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正月十五看花灯,正月十六游百病。”游百病流传于中国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游百病”成功申请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项目。</b></p> <p class="ql-block"><b>遛百病是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每到正月十六,漫步在大街上,悠闲地遛一遛,祈求把身上的不舒服全部遛掉,希望一年中百病不得,身体健壮,生活安康。这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大多数人还是寄希望于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b></p> <p class="ql-block"><b>“正月十六遛百病”,这个习俗已经很久了,兴于宋,盛于明,起先仅限于女性,因为女人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身体一般虚弱,于是正月十六这天夜里就会走上街头四处游走,以驱除病邪为主要目的,后来发展到不仅限于女性,而是更多的人参加。</b></p> <p class="ql-block"><b>正月十六“遛百病,“遛百病”俗称“遛百边”,意思是说,“遛一遛,百病走”。这会是真的吗?其实谁都明白,这怎么可能呢,只因它是一个古老的风俗习惯。人们延续了这个风俗,还是会出去走走。就是图个吉利,图个热闹。</b></p> <p class="ql-block"><b>“遛百病”,它既是健身,又会使人心情舒畅,忘掉烦恼带来快乐。“遛百病”~~~我们期盼明年再次相约。</b></p> <p class="ql-block"><b>每年正月十六这天,津城万人空巷, "正月十六走太平"作为独特的民俗,中华民族民俗的活化石,传统健身走文化,已广为人知。影响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这天街道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为壮观。</b></p> <p class="ql-block"><b>经过正月十六这一游,就会使"百病"在舒心畅快的短距离旅游过程中,全部"遗"在路上,"遗"在野外,使得"百病"全消;没病没灾的会好上加好,更加健康;有病有灾的正好"遗"掉,逢凶化吉,时来运转!</b></p> <p class="ql-block"><b>"遛百病",就好似津城年席上的压轴大菜,喻示着整个春节的结束。这一天过后,一切才能步入正轨,该干什么干什么了。</b></p> <p class="ql-block"><b>游百病也叫踏青!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有着悠久历史。《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b></p> <p class="ql-block"><b>春是大地复苏、万物萌生的时期,据说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古时人们惮于灾气疾病,希望在此一元复始的早春“郊游”中,借助自然万物的蓬勃萌生,使新年身心强健,四季平安,太平兴旺,人寿年丰。</b></p> <p class="ql-block"><b>又是一年春来到,我们喜爱春天的鸟语花香,喜爱春天的花香四溢。我们走出户外,去尽情地享受春天的芬芳。</b></p> <p class="ql-block"><b>"正月十六遛百病"是天津人的生活习俗。27日恰逢周末,气温湿润舒适,我们中学同学结伴走出家门溜出好身心,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前往北宁公园……</b></p> <p class="ql-block"><b>春暖花开之时,闲暇去北宁公园踏青,园内到处可见欢声笑语。</b></p> <p class="ql-block"><b>再游北宁公园勾起童年的回忆 ,这是我们最爱的地方 。看到北宁公园的一草一木特别亲切。岁月变迁,物是人非,我们已老,而她依然如初,没有一丝改变。</b></p> <p class="ql-block"><b>北宁公园位于天津北站,占地45.66公顷,水面11.7公顷。宁园前身系清末官立种植园,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为推行新政,委派周学熙以工艺总局名义在天津北站附近筹办种植园,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正式开湖建园。</b></p> <p class="ql-block"><b>出于在园内为慈禧太后建造行宫的初衷,园内在策划和设计上颇具匠心,初建园时,挖湖堆山,开渠理水,设闸引水,湖水与园外的金钟河相通,宣泄得宜。园内建屋三楹,曰鉴水轩。</b></p> <p class="ql-block"><b>1930年(民国十九年),北宁铁路局购得此园并规划拓建成公园,取诸葛亮(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命名为宁园,并立碑于亭廊之中。</b></p> <p class="ql-block"><b>公园沿袭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手法,并具有明显的皇家园林特色。亭台楼阁,廊檐彩绘,叠山理水,曲径通幽。两千多米的彩绘长廊和29座拱桥如金线串珠一样将各处景观连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b>园内湖渠聚合相宜,以29座拱桥、小桥贯连,沿岸遍植垂柳,楼亭错落,回廊蜿蜒,若隐若现,表现出园林的情趣和自然优美的独特景观!因系北宁铁路局产业,亦名北宁公园。</b></p> <p class="ql-block"><b>宁园沿袭了古典造园手法一一多以建筑为主的组景,有仿效自然的布局和园中有园的手法,也有诗情画意的构思和因地制宜的处理。水面聚分得体,湖湖相连;2000多米弯曲迥异的长廊将水池亭榭、楼台馆阁串连一体,成为宁园无声的导游。</b></p> <p class="ql-block"><b>入园后,马上看到了熟悉的景色,记忆的大门瞬间打开。</b></p> <p class="ql-block"><b>记得小时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来宁园,可以玩儿一整天,而且是要带午饭的。提前几天就盼着 ,心里像长了草一样和小伙伴商量怎么玩儿。妈妈给准备了豆馅馒头或是枣馒头或是糖三角,头天晚上就急着装在书包里。第二天早上再用个旧军用水壶装满凉白开水,还有一个热乎乎的茶鸡蛋,最后还可以大胆的向妈妈要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一毛钱。</b></p> <p class="ql-block"><b>我们对北宁公园都有一段特殊的记忆。我们那时年轻,在公园里游玩。电影,舞会,青春的红旗猎猎;漫步,絮语,人生的希冀漫舞。相信北宁的曲径回廊之间,假山亭台之上,晨光月影之下,一定有你一段记忆犹新的青春浪漫。</b></p> <p class="ql-block"><b>北宁公园给我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不单单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还因为公园的优美的环境!每当我们徜徉在树影婆娑的林荫小道上时,每当我们徜徉在岸石犬牙交错、柳树亭亭玉立的湖边时,每当我们仰视那高耸的古塔、端详那对金代的石狮时,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惬意!</b></p> <p class="ql-block"><b>北宁公园里的植物和石头很多,景观设计和维护同样用心,让人看上去很舒服。</b></p> <p class="ql-block"><b>石头是公园湖边必不可少的,是固定岸边的水土流失的重要材料。</b></p> <p class="ql-block"><b>对天津人来说,北宁公园不仅仅是一座草长莺飞、景色宜人的公园,更是对童年时光无忧无虑的粉色追忆。那里的大象滑梯是多少人儿时的玩伴,那里的致远塔又在多少年少的心中屹立,人们对北宁公园倾注了太多的情感。</b></p> <p class="ql-block"><b>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一步一景、花红柳绿、湖阔水清、廊深亭翼、楼巍轩畅、山耸石峋——环境优美,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历史积淀的天津北宁公园!</b></p> <p class="ql-block"><b>老水塔,为铁路北站路过机车上水的。有津浦铁路后建立的。塔后的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是温泉浴池,后改为老年福利院。</b></p> <p class="ql-block"><b>依然是红砖綠顶,它是与宁园同期的建筑物,据说下面是深井,是一座供应全园生活用水的水塔。岁月留在塔身上的痕迹斑驳,彰显了守望者的忠诚。</b></p> <p class="ql-block"><b>水塔左侧是宁园体育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作为火车头足球队主场。</b></p> <p class="ql-block"><b>长廊是宁园中非常有特色的建筑小品,可遮阳挡雨,可闲坐休息,他串联起几个主要景点,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可畅游其间。传统的綠柱红窗,灰砖白墙,让人瞬间安静下来,梁板上画满的各种古今故事,给漫游的人们增加了格外的乐趣。</b></p> <p class="ql-block"><b>长廊,里面的彩绘画很精彩,都是历史故事。文革前60年代,曾请故宫博物院画家来设计图。</b></p> <p class="ql-block"><b>春意伴着无尽的长廊,在不同人眼中能钩起多少故事呢?/孩童的游戏?/亲朋团聚欢乐的笑声?/不知如何是好的第一次羞涩约会?/…………</b></p> <p class="ql-block"><b>园内的致远塔,为宁静致远景观的主景,塔高九层74.4米,塔内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历史题材为内容的瓷板釉彩画或青石刻浮雕,登双向盘旋楼梯或电梯可达九层,津门美景尽收眼底。塔内镶有100余块石刻和瓷板釉彩画,内容包括自仰韶文化、三代钟鼎至近代的中国人文历史。</b></p> <p class="ql-block"><b>北宁公园是我们抹不去的童年记忆,宝塔、烈士纪念碑、划船、大象、长颈鹿滑梯……</b></p> <p class="ql-block"><b>宁园沿袭中国古典造园的手法,叠山理水,花木亭阁错落其间。徜徉在园内,观湖水涟漪鱼儿戏水;看花开分外妖娆;俯视水中楼台倒映;仰望致远宝塔入云天……一步一胜景,景色各不同,宛若置身于北国江南……</b></p> <p class="ql-block"><b>望湖,观景,品风,享阳,心静,惬意,鸟语,和谐!一切如此美好!</b></p> <p class="ql-block"><b>这个季节蛮适合来这儿踏青的。放慢脚步,享受时光。</b></p> <p class="ql-block"><b>宁园具有江南的锦色又有寒冬的北国风光,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宁园真有“画里天堂”的韵味,这里好景不容错过处处都让人沉醉。</b></p> <p class="ql-block"><b>喜欢北宁公园里的小景点,有品位,有沧桑感,四时幻化,给人以感悟和启发。</b></p> <p class="ql-block"><b>多年后又来到北宁公园,许多景色都变了,可是依稀还能辨别出一些来呢。漫步在走廊,小桥,亭子中,沐浴着阳光,就这么开开心心的一直走下去。</b></p> <p class="ql-block"><b>转了近两个小时,几乎走遍宁园的每个脚落,老的东西大部分保留下来了,又添了一些新东西。</b></p> <p class="ql-block"><b>重游北宁,感到她还是有较深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就以尚存的长廊和老建筑而言,就比"仿古"作品强多了。而且公园里有许多奇石,石雕和精细的石基座,尚存一些珍贵树木,这是其它公园无可比及的。</b></p> <p class="ql-block"><b>宁园的美不是一眼看到底的惊艳而要慢慢的品味。宁园现为国家级4A景区,但凡来过的宁园的人都留恋不已。</b></p> <p class="ql-block"><b>宁园留下了千百万人的足迹。记得节假日时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人们排长队才能入內。 门前左右两个石狮,忠诚的守护着秩序, 而它身上曾爬了多少小朋友,留下了多少宝贵的身影。世界各角落只要找到天津人,一定能找到在它身边的各种照片。</b></p> <p class="ql-block"><b>回头望去,宁园在比原来更美了。在今天城市建设中,能为老天津人留下这份找寻记忆的遗产,十分难得,弥足珍贵!</b></p> <p class="ql-block"><b>守在家门口的老天津人忘了宁园吗? 天津变了,大家或是已经有更丰富的生活了。</b></p> <p class="ql-block"><b>“正月十六遛百病”古老的民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瑰宝。期待明年我们再相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