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榆次的“十二水汇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 武江波</i></b></p><p class="ql-block"><b><i></i></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地处太行山脚下、晋中盆地边缘的榆次,古时许多地域或曾是汪洋一片,为“昭馀祁泽薮”。后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榆次才有了一片片平展展、可耕耘的沃土。这片沃土过去不缺水,历史记载能叫得上名字的河有十二条。这十二条河是:潇河、涂河、龙门河、圪塔河、牛耕河、麻麻河、涧河、黑河、白龙河、泉子河、河口河、津水河,可以说是十二水汇流。土地不缺水就聚财养人,因此过去有人讲,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p><p class="ql-block"> 榆次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因此河流都是从东北来。从地理上讲,大河均源自大山。如长江、黄河、澜沧江都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榆次河流的水均出自太行山脉。</p><p class="ql-block"> 榆次最大的河流是流经城东南的潇河,是榆次的母亲河,榆次城就在潇河湾中。张继钢先生为了回报家乡母亲河的养育之恩,在河边创建了“潇河文艺小镇”演艺基地,进行“寻梦莲花湾”大型梦幻喷泉巡游表演,歌唱自然、歌唱生命、歌唱家园。榆次城东还有涂河,涂河汇入潇河,汇流处称南北合流。榆次曾以涂河为名,叫涂水、涂川。榆次涂河边的源涡村曾有地下泉水涌出的“五龙池”,池边方圆十里的“源池荷花”,有北国江南之韵,为榆次古八景之一,有古人诗词为证。平湖造田之时许多人在那里捕大鱼,捉大王八。</p><p class="ql-block"> 榆次城北有“五水出山”。这“五水”是指涧河、黑河、白龙河、河口河、泉子河等五条河流,“出山”是指它们出自太行山脉。这五水其中最大的河是涧河,如今涧河中游有着碧波粼粼的水库,有时还能看到远来的白天鹅在此歇脚。涧河水既造福于榆次,也曾给榆次城带来过灾难。我尚记得小时候,涧河水库决口,水灌榆次。那水从北面下来,受石太铁路线阻挡,大水淹了新建街,又使得安宁街上洪水漫道,漂着茄子等蔬菜。另外城北的黑河、白龙河为季节河,它们注入了涧河。河口河、泉子河则潜入了地下,成为了地下河。</p><p class="ql-block"> 榆次确实水多,水多,龙王的传说故事就多。源涡村的“五龙池”,流传着五条龙降生的神话,另外还衍生出许多关于四龙王、五龙王的民间故事。民间相传四龙王娶了龙田村的于姝娘,开辟出城北的白龙河,为龙田村民浇灌农田。四龙王的庙宇在后沟村,至今龙田村和后沟村还延袭着走神亲的习俗。榆次城北面的乌金山,当地人称为龙王山,因为山上有五龙王庙、水晶院、龙池等,每年北乡的村民赶庙会,就在龙王庙前。</p><p class="ql-block"> 除龙王的传说故事外,榆次还有凤凰的传说,榆次还叫作凤城,历史上也记载着榆次曾经“大鸟翔集”。为什么?这里有水,曾经是“昭馀祁泽薮”,一片汪洋。那些大鸟们,大家引申为凤鸟。榆次城里还有着“凤鸣书院”,至今文脉不断。</p><p class="ql-block"> 榆次十二水汇流,汇水也汇聚人才。过去榆次就有河南街、直隶庄。后来榆次成为地级市,来自各县的人多起来。起初外来人都讲着各自的方言,时间久了,慢慢地都变成了榆次普通话。现在的榆次更是,讲全国各地话的都有了。还有人写文章说,榆次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现在是外地人的榆次了。我自己儿时随父母来到了榆次,在此扎根,还写了篇文章《落叶归处是故乡》。现在榆次讲外语的人也多起来了,春节去黄土农言文化园区看看,大学城的不少外国留学生在那过年,他们有的人表示想留在这个宜居之地。</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榆次,将更加美好。城南有了潇河湿地公园,有了潇河湾大型演艺基地。城北建起了新城,新建筑有着现代化的线条,造型非常漂亮,是山西省的大学园区。新筑的龙城大道伸向远方,把远山近水连接在一起。榆次将变成林城、水城,远瞩青山、近观绿水,城在林中、水在城中,榆次城将更加宜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3.1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