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邓峪石塔,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郝北镇邓峪村。石塔雕刻于唐开元八年(720年),距今1300年,是山西省1965年确定的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相传道光年间,有一村民在村西北古佛地耕地时发现了此石塔,后众人挖出将石塔抬运至村西南角时便再也抬不动了,于是便安放于此地。图为被盗前的佛像石塔照片。</p> <p class="ql-block">榆社邓峪石塔通高3.2米,砂岩质,重约3500公斤,圆座方柱形,自下而上由塔座、塔身、塔檐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塔身高1.77米,略呈方柱体,正面宽56厘米,侧面宽52.5厘米,四面各雕一主尊佛像,仪态端庄、雕刻细腻,通体浮雕加彩绘,边棱雕串珠形立柱,塔身有多处题字,是盛唐时期佛教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品。塔座和塔檐都是八边形,塔座每面都刻有伎乐人物和多个供养人名字。</p> <p class="ql-block">阿弥陀佛慈眉善目、庄严说法。</p> <p class="ql-block">栩栩如生的托座力士像。</p> <p class="ql-block">塔身四面雕刻的佛像,有立有坐,造型端庄、面形圆润、体态丰腴、神情沉稳、衣纹流畅,体现了盛唐造像的鲜明特点,一些细部处理如头光、肉髻、面相、胸腹、双腿、衣饰等具有突出的开元时期风格,显示出大唐盛世的文化与艺术气魄。对于了解唐代佛教美术风格样式的发展历程具有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石塔正面主尊佛像为阿弥陀佛,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下有二力士承托,力士造型生动。阿弥陀佛身着通肩袈裟,后有火焰形顶光,左手下垂,覆掌抚腿,右手上举,结说法印。盘绕于两侧柱上的二龙,身形矫健,双首相接,且分别抬一前足合于佛顶上方,龙首、龙足巧妙组合成近似华盖的样式,具有别出心裁的设计意匠。</p> <p class="ql-block">正面阿弥陀佛右侧为释迦牟尼佛,跏趺坐佛,袈裟及顶光基本同于阿弥陀佛像,区别在于此尊佛像双手结禅定印,坐于须弥座的莲台上,须弥座下方有一蹲姿力士,左手扶膝,右手上举,正竭力托举座的右下部,其左侧有一龙足上举,承托六须弥座左下部,由此形成一种视觉均衡感。须弥座束腰处刻有题记:“大唐开元八年岁次庚申三月甲寅朔十五日戊辰”,题记左侧刻“耿玄庆”,右侧刻“云骑尉耿玄(质)”,下方力士右侧刻“王怀贞”,此面造像题字对于研究邓峪石塔具有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佛像须弥座束腰处刻有文字:“大唐开元八年岁次庚申三月甲寅朔十五日戊辰 ” “ 云骑尉耿玄(质)”,唐开元八年即公元720年,距今1300年。</p> <p class="ql-block">主佛背面为药师佛(立佛),双手合拢于胸前,右手偏上掌背略拱,左手从下方轻托右手,观察发现右手拇指上方露出一小圆弧形,可以推测药师佛捧持一小型器物,仅有顶面略微露出于右手拇指上方。药师佛站立于须弥座上,须弥座腰部题记:“李玄受、李冲玄、李还福”等供养人名字。</p> <p class="ql-block">主佛左侧佛像呈倚坐姿,左手下垂,抚于左膝,右手上举,掌心朝外,结施无畏印,为弥勒佛像。弥勒佛像双足分别踏由一力士承托的莲花,右足所踏莲花还由右侧盘龙的后足助托。力士左侧刻两列题记,可以辨识的仅有“李冲晖”三字。</p> <p class="ql-block">1996年12月2日,塔刹被盗,至今迷失无踪。1998年9月10日,塔身被盗,辗转流入台湾。只剩塔座、塔檐于邓峪村庙内。</p> <p class="ql-block">中台禅寺,1994年创建,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一新里,住持释惟觉长老。</p> <p class="ql-block">台湾中台禅寺住持释惟觉长老。</p> <p class="ql-block"> 回归之路:</p><p class="ql-block">1998年9月10日凌晨,石塔塔身被盗,辗转流入台湾。</p><p class="ql-block">2015年,私人藏家将塔身捐赠中台禅寺。</p><p class="ql-block">2016年4月8日,中台禅寺住持释惟觉长老圆寂,遗言愿将塔身捐赠返还故里,交由弟子释见灯大和尚完成此事。</p><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刘正辉副局长率团与中台禅寺住持、中台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释见灯大和尚就捐赠事宜达成初步意向。</p><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山西省文物局专家一行赴台鉴定塔身。</p><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19日,山西省文物局工作组前往中台禅寺接收文物。</p><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24日,流失海外近二十年的邓峪石塔塔身回到了山西,暂存山西省博物院。</p><p class="ql-block">2017年4月16日,台湾中台禅寺捐赠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及首展仪式,在山西博物院举行。</p> <p class="ql-block">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龙明彪、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山西省政府副省长张复明、捐赠方中台禅寺释见灯大和尚等出席4月16日的回归仪式。</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举办“归来 . 唐代邓峪石塔特展”。石塔塔身回归是2017年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p> <p class="ql-block">陈列于山西博物院的邓峪佛像石塔,塔基、塔檐、塔刹部分是根据现存于当地的原物复制的。至此,流落海外近二十年的唐代珍贵石塔塔身又重新回到了祖国,这也见证了两岸同胞共同守护文化遗产的信念和血浓于水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5日,晋中市博物馆建成正式开馆,邓峪石塔塔身迁至了晋中市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