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患者郑大爷,65岁,因反复腰背部疼痛5年余,加重伴右下肢疼痛麻木1月余入院。</p><p class="ql-block"> 郑大爷这5年来反复出现腰部疼痛,行走活动、劳作后疼痛特别剧烈,稍作休息后症状可部分缓解。一直困扰他,到处就医,然而出于对大手术的恐惧,他一次次止步。近1个月来,不但腰部疼痛加重,右下肢还出现了疼痛麻木!使得他本来行走不便(10余年前因外伤至左侧股骨头坏死)的双下肢雪上加霜!走路要人扶,以后的生活要怎么过,他一筹莫展!过完牛年新年,趁着子女都在家,赶忙到溆浦县人民医院就诊。接诊他的是溆浦县人民医院骨一科罗敏副主任医师,经过一番详细的体查后,医生初步诊断为:1.腰椎不稳症,2.腰椎间盘突出症。鉴于患者病程长,症状重,严重影响老大爷生活,我们为其办理了住院手续。入院后再次详细查体,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和抽血检查,诊断明确了,和门诊的诊断完全相符,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决定为老大爷实施手术治疗,然而摆在罗敏副主任医师面前的手术方案有两种:1.常规切开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这种方式需要在背部做一个15CM左右的切口,将肌肉从棘突,椎板上剥离下来,再植钉,减压,植骨,放融合器。因为系常规手术,有利点在于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但是不利的因素很多,比如切口大,肌肉剥离多,术中术后出血多,需要放置引流管,术后感染风险大,卧床时间长,出现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感染风险高,长期卧床,下肢血栓形成风险也相应增大!对于老年人手术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选择。2.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该手术只需要在皮肤上切几个小洞,肌肉靠软组织扩张器推移开,不需要从棘突上大面积剥离,保护了腰部肌肉组织,保留对侧关节突关节,减压侧关节突关节也是部分切除,充分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不需要放置引流管,镜下放大操作,可以有效保护神经,术后感染率低,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完全吻合目前最流行的加速康复新理念。但是该手术具有相当高的难度,除具备常规开放手术的基础外,还必须具备脊椎微创手术相关技术和理论作为支撑!目前湖南省内完成的手术例数也屈指可数,并且都是单节段手术,郑大爷需要完成双节段手术,手术时间长也是问题。罗敏副主任医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观看大量国内顶级专家手术直播视频!结合自己多年的开放手术经验和椎间孔镜手术经验!决定为郑大爷实施第二种方案!经过术前的详细充分准备。于2月28日在全麻下为郑大爷实施单侧双通道关节内镜(UBE)下腰3/4 4/5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中仔细操作,切除病变部位,保护神经,准确植入融合器及椎弓根螺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郑大爷右下肢不痛了,第二天就下地活动了!他和家人对我们的技术连连叫好!直说医学越来越发达了,皮肤几个洞洞就把里面的问题解决了,甚至还能把螺钉安放的这么好!生在这个时代真的是很幸福呀!</p> <p class="ql-block">术前X片显示腰3/4 4/5不稳,CT显示腰3/4 4/5椎间盘突出。</p> <p class="ql-block">术后X片显示螺钉及融合器位置标准。CT显示椎管减压彻底,植骨充分,完成360度植骨处理!</p> <p class="ql-block">罗敏副主任医师介绍:<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UBE技术即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与椎间孔镜的单通道不同,该技术通常建立两个通道,一个为观察通道,一个器械操作通道。观察通道一般会用到0°或30°关节镜,操作通道可以应用常规的脊柱外科及运动医学的器械如刮匙、磨钻(关节镜磨头)、关节镜刨刀、关节镜射频刀头、椎板咬骨钳、髓核钳、神经拉钩等。有人通过UBE技术甚至完成镜下融合手术。该技术的发展,韩国及埃及的外科医生对此做了巨大的贡献!2020年初开始在中国大地迅猛发展,陆军军医大学周跃教授(中国微创之父),为该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做了巨大贡献!而我院罗敏副主任医师为2020年下半年开始接触该技术,并研究该技术相关理论和技术操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悉该手术在我院的顺利成功开展系怀化市首例!双节段镜下融合在湖南省内也是罕见手术病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