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

天竺国卿

<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b></h1> <div><br></div><div><br></div> 亚马孙的英语是Amazon,葡萄牙语是Rio Amazonas,中国大陆译为亚马孙,主管地名规范的新华社曾发通知,要求不要使用港台澳的译名“亚马逊”。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最广、支流最多的河流,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河,被誉为“河流之王”。 <div><br></div> 亚马孙河流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的区域范围不甚相同,不能混用乱用。亚马孙平原在巴西高原与圭亚那高原之间、安第斯山麓与大西洋之间,它比亚马孙河流域小得多;巴西高原北部和圭亚那高原南部属于亚马孙河流域,但不在亚马孙雨林范围内,不得混淆。亚马孙河流域面积691.5万平方公里,有2.3个印度那么大。它地跨七国,大部分在巴西境内,小部分在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四国,极小部分在委内瑞拉和圭亚那境内,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不沾边。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一、亚马孙河的源头及干流长度</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亚马孙河发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段,秘鲁的科罗普纳山脉东侧的米斯米雪峰,海拔在雪线以上的5597米,离太平洋海岸不到160公里。这里流出的淙淙冰水,成为亚马孙河正源——乌卡亚利河,然后一路汇集百川之水,进入亚马孙平原,最终在巴西的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亚马孙河源头在安第斯山区有两支,马拉尼翁河(Maranon)和乌卡亚利河(Ucayali),均在秘鲁境内。早期认为水量大的马拉尼翁河为正源,以此为源头测量得出亚马孙河长6437公里;2001年才正式确定最远的乌卡亚利河为亚马孙河的正源,马拉尼翁河为亚马孙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乌卡亚利河的上源河段称为阿普里马克河(Apurimac),发源于秘鲁的阿雷基帕省(Arequipa)卡瓦纳孔德城东北的凯约马镇附近的米斯米峰,源水先流经劳里喀恰湖,然后流入阿普里马克河,再汇入乌卡亚利河。这是目前全球地理界普遍认定的源头,以此源头测量得出亚马孙河长度为6992公里,比老源头长555公里。</p> <div><br></div> 由于河流长度测量方法不断改进以及正源认定的差异,亚马孙河长度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传统而常见的是6437公里。2007年巴西地理学家进行实地探源和量算得出河长6751公里,超过尼罗河的6670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河。2008年,巴西国家地理与统计局(IBGE)以2007年标定的源头,通过卫星图像再次量算了亚马孙河的长度为6992千米;使用同样的技术量算出尼罗河长度为6853千米,相差139公里,再次证明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一般情况下,认定河流最远的源头作为正源,即所谓“河源唯远”的确定原则。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河流长度测量的结果,比如河流起点和终点的确定、弯曲河床中心线的确定、测量仪器及精度的差异等,亚马孙河的长度仍然有待争论和确定。 <div><br></div> 2014年,又有一项研究发现,亚马孙河的源头并不是公认的阿普里马克河的米斯米峰,而是曼塔罗河(Mantaro)的源头(秘鲁首都利马北面)。用最先进的GPS测量法得出曼塔罗河的源头比阿普里马克河的源头长80公里,即亚马孙河的长度应为7072公里。但是一些地质学家争辩称,曼塔罗河不可能是亚马孙河的源头,因为每年它都有5个月的干涸期。令人寻味的是一篇来自《国际数字地球》杂志的文章指出,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尼罗河的长度应更新为7088公里,比亚马孙河长。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亚马孙河的众多支流</font></b></h1><br><div> 亚马孙河流域北起内格罗河支流布朗库河的河源(北纬5度),南至马代拉河上游段马莫雷河的上源段格兰德河的源头(南纬20度,玻利维亚首都苏克雷附近);西起马拉尼翁河支流保特(Paute)河的河源(西经79.5度),东至巴西亚马孙河口的梅希亚纳岛(西经49度)。整个流域跨纬度25度,南北2776公里;跨经度30.5度,东西3385公里,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公里。<br></div> <div><br></div> 亚马孙平原面积5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平原。新生代以前,这里是一片广阔的海洋,位于两个古老而起伏不大的结晶质高原之间,北面是圭亚那高原,南面是巴西高原。在第三纪中新世,这里成为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从第四纪更新世初期起,被大量的沉积物充填逐渐成陆,形成今天的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是一个巨大的洼地,故有人称为亚马孙盆地,它的北、西、南三面有数不清的河流汇入这个平原。 <div><br></div> 秘鲁境内瑙塔(Nauta)附近的乌卡亚利河与马拉尼翁河汇合处以上为上游,上游河段称为乌卡亚利河;瑙塔汇合处至巴西玛瑙斯附近的内格罗河汇入口为中游,中游段称为索利蒙伊斯河(Solimoes);内格罗河口到入海口为下游,称为亚马孙河。整条亚马孙河的一级支流有上千条,各级支流数量超过1.5万条,与干流共同组成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孙河水系,水系的河网密度极大。其中长度超过1600公里的一级支流有7条,超过1500公里的有17条,超过1000公里的有20条。 <div><br></div> 亚马孙河上游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位于安第斯山区,长约1600公里,落差达5000多米,穿越在崇山峻岭之中,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多急流瀑布,故水力丰富;下段进入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泥沙沉积,曲流广布,至末端瑙塔附近河宽约2000米。<br> 乌卡亚利河的上源叫阿普里马克河,其支流有圣托马斯河(Santo Tomas)、潘帕斯河(Pampas)、曼塔罗河(Mantaro)、佩雷内河(Perene)等。曼塔罗河口至佩雷内河口之间叫埃纳河(Ene),佩雷内河口至阿塔拉亚叫坦博河(Tambo),阿塔拉亚以下才称乌卡亚利河。乌卡亚利河的支流众多,其中最大支流是乌鲁班巴河(Urubambo)。<br> <div><br></div> 亚马孙河上游最大支流是马拉尼翁河,它的南岸主要支流是瓦亚加河(Huallaga),北岸主要支流有科连特斯河(Corrientes)、圣地牙哥河(Santiago)、莫罗纳河(Morona)、帕斯塔萨河(Pastaza)、蒂格雷河(Tigre)等。<div><br>▼亚马孙河中下游遍布九拐十八弯的“河曲”<br></div> <div><br></div> 亚马孙河中下游支流更多,分北岸和南岸叙述。北岸主要大支流从上而下依次有纳波河(Napo)、普图马约河(Putumayo)、雅普拉河(Japura)、内格罗河(Negro)、特龙贝塔斯河(Trombetas)、雅里河(Jari)等。其中雅普拉河的大支流是卡克塔河(Caquetá),内格罗河的大支流是布朗库河(Branco)。南岸主要大支流从上而下依次有雅瓦里河(Yavari)、茹塔伊河(Jutaí)、茹鲁阿河(Jurua)、普鲁斯河(Purus)、马代拉河(Madeira)、塔帕若斯河(Tapajos)、欣古河(Xingu)等。其中马代拉河是亚马孙河最大支流,长度超过3200公里,它的大支流有阿里普阿南河(Aripuanã)、马莫雷河(Mamore)、瓜波雷河(Guapore)等。<div><br>▼俯瞰亚马孙河干流河道<br></div> <div><br></div> 另外,巴西的托坎廷斯河(Tocantins)及其支流阿拉瓜亚河(Araguia)在贝伦港附近注入大西洋的马拉若湾,它有自己的入海口,并且有龙卡多尔山脉与亚马孙河流域分开,所以不应算作亚马孙河的支流。<div><br>▼亚马孙河穿越茂密的热带雨林<br></div>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font></b></h1><br><div> 衡量河流大小的最主要指标是河流径流量。亚马孙河口的年平均径流量69300亿立方米,比世界四大河流的其他三条大河的总和还要大几倍,相当于刚果河的4倍,长江的7倍,密西西比河的10倍,尼罗河的82.5倍。</div><div><br>▼亚马孙河中游景观<br></div> <div><br></div> 除年径流量外,亚马孙河的多年平均径流量达17.5万立方米/秒,5~6月洪水期径流量更达22.5万立方米/秒,最大径流量可达28万立方米/秒以上,11~12月最小径流量也有9万立方米/秒;而我国长江百年一遇超大洪水的最大径流量才有7万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深度达1200毫米,中下游平均流速为0.7~1.7米/秒,水位年变幅一般为9米,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为20米。悬移质含沙量为0.22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9亿吨,每年入海泥沙3.62亿吨;而我国黄河含沙量37.8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多达16亿吨,可见亚马孙河除河口外的河水基本清澈。一到洪水季节,中下游河道泄洪不畅,水位高出平均水位10~15米,大水淹没中下游洪泛区两岸80~250公里宽的低地,面积大约5万平方公里,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呈现一片汪洋泽国。<div><br>▼亚马孙河洪泛区<br></div> <div><br></div> 亚马孙河中下游河床平均深度为20~50米,巴西境内水深大部分在45米以上,马瑙斯附近深达99米。下游河宽20公里,河口段宽80公里,喇叭状河口最外端宽240公里。上游进入亚马孙平原后河床比降很小,从伊基托斯至入海口的平均坡度为0.035米/公里,即每公里坡降只有3.5厘米。由于水深河宽,水流平缓,全年通航,亚马孙河航运条件非常优越,吃水5~6米、载重3000吨的海轮沿干流可上溯至3680公里远的秘鲁伊基托斯,7000吨的海轮可直达中下游交界的马瑙斯港。各支流的通航条件也很好,例如马代拉河、普鲁斯河、内格罗河的通航里程都超过1000公里,整个水系可供通航的河道总长度在2.5万公里以上,构成一个庞大而便利的水上航运网。由于终年气候湿热,沿岸人口不多,虽然航运便利,但航运价值不高。<div><br>▼亚马孙河的航运<br></div> <div><br></div> 亚马孙河口段的潮流流速为2.5米/秒,最大潮差11.8米。潮流界远至奥比杜斯,感潮河段长966公里。在河口湾段形成世界最壮观的涌潮,涌潮浪高1.5~2.44米,枯水时可达4米,以每小时16~24公里的速度向上涌进,当地人称之为“波罗罗卡(Pororoco)”。亚马孙涌潮来势汹涌,气势磅礴,涛声震耳,声传数里,其壮观程度远胜我国的钱塘潮。<div><br>▼宽广的亚马孙河口段水流黄浊<br></div> <div><br></div> 亚马孙河口地区,由于每天潮水汹涌,泥沙不易沉积,河水带入海洋的泥沙被口外洋流带走,加上含沙量小以及河口地壳下沉的影响,以致亚马孙河口没有发育三角洲,而是形成三角港。<div><br>▼壮观的亚马孙涌潮<br></div>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四、亚马孙热带雨林</font></b></h1><div><br></div> 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处赤道两侧,平均年降水量在203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常年湿润;白天温度一般在30℃左右,夜间约20℃;亚马孙雨林占地550万平方公里,占据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因而孕育了全球最大、最典型、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加上巨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它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世界公认的“生命王国”和“地球之肺”,是世界环境保护的热点地区与核心地域。<div><br>▼茂密的亚马孙雨林<br></div> <div><br></div> 亚马孙热带雨林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与世界其它森林类型有明显区别。从雨林的林冠到林下分为多个层次,彼此套迭。高大的乔木通常分为三层结构,上层多呈不连续状,使雨林顶部起伏不平,树干基部多有板状根露出地表;乔木中下层树冠郁闭,使林内光照明显减弱,经常出现树干和老枝着生花果的茎花现象。雨林中木质藤本植物发达,茎粗20~30厘米,穿行于树木之间,如棕榈科省藤属的茎长可达300米,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交错缠绕。大量附生的蕨类和有花植物为雨林重要特征,它随所在层位而有从湿生到旱生的各种生态类型,半附生的绞杀植物尤具特色。林下真正灌木较少,草本植物稀疏,多为大叶草本耐荫湿生类型,有些属于腐生或寄生植物。<div><br>▼亚马孙雨林的外貌景观<br></div> <div><br></div> 亚马孙雨林的植物种类极其丰富,其中70%为木本植物(高位芽植物)。通常每英亩(4047平方米)生长着40~100种乔木,形成优势种分化不明显的混合雨林,但也有单优种群落出现,即上层乔木由少数树种组成。乔木高大密集且长绿,个别类型高达40~60米,主干挺直,胸径一般为50~60厘米,大者为100~200厘米。<div><br>▼亚马孙雨林的内部景观<br></div> ▼亚马孙高大乔木的板状根 <div><br></div> 亚马孙雨林的植物量和净生产量很大,在适生状况下每公顷的总植物量为350~450吨,年总生产量每公顷120~150吨,但有75%左右的生产量当年被消耗掉,所以树木的粗壮程度不及温带雨林。据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850公斤的二氧化碳。1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制造出750公斤氧气。亚马孙雨林产生的氧气就占全球绿地制氧量的20%,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誉。<div><br>▼亚马孙河沿岸景观<br></div> <div><br></div> 亚马孙雨林中有4万多种植物,1.6万种树木;427种哺乳动物,400多种爬行动物,1600多种鸟类,3000多种鱼类,250万种昆虫,而且每年都有更多的物种被发现。亚马孙雨林蕴育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虽然没有其他热带雨林中的大象、河马、犀牛等,但陆地上活跃着美洲虎、细腰猫、貘、犰狳等;雨林中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毒蜘蛛、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等;河水中生活着凯门鳄、巨水獭、海牛、淡水海豚、淡水龟、森蚺、各种鱼类等。亚马孙河及其支流拥有至少2000种淡水鱼类,这个数字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鱼类物种总和的两倍。亚马孙河深处是一个漆黑的世界,在那里生活着两种鱼:专吃同类尾巴的电鱼和通体透明的鲇鱼。下面介绍几种亚马孙特有动物和珍稀动物。<div><br>▼亚马孙海豚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淡水海豚,属哺乳动物,体长可达2.6米,肤色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幼兽为灰色,成熟后会变成粉红色,然后变成白色。<br></div> ▼亚马孙巨水獭,也称巴西大水獭,当地人称为“河狼”,是鼬科巨獭属的一种半水栖哺乳动物。成年巨獭体长1.5~1.8米,最长可达2米,体重26~32公斤,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水獭。 ▼树懒,是披毛目树懒亚目的一种哺乳动物,形状略似猴,动作迟缓,常用爪钩住树枝倒挂身躯,数小时不移动,故称之为树懒。全身毛色灰褐,终年栖居树上。下图为亚马孙雨林中的褐喉树懒,体长50~60厘米,体重4~5.2公斤,寿命达11年。 ▼亚马孙海牛,是海牛目海牛科的一种哺乳动物,是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海牛。体长2.5~3.5米,重350~500公斤,头较小,前肢呈鳍状,后肢退化,成体无毛,皮厚,灰黑色。 ▼吼猴,是蛛猴科吼猴属的一种灵长类动物,体型较大,体长90厘米,前臂和腿都很长,树栖,极少到地面活动。遇到敌害或争夺领地时,可发出巨大吼声,1.5公里以外都可听见。下图为亚马孙雨林中的紫红吼猴。 ▼亚马孙水虎鱼,又称食人鲳、淡水鲳,俗称食人鱼,属于鲤形目脂鲤科锯脂鲤属。鱼身粗胖,成群觅食,有时一群多达数百条。平时以其它鱼类为食,饥饿时会群起袭击人畜,只需几分钟便可吃得只剩骨头,1981年在奥比多斯的翻船事故中有300多人丧生在它们口中。 ▼亚马孙巨骨舌鱼,又称海象鱼,成鱼体长2~6米,重达100公斤,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淡水鱼。牙齿晒干后可用作锉具,鳞片大且硬,可以制成锋利的刀具。经济价值很高,鱼肉是亚马孙河沿岸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 ▼亚马孙森蚺,属爬行动物,栖息在泥岸浅水中,体形很大,长度多在3~5米,最大达到10米多,重达225公斤以上,躯干粗如成年男子,是世界上最大的蛇类。它可以吞下比自己身体还大的猎物,也能够吞下活人,美国探险节目曾实拍蛇吞活人。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五、亚马孙雨林的人为破坏</font></b></h1><div><br></div> 亚马孙雨林地区,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人口定居点和城镇很少,这使得自然植被一直保持原生态状况。后来,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建立了一批咖啡、橡胶、橄榄、大豆和油棕种植园。早在葡萄牙人统治巴西的初期,就有了保护天然林的法规。20世纪60年代以前,亚马孙内陆地区约90%雨林还处于未开发状态。1964年军人政权制定了“亚马孙战略”,鼓励私人对亚马孙投资,建立大牧场,期待把亚马孙地区带到巴西经济的主流中去。1970年巴西制定了《国家一体化规划》,修建公路,建立居民点,“占领”亚马孙地区。这项规划的实施,修建了1.5万公里的公路,沿公路两侧20公里的带状地区成为农牧业生产区,使大量原始森林遭受破坏。<br> ▼亚马孙雨林的土著居民 <div><br></div> 20世纪70年代开始,横穿亚马孙的高速路开始修建,从此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始大量侵占亚马孙雨林的土地资源。在大规划扩大财政刺激政策的1980~1988年,巴西政府颁布《巴西北部地区综合发展规划》,由世界银行提供贷款,推动亚马孙农场体系的建设。随着巴西经济不断发展,深入亚马孙内陆地区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当地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亚马孙雨林越来越遭受严重破坏,成为全球“毁林热点地区”之一。<div><br>▼亚马孙雨林的砍伐场景<br></div> <div><br></div> 在本世纪前十年里,“保护亚马孙”还是巴西政府环境政策的核心,在遏制森林砍伐方面也颇有成效,并成为全球抗击气候变化的先驱。2012年,亚马孙森林砍伐量降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然而,2014年起巴西经济陷入衰退,不得不加大对主要农产品牛肉和大豆的出口依赖。2015年1月新总统博索纳罗上台后,将主要环境机构的预算削减了24%,减少了对环境破坏的惩罚措施,环境机构的毁林执法行动减少了20%。在新总统的鼓动下,伐木工、农民和矿工对亚马孙土地需求越来越强势,这意味着大片亚马孙雨林可以无节制地被砍伐和烧荒。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数据显示,2019年6月一个月中,亚马孙雨林损失面积就达到769.1平方公里,同比加快60%,相当于每分钟减少1.5个足球场的面积;7月上半月明显加快,超过1000平方公里,比2018年7月整个月增长68%。在2019年前8个月,巴西发生了超过7.5万起森林火灾,这是2013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85%。数据公布后,面对国际社会的批评和压力,博索纳罗再三予以回击,宣称这是别有用心的谎言,玷污了巴西政府的形象,是阻止巴西发展的全球阴谋,还一度拒绝法国牵头的G7资金援助,并声称退出巴黎气候协定。<div><br>▼2019年亚马孙雨林大火<br></div> <div><br></div> 随后,巴西官方监测机构IPAM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的联合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7月份共记录到亚马孙雨林火灾6803起,高于2019年7月的5318起,同比上升了27.9%。仅7月30日一天内,亚马孙地区发生火灾1007起,是过去15年中7月份发生火灾最多的一天。亚马孙研究所指出,亚马孙地区的火灾主要是当地农民出于扩大农耕面积的烧荒行为造成的,先从丛林中砍伐有价值的木材,然后再纵火焚烧森林,将其变为农业用地,71%的过火面积最终变成了耕地。这是20世纪80年代军事独裁结束以来,亚马孙土著居民最大的灾难和噩耗。<div><br>▼2020年亚马孙雨林大火<br></div> <div><br></div> 根据巴西INPE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巴西毁坏了3067平方公里的森林,用于衡量火灾数量和强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2.2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相当于5000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欧盟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COMS)显示,亚马孙大火释放出的蔽天烟雾和二氧化碳一直蔓延到大西洋海岸,甚至使3200公里外的圣保罗天空变得灰暗。<div><br>▼亚马孙森林大火释放的蔽天烟雾<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亚马孙森林砍伐总量超过总面积的20%至25%,就有跨越临界点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对41.5%亚马孙生物群落的生息造成影响,对雨林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大部分会退化为灌木林,取而代之的将是退化的稀树草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破坏的亚马孙雨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