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车一天一湖

悬铃木

<p><br></p><p> 昨晚我很纠结,要不要行动?我把周边的小时天气预报看了个遍,大抵确定第二天早上7点后无雨,起码无大雨。</p><p>  我又从网上搜了一下,所谓的行动,有不少驴友已经成功完成,不过他们的装备比我强,仅仅就是这一点我没法和他们比。但是,我以前学过的国防知识上不是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人吗?我不认为我比他们差呀,何况我要行动的秘密提前透露给了女儿,我总不能关键时候认怂吧。</p><p>  说了这么多,该进入主题了,我说的行动就是一个人,一辆普通自行车,花费一日的时间,环游巢湖一圈。巢湖一圈网上说是154.041千米。</p><p>  次日早上,我5点就醒了,听见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心想行动黄了,但我不甘心如此收场,便又开始查询小时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依然和昨晚一样的,小雨7时渐止转阴天。于是我的精神再次亢奋起来,便再也睡不着了,但外面依然下着小雨,且天色漆黑一片,我只能躺在床上一边听雨一边等待。</p><p>  5:30左右雨势渐渐小了,我便悄然起床,做好一切行动准备,主要是烧了一壶开水,泡了一杯清茶,这是我外出绝对不会忘记的事,其他就是手机充电宝、收音机等装备,对了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装备就是冲锋衣了,这次辛亏穿了冲锋衣,否则我肯定会被雨淋感冒。</p><p>  环巢湖一圈自然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即从哪里出发、从哪里结束,选择的路线要么顺时针,从巢南经过巢庐路到滨湖,沿滨湖大道返回巢城;要么按照逆时针,与顺时针相反的路线前进。这两种骑行的距离一样,但骑行的效果差别不是一般地大,走过了你就会晓得其中的奥秘,我看驴友选择的是顺时针,我便也选择了顺时针。倔强一般会吃亏,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具体怎么正确,我后面再说。</p><p><br></p> <p>计划路线</p> 准时出发 <p>我的装备</p> <p>  6:00,我准时出发,出发时天色依然未有全亮,这可能是外面还在下小雨的缘故,之所以赶早出发,我相信1小时后,小雨会渐止的。但这次,天公捉弄了我一回,小雨一直下到将近10点钟,辛亏我的冲锋衣将我上身全部护住,且我在车龙头上面搭了一块雨布,下半身也护住了大半,仅仅是大腿部感觉到了潮湿,不过一直在行动,潮湿相比劳累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我到达庐江境内的马尾河,小雨才渐止,我把车龙头上的雨布取下,把音乐收音机拿出来,固定在外面,可以享受下面的音乐加风景旅程了。</p> <p>  这么叙述感觉太快了,请允许我将马尾河前面发生的一些事叙述一下。</p><p>  走巢庐路绕不开几个关键的乡镇,天河街道、散兵、高林、槐林。骑行过了东庵林场,便遇到了天河街道的黄瑶村,这个村我经常听到有关工作报道,但我一直不知道他在哪,就是名字很熟悉,熟悉的如一位未曾谋面的网友,没想到居然在环巢湖的路上遇见了他,我以为这应该是一种缘分。再往前骑行,便进入了散兵镇境内,散兵的得名大家可以在网上百度一下,据说是西楚霸王项羽在此把士兵弄散了,此地便得名为散兵。</p><p> 项羽是由散兵去乌江后自刎的,我今天出发的路线应该与他反方向,他失败的教训后人该好好反思一下。</p><p> 7:30,我到达散兵镇的街上,已经骑行了一个半小时,感觉腿很酸,我思考项羽失败的教训,便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骑呀,这么点远腿就开始发酸了,后面能顺利完成行动吗?我思考原因是,自行车坐垫放低了,后悔出发之前没调整一下。我便开始在镇上找扳手,找一家商店问有没有扳手,老板手指街道对面,我过去一看是一家五金店,但还五金店还未开门,我没有时间等他开门呀,于是我继续寻找,在街角的一家杂货店,还真让我买到了一把扳手,我调整了坐垫高度,从散兵镇继续出发。</p> <p>  一路依然是小雨,且有点逆风,不过好在道路基本平坦,下坡路很多,上坡路少的基本没有,骑行也不算怎么费力,这一点我一直比较奇怪,这也就是我说顺时针环游巢湖是正确的主要原因。接近高林的时候,遇见了山上的大风车,晴天时,我一遇见这种风车,就有一种堵心的感觉,感觉它与青山之间是那么的不协调,但今天阴雨天,看到的大风车只是隐隐约约的,似乎还有种神秘感。</p> <p>细雨中的大风车</p> <p>  刚过高林路标牌,我注意到一个造型独特的电动三轮车从我旁边缓缓驶过,独特之处是它的高大,原本三轮车都是很矮的,它却很高,比一般三轮车高二三倍,定睛一看,原来是三轮车上有个烤红薯的高炉,那炉子正在往外冒烟,显示里面正在燃烧,炉子的上面又立了一把巨大的彩布雨伞,所以打冷眼显得很独特。我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它是藏区来的,我在各种游记视屏当中就看到类似的车。正当我好奇时,那车突然在我前方停了下来,我正好经过它旁边。我见车主正在整理车上的红薯,那些红薯已经烧熟了,老远都能闻到香味。我刚好肚子有点饿了,便问那烤红薯的人买两个。</p><p>  那人是一位年长男人,约莫七十来岁,尽管他带着口罩,我也能从他的体态和皱纹大抵判断他的年龄。老头见半路上有人买他的红薯,自然高兴,我六元买两个,我随口和他闲聊。我问大爷今年可有六十来岁,尽管我知道他远不止六十岁,我怕问老了他不高兴,问岁数我是吃过亏的。大爷摇头,有没有苦笑我不清楚,他带口罩的,但他突然把口罩摘了下来,他问我道:你看我像六十?我都七十二了。说着他又带起了口罩,老头摘口罩的瞬间,我看他是真的笑了,那笑容如孩子般的灿烂。既做了买卖,又有人夸他年轻,换谁不乐。</p> <p>  老头继续整理红薯,我则提上装红薯的袋子继续前进。</p><p>  前面路标显示,前方马尾河。我骑行不远就遇见了一条河,我经过跨河桥梁的时候,刚好一台洒水车从我身边路过,尽管它鸣了喇叭,我还是无法躲过,左侧大腿被它喷了一些水,我心里那个恨呀:狗日的,缺德带冒烟的,下雨天你喷啥子水,关键你不能把我的裤子弄湿呀。算了,计较也没有用,它走了。我便决定到桥下面避避雨,再吃个红薯。刚才买的红薯太美味了,我真想一口气两个全吃了,但转念一想,中饭还没着落呢,得留下一个当中饭。</p><p>  我走下桥梁,见有人在下面钓鱼,那人也发现我了。我向他打招呼,问这是马尾河吗?由于离的距离稍远,他说什么我听不清,但从他的动作当中,我判断,这河不是马尾河,果不其然,我修整好上桥的时候,看到了路标,显示它叫石茨河。</p><p>  过了石茨河不久又经过了兆河大桥,兆河去年防汛期间,经常看到水位报告通报,没想到我在这里遇见,一路上我还见到数不清的河流和桥梁,这也算缘分吧。</p> <p>  经过兆河大桥,往西继续骑行几公里,遇到岔路口向北向长临河方向骑行,便来到真正的马尾河,我没有见到桥,马尾河的位置是一片湿地,湿地上绿柳已经成荫,绿树的枝头,很多鸟儿在上面盘旋,一派生机怏然的景象。这一路向北几乎都是湿地公园,风景一处比一处秀丽。</p><p>  一路上,我见到一个长的分叉的树木,骑行久了累了,我便想把用它做把弹弓,把我连人带车射回去。我还见到一只山羊在湖边吃草,且没有放羊的人,我好奇了好一阵,直到骑到前面遇见一群山羊在湖边吃草,这会儿遇见了放羊人,是一位中年妇女,我对她说,后面有一只山羊掉队了,她冲我笑笑,表达了谢意,说她知道那只山羊,它会赶上来的。我注意到放羊的妇女好像是少数民族的,新疆或是蒙古的。能在湖边见到羊群和少数民族的女人,也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还遇见了一堆即将被移栽的苗木,它们已经绽放了出了美丽的花朵,树根已经被拔起,用泥土裹着,苗木斜放在路边,不知道它们会被移栽到哪里。</p> 车在兆河大桥 <p><br></p><p>  经过白石河大桥的时候,手机导航突然停止了工作,从巢湖出发的数据全部被清零了,我一阵的惋惜,这些数据可是我此行的见证呀,说没了就没了。一生气,我过了桥,便选择了一块空地,开车享用大餐起来,所谓大餐,就是一个剩下的红薯,一杯家里带的绿茶而已,但在此时此地,它们就是大餐了。一边吃喝,我一边思考地图数据清零的事情,或许清零不是一件坏事呀,带着它总会担心它会丢失吧,轻装上阵不是更好吗。这或许也是对生活的启发。</p><p>  修整好了,我重新打开高德地图,确定一下位置,差不多可以确定环湖骑行进行了一半,约75公里,但时间已经是中午1点了,超出预期1个小时,我心里便开始有点起急了,所以下面的骑行,我加快了速度,尽管已经相当地疲倦了,但确定了的行程还要继续呀。</p> <p>  骑行了好长一段直路,眼朝湖面的地方瞅去,咦,湖中央突然出现了一座小岛,我以为它该是中庙的姥山岛,但又不能确定,刚好前方有两个老人在湖边走路,我便骑过去问老人岛的名称,老人说是孤岛,我以为是古岛,也不去纠结了,反正不是姥山岛是确定的了。越接近孤岛的地方小虫子越多,这下我带的墨镜开始发挥作用了,没有墨镜,我估计眼睛肯定要进小飞虫,这在骑行的路上是很要命的事情。</p> 孤岛 <p>  过了孤岛的那一段环湖路,后面有一段路很平直,刚好便于我加快速度,我咬紧牙关,克服膝盖的酸疼,继续前进,很快便来了环湖南半边最后一座大桥派河大桥。但此刻我已经有些精疲力尽了,几百米的派河大桥上桥,我是全程下车推行的,好处是缓缓腿脚和腰肢的僵硬,同时也可以看看桥下的风景。</p><p> 下了派河大桥,便到了滨湖湿地公园,这里隶属于包河区管辖,骑行在公园里面的辅道,就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干净、整洁不失美观大方的气质,是我对滨湖湿地公园的评价,难怪这里的房价涨到了天顶上了。</p> 滨湖公园 不过我还有很多的行程要赶,没有心思慢慢感受滨湖湿地的美,我继续环湖骑行,中间遇到了我几个熟悉的点,万达茂乐园、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等等,还是时间的问题,我没有停下来,只是在渡江战役纪念馆的自动售货机上,买了一瓶可乐,我是用支付宝扫脸支付的,再次感受到我的脸还能换一瓶5元可乐的乐趣。可能真是太渴了,那一瓶可乐我几乎两口就和完了,两个字“冰爽”。可能过于冰爽,喝完以后,我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我在渡江战役纪念馆门口问了一个游客,去巢湖向右手吗,得到肯定回答后,我才敢继续骑行。 渡江战役纪念馆 安徽名人馆 <p>  后面的路是我经常开车跑的了,路况我很是熟悉,几乎不用导航,最大的困难就是和疲倦作斗争,毕竟已经骑行了八九个小时了,路上吃的两个红薯的能量早已经消耗殆尽了。可能是可乐的作用,肚子鼓鼓的,倒也不觉得饥饿,就是克服疲倦往前冲,一直等过了滨湖森林公园,才感觉有点饥饿感了。</p><p>  由于道路熟悉,我知道再咬咬牙就到了长临河古镇,那里有美味的食物,于是我就三个字“继续冲”,也无限顾及一路的风景了。过了环湖最后一座大桥南淝河大桥,便一路下坡了,我几乎顺着坡度一口气干到长临河古镇,但到古镇几乎用完了全部的激情,我必须要在这里大修整一下了。</p> <p>  我突然想起,古镇里面的老街上有点馒头店,那馒头的香味真是太诱人,可惜我一直没能买到,今天碰碰运气,我看时间刚好下午3:30。我骑车七拐八绕的好不容易找到那家馒头店,只见门口站满了排队的人,我的心又凉凉了,不过还没凉透,我还是进去问了一下,老板的服务态度并不好,几乎没看我,就回三个字:没有了。看来质量才是硬道理呀,老板那么冷漠的态度,排队的人还是不离不弃。</p><p>  我只能蔫着头走出了馒头店。开始寻找别的美食补充能量,这个时间段,大部分小吃店都没有人,我在街口拐弯处找到了一家快餐店,名曰徽乡鸡,进店我没有先点菜,直接问服务员要了个充电器,然后才开始点菜,出行手机没电是一件比走丢了还可怕的事,我点了一个青菜苔、一个梅菜扣肉,味道算是一般,但此刻对我来说还是美味,我几乎五分钟不到就把饭菜全部清空,剩下的时间就是修整,等手机充电,期间我问店里的妹子,老街那个馒头到底怎么才能买到,妹子说我来迟了,下午三点来最好。哎,没买到老街的馒头可能是此行最为遗憾的一件事情了。</p> <p>  在快餐店待了约莫半小时,手机电也达到了76,我便又开始出发了。后面还有四十几公里的路程,我从店里出发时下午4:30,烔长路,我骑快如飞,到了月亮湾,便开始擦着黑天了,仗着道路熟悉,我还是一路狂奔,到达巢城刚好是晚上8点。</p><p> 据说很多故事都是以一碗拉面结束的,我便也在家门口的一家兰州拉面馆下了一碗拉面,作为此行的结束。</p> <p>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活着回来了,晚上坐在床上整理游记,浑身骨头节都在疼痛,为了啥?我问自己,或许什么不为,唯一的意义,是证明了我确实有点愣,号称孔二愣子。</p><p>  图文:悬铃木 2021.02.27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