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章 2000---2013年小说</p><p class="ql-block">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较大转型,在商业化、市场化主导下,中国文学在获得了更多自由空间的同时,文学自身的观念、表现形态、创作实践与批评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文学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景。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1年,仅长篇小说出版总数就由每年1000部左右猛增到4000部,2013年出版长篇小说4798部。</p><p class="ql-block">新世纪文学可分为三足鼎立的版块: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或网络文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文学传统得以赓续,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志,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价值与贡献得以凸显。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与文学传播也更加充分地融入了市场化、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并与电影、电视尤其是充分普及的网络媒体紧密结合。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以80后作者的崛起为表征,以及网络写手的大量涌现,文学创作的主体构成更加多元,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写作的格局被打破。传统纯文学、商业出版所主导的大众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相并存,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互相融合,这是新世纪文学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中,“人的文学”传统的坚守与开拓,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世纪挑战与使命。</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p><p class="ql-block">新世纪十余年,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商业因素和市场因素已经全面渗入社会肌体,市场利益在推动丰富小说创作和出版的同时,也在弱化淡化文学的力度和浓度。消费性、休闲性、娱乐性的文学占据了一部分文学版图。启蒙声音不再,解构兴趣淡漠,反思声音绝迹。文学淡化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身陷市场旋涡而自得,逐步成为文化快餐,退居社会边缘。</p><p class="ql-block">传统精英写作沉稳推进。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保持了惯性延续和新生发展的平和态势,传统型写作是继承性比较大的部分,包括精英文学、主流文学。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新启蒙精神、90年代的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思潮不同,概括新世纪传统型写作有2个特征:一是回归现实的叙事精神,二是专注于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关照。前者主要表现在文学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回归和现实主义的文学话语表达上。20世纪就有成就的作家如贾平凹、王安忆、莫言、余华、刘震云、阎连科、方方、苏童、格非、毕飞宇等在新世纪持续耕耘,创作了一批力作。这些作品延续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得新世纪文学更现实更生活,更接近当下中国的世道人心和世态人情,回归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社会人和个体人的观念。</p><p class="ql-block">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关照,正是文学践行新世纪“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的体现,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时代精神正从宏大叙事角度逐步落实到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人的现实精神和世俗情感,重建现代生活感性具有了本体意义。《秦腔》《受活》《生死疲劳《水在时间之下》,以及大量的打工文学、官场小说、职场小说,对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刻画,表现了作家价值观念的转变。这种在生活的意义上来创作文学、表达人性的方式,是新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p><p class="ql-block">直面市场,文学和影视联姻。文学为影视作品的生产提供母本支持由来已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视作品改编还基于对文学影响力的深度借重和顺势开发,这使资本得以强势介入。文学和影视双赢。如刘震云的小说《手机》《我叫刘跃进》,以及《杜拉拉升职记》《山楂树之恋》《集结号》等。</p><p class="ql-block">80后文学集体爆发。80后文学是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写作的归纳性称谓。他们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集体爆发,成为文坛的一大景象。活跃的80后写手有100多位,经常性从事写作的多达万人。代表性作者有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张傻傻、春树等人。80后写作被称为青春写作,但他们的特点与五四时期、60年代、70年代等历史上的青春写作不同。它的出现和成长有三方面的背景:一是80后是具有鲜明文化印记的群体;二是网络文化提供的自由空间和载体,给予80后文学成长的土壤;三是80后文学具有鲜明的消费性和欲望性。青春写作具有强烈的时尚色彩,作品主题多定为在当下青少年的青春遭遇和青春心态,紧扣青春本位题材。因为抓住年轻人的心,就抓住了阅读市场的命脉。作品大都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注重文字优美,描写青年人的奇幻感觉,风格上的浪漫主义,不求正确但求惊人的青春话语等。</p><p class="ql-block"> 网络小说发展迅速。中国网络小说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迅猛发展。进入新世纪,中国原创网络小说的写手队伍不断壮大,网络小说作品的数量迅速膨胀,内容日益丰富。置身于市场经济和世俗文化潮流之中的网络小说,在获得了空前写作自由的同时,也具备了与传统小说形态迥异的精神面貌,形成了新世纪网络小说独特的创作主体、文学形态、存在方式、思想意蕴和审美特征。新世纪网络小说写作经历了从转载、模仿到自主原创、创新发展,从传统表达到类型化写作的发展过程,从摹写现实世界到迷恋虚拟世界、制造玄幻世界,网络小说走上了具有独立形态和审美意义的风格化文学之路。代表作家有蔡智恒(痞子蔡)、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慕容雪村、江南、今何在、王小山等。</p><p class="ql-block">2004年,中国网络小说写作出现了新的热点。随着《小兵传奇》创造的阅读传奇,一种与传统写作迥然不同的文学样式----玄幻小说出现,标志着独立的网络写作文体探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网络小说写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出现了穿越小说、架空小说、后宫小说、同人小说、悬疑小说、职场小说、黑道小说等,这一段最新著的标志就是出现了这些类型化写作、类型化写作。</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 精英写作的坚守</p><p class="ql-block">五四以来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被一部分作家坚守,显示出精英文学的价值。贾平凹的《秦腔》,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阎连科的《受活》《风雅颂》,铁凝的《大浴女》《笨花》,苏童的《碧奴》《河岸》,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毕飞宇的《青衣》《玉米》《平原》《推拿》,李洱的《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金宇澄的《繁花》等。</p><p class="ql-block">第三节对莫言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酒国》《檀香刑》《蛙》《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研习导引:莫言获奖各家观,中国作协的贺词,主流媒体评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授词。莫言说,我获奖主要因为我作品的文学素质,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同时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和种族的、族群的局限。</p> <p class="ql-block"> 第十四章 2000---2013年小说(二)</p><p class="ql-block">第一节 通俗小说</p><p class="ql-block">新世纪以来,中国通俗小说进入多元发展时期。官场小说、职场小说和商场小说是其中最具市场效应的,糅合了精英思考的打工文学、底层写作就其美学形态而言也可归于通俗小说,而青春写作则是新世纪大众文学最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90年代兴起的历史小说和官场小说进一步发展。历史小说从帝王争位描述转向了名臣的人生记录,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唐浩明的《曾国藩》和熊召政的《张居正》。官场小说对官场生态和体制的思考使得身处于其中的官员形象表现有了更多的人性空间。代表作家和作品有阎真的《沧浪之水》,王跃文的《苍黄》、王晓京的《驻京办主任》等。还有肖仁福的《仕途》、晋原平的《权力场》、唐朝的《铁腕省长》。主旋律小说有张平、陆天明、周梅森等。职场小说有王强的《圈子圈套》,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冷语嫣的《争锋》等。军旅小说成为一个亮点,都梁的《亮剑》,石钟山的《父亲进城》,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麦家的《暗算》《风声》。</p><p class="ql-block">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小说生态小说,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哲夫的《猎地》《猎天》《黑血》《毒吻》《极乐》等。</p><p class="ql-block">由于影视剧的青睐,新世纪以来,婚恋小说掀起了创作高潮。代表作家有虹影、王海鸰、六六、艾米、卫慧等。公安法制小说有海岩的《便衣警察》《永不瞑目》《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科幻小说有王晋康、刘慈欣。还有通俗小说等。</p><p class="ql-block">第二节 打工小说与底层写作</p><p class="ql-block">打工小说与底层写作显示了主流文化之外另一种声音的存在。新世界强烈的现实精神和人文关怀体现在打工文学、底层写作以及由此体现的现实精神和底层意识中。文学必须关注底层,为底层人呼吁,并为改造底层、提升底层作出切实的精神关怀,这是作家和文学的人文精神体现。打工文学有两类,一类是由打工者写作的打工文学,一类是由非打工人员。包括中等阶层、知识分子描绘的打工生活、体现底层意识的作品。郭建勋的长篇小说《天堂凹》,王十月的《无碑》,曹征路的《那儿》,刘庆邦的《神木》,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等。</p><p class="ql-block"> 第三节分析了80后青春写作者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李傻傻的青春小说特点。第四节新媒体与文学新形态,介绍网络玄幻小说、网络穿越小说、网络同人小说网络后宫小说等概况、特点和作家代表作。研习导引:中国文学何处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