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光辉照我心

隐形的翅膀

党的光辉照我心 <p class="ql-block"> 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想用美篇的形式介绍一下工行荆门分行退休职工刘敦谦女士。</p><p class="ql-block"> 刘敦谦女士生于1946年,至今已有55年党龄,是一位很平凡的女人,但她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她善良、贤惠、宽容、勤劳,是位既豁达又开朗的人。现在居住武汉,是武汉一个居民小区的党支部书记。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热爱中国共产党,在平凡的人生道路上,用一颗赤诚之心,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使命和责任。</p>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nbsp;&nbsp; 《难忘的那几年》&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我十八岁的生日刚过一个多月,从武汉分到荆门农行的工作时间也只有四个多月,可能是单位领导为了锻炼我这个"三门”干部(家庭门、学校门、工作门),抽调我参加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农村“四清”运动。这一干,就是三个年头,直到一九六六年九月结束。那次到农村去工作,对我一生都是一次大锻炼,大提高。虽然事情过去了五十多年,但那几年的经历、往事,历历在目,现在回忆起来,也是一件人生趣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nbsp;&nbsp; 湖乡住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一九六六年元月,工作组领导安排我到沔阳县杨林尾区天河公社代桥大队,去独立包一个生产队的"社教”工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当时,农村工作队员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会学习,发动广大群众,落实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还要协助生产队干部安排农活。并强调住队工作队员必须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学习农民本色,领导还要求每个工作队员白天在开展工作和参加劳动时,一律不准穿鞋,打赤脚。现在回想起当年在农村住队的"三同”作风,对我这个在城市长大的女孩来说,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比如住,杨林尾是个湖区,到处水网交错,水田成片,一到夏天蚊虫特别多。最让我不习惯的是无公共厕所,每家都是用一个大陶缸来当糞池,缸上放两块木板,四周搭个草蓬,农村把它叫茅厕。每次上茅厕,我都小心翼翼,先问有人吗?然后进去了就小声哼歌,担心有男士不小心闯進来了。谈到吃,我还真有点水土不服,吃了凉拌莱瓜我就拉肚子。喝的水都是从堰塘里挑回家,用柴禾烧开后喝,碰上下雨,泥浆杂质多,吃的水都是黄黄的。那时湖区农村还缺粮食吃。沔阳历史上是个很苦的地方,过去由于汉江连年泛滥成灾,民间传唱的那句"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身揹三板鼓,流浪到四方”的歌谣,就是对历史上的沔阳湖乡的真实写照。加上我们到沔阳住队是上个世纪的六五年、六六年,那时我们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每家农户都缺糧食。我在住户家吃饭,每餐都是住户女主人帮忙盛饭,先是盛一大碗稀饭,吃八成饱后,再给你盛一碗干饭,菜都是农家小莱,也没什么油。一次我们工作队领导来检查我的工作,中午在我的住户家吃饭,女主人照样先给他盛了一大碗稀饭。领导离开时小声问我:"小刘,吃了稀饭饿不饿?”我还高调地回答:“饿也要与群众同甘共苦。”说句真实话,那时人的思想很单纯,农村生活虽苦虽累,但大多数工作队员都能以苦为荣,工作热情很高。谈到同劳动,我在沔阳住队还学会了huai(怀)秧、插秧等农活。那时沔阳湖区蚂蟥多,有的地方还有血吸虫,我开始有点怕,后来习惯了,也不怕了,整天一双赤脚到处跑。为了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我在生产队里办学习宣传栏,还把队里好人好事整理成顺口溜,送到区电影放映队制作成幻灯片巡回播放。我还与队里一些年轻人编排文艺节目进行宣传。我记得我们编排了一个女声表演唱《王大娘喜心上》,当时在公社、在区里表演都获得了好评。以后还在社教结束的总结集训会上,由我们四位工作队员来表演《王大娘喜心上》这一节目。那时我长的微胖,穿上了一件找我的住户老大娘借的大襟衣服,化了妆,老大娘的感觉就找到了。回想当时的表演,由于我们四个演员配合好,演出很成功。现在,每当我想到当年在沔阳县的那次演出,我心里都特别爽。</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二&nbsp; 在山区搞社教</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我从江陵搞完社教回荆门后,领导又把我作为老农村工作队员,派到栗溪区姚河公社去包一个生产队的社教工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荆门的姚河是个大山区,与江陵、沔阳等地的平原相比,是两个不同的自然环境。这里是"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隔山喊话能应声,要想见面走死人”。在姚河那段时间,我最怕的是山区的夜晚。因为农民白天都要出工劳动,我的工作时间都在晚上。我包的那个生产队有五、六个自然村,分散在七、八里范围内,这只是直线距离,算上翻山越岺,那就远了啊。每天晚上我都要摸夜路,走村串户去做工作。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山区农村的建设还很落后,村里既没有电,也设有像样的路,只有羊肠小道,山高林密,各种野兽出没,一到夜晚,当地山民都很少出门,太阳一下山,家家户户关门睡觉,用现在的话讲,百分之百的原生态。那时,大山里的野兽特别多,什么野猪呀、狼呀、豹子呀等,农民喂的家禽、家畜经常被野兽偷吃,农作物经常被野兽损坏。在山区工作,除了防野兽,晚上走山路还要防摔跤。山区到处崎岖不平,悬崖峭壁,上下一处山坡几里路远,要花很大气力才能从这个村走到另一个村。晚上的大山深处一片漆黑,路旁的怪石,远处的山峰,在夜色中都变成了奇形怪状的黑色怪物。山里的夜晚还静得出奇,偶而听到一声夜鸟的怪叫声,让人毛骨悚然。我手里虽然打着手电筒,但心里还是很害怕,为了给自已壮胆,只得边走边大声唱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一次,我在离住地较远的一个村里召开群众会,散会后已是深夜,为了我的安全,妇女队长腾出一间房让我住。睡到下半夜,我突然感觉有一个毛绒绒的东西靠到我的脸上,我惊醒后,用手电一照,原来是一只小黑貓跑到床上来了。本来貓没什么可怕的,但在陌生的环境里,深夜床上跳上来一个小动物,也还是怪吓人的。还有一次,進队后,生产队给我安排了第一个住户,是队里一户可靠的贫农,家里就是爹爹与婆婆两位老人,住的房间也有,我很快就在她家住下了。谁知没住几天,我发觉这个家的老婆婆脾气怪怪的,对我的态度时好时不好,她的家里整天让人感觉有一种冷冷的悲凉感觉。过了几天,生产队里贫协小组觉得我住这户不合适,很快就给我调整了新住户。事后,队里有人偷偷告诉我,这个老婆婆家前不久有亲人去世,精神受了刺激,人有些反常。那人还对我说,我在她家住的房间,就是刚死了人的房间,问我怕不怕?我听了,内心一惊,好一会都说不出话来。这件事的阴影,过了好长时间才从我内心逐步消除。</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三&nbsp; 住户老赵与他的狗</p><p class="ql-block">&nbsp;&nbsp; 在栗溪姚河住队时,还有件事让我刻骨铭心,至今难忘:就是我的住户老赵为了让我能安心在他家住下去,忍痛将他家心爱的大白狗的腿打伤致残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赵是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少言寡语,他养的大白狗与他感情很深。当我第一天气喘吁吁地走到他家门口禾场时,突然,这条大白狗兇猛地向我扑来,当时我都差点吓晕了。老赵看到这一幕也很尬尴。我在老赵家住下来后,大白狗虽然不像第一次见到我那样兇狠,但还是叫个不停。它只要看到我在它家吃饭,行为更是不礼貌,以为我吃了它家主人的白食,围着我转圈乱叫。有一次,我刚端上饭碗,大白狗突然跳上来,用前面两只脚抓住我的碗,吓的我只差喊爹叫娘了。我本来胆子就小,从小到大连小动物都不敢摸,现在每天要面对一条兇猛的大白狗,你说有多可怕啊!那段时间我每天提心吊胆,愁眉不展。老赵看到我的精神状态不好,他也闷闷不乐,有点无计可施。</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后来,我到公社去开了几天会,再回到老赵家时,看见大白狗乖乖地趴在大门口,不动也不叫了。我心里很纳闷,小心翼翼地走到它面前,发现狗的腿有伤痕和血印。待老赵回家后,我才弄明白,原来老赵趁我不在家,把狗的腿打伤了,让它不再行兇。老赵对我说,只有用这个苦办法,才能让我安心住在他家,安心去工作。我听了老赵的话后,感动不已,多么朴实的农民啊!那段时间,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不断自责,如果不是我住到老赵家,这件事也不会发生。老赵看到我这样想,他劝我说:"刘同志,你不要多想,安心工作吧。”我在老赵家住的那段时间,开始我讨厌大白狗,大白狗受伤致残后,我又天天为它祈祷,愿它的腿伤快点好起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敦谦</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nbsp; 2019.2.9</p> <p class="ql-block"> 制作:隐形的翅膀</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5日</p>