳你会感受到北方人那豪爽中的细腻,善良中的坚定,自然中的纯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